急診爆「缺床」危機!什麼原因導致病人「躺地上CPR」?醫嘆:沒生重病資格

近期連日低溫讓各大醫院的急診室人滿為患,病床嚴重不足,醫護人員壓力倍增。(圖/柯承惠攝)

近期全台各大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雙北地區多家醫學中心,包括台大、三總、國泰、台北馬偕、新光、亞東等醫院,自農曆春節以來,急診室頻頻出現滿床情況,等待住院的病患塞滿走道,甚至急診推床全數使用完畢,不得不以救護車擔架應急,而新送進來的病人只能坐在輪椅上,讓急診醫護不禁感嘆:「在台北沒有生重病的資格。」

急診室人滿為患,病床嚴重不足

據衛福部統計,光是台大醫院10日中午等待住院的病患就高達104人,晚間增至115人,而馬偕醫院、亞東醫院等亦有數十名患者等待住院,部分醫院甚至連推床都供不應求,導致新送進的病人只能坐輪椅候診,或直接使用救護車擔架應急。

據《CTWANT》報導,馬偕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簡定國指出,目前醫院內的推床已全部使用,急診室無法再容納更多患者,而救護車仍不斷送來病人,「如果能坐輪椅就讓他們坐著,不能坐的就只能先用救護車的擔架,但這樣救護車無法執行下一趟任務,情況非常緊急」

春節低溫與疫情,醫療量能承受極限

衛福部醫事司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今(2025)年春節急診就診人數最高峰出現在1月30日,達4.5萬人次,隨後逐步下降至2.6萬人,但急診室的壅塞問題仍未完全緩解。其中造成急診壅塞的問題,與多重因素交互影響有關,包括:

  1. 寒流來襲:近期台灣氣溫驟降,低溫對年長者及慢性病患影響甚鉅,心肌梗塞、腦中風、急性呼吸道疾病等病例大增,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患者數量也隨之增加。

  2. 流感、諾羅病毒疫情擴散:疾病管制署指出,目前台灣仍處於流感高峰期,加上諾羅病毒導致的急性腸胃炎疫情升溫,使得前來急診求診的患者大幅增加。

  3. 春節門診休診:春節期間基層診所與部分門診休診,使許多輕症患者無處可去,導致急診成為唯一選擇,大量非急重症病患湧入急診。

  4. 護理人力短缺、病房關床:近年醫療人力不足問題持續惡化,護理師離職率升高,使得許多醫院被迫關閉部分病房,降低可收治的住院病患數,進一步延長急診患者的等候時間。

重症病患無處可轉

三軍總醫院急診醫學科吳承恩醫師分析,急診壅塞的狀況不僅影響輕症患者,也使得重症病人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病人救起來了,然後呢?」許多急重症患者因為加護病房一床難求,只能繼續滯留在急診室,造成醫護人員極大壓力。

他更指出,許多患者即使穩定恢復,但若無法順利轉入加護病房或專科病房進一步治療,依然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超級白急診醫師」也在臉書發文分享,急救室滿到無法再安置病患,「插管的病人只能躺在地上,CPR(心肺復甦術)也只能在地板上進行」,甚至有病人在地板上ROSC(恢復自主循環),最終才得以送入加護病房,他苦笑道:「急診醫療真的已徹底『接地氣』了。」

台灣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陳維恭指出,每年1至3月是急診最繁忙的時期,今年情況尤為嚴重,病人等待病床至少需1至2天。 (相關報導: 流感病例飆13萬人次!高燒患者擠爆門診…醫揪「共同特徵」: 幾乎都去過這國家 更多文章

對此,急診醫學會呼籲,未來應加強醫療體系整合,提升病房調度效率,並增加醫護人員留任誘因,以確保在急診需求暴增時,能夠提供穩定且高效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