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性別變更 文章列表
#
性別變更
約 3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國內
「跨性別之痛」與「順性別女性之苦」:台灣跨性別者的「免術換證」兩難
雌性荷爾蒙真的可以改造一個人嗎?上一次見到柔柔(化名)還是一年前,那時候的她還保留著生理男性的特徵和穿著,只是留了一頭長直發。去年10月那次見面,她已經變成了非常典型的女生:皮膚白膚細膩,明顯突出的胸部塑造出流暢的身材曲線。她穿著鑲滿荷葉邊的白色上衣,搭配白色長紗裙,用花環款式的發圈束起長發,身上散發著淡淡香水味,像言情小說裡的嬌俏女生。
德國之聲
2025-03-21 10:43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臺灣跨性別運動員的挑戰:法律、體育賽制與公平性的抉擇
教育部體育署於去年(113年)7月5日公告了跨性別學生運動員參與第114屆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全大運)及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全中運)的試辦實施計畫。這個計畫是為了讓跨性別學生運動員可以參加符合自己性別認同的比賽,同時確保比賽公平,而申請者需要經過專家審查,包括醫學和運動規範,並符合國際體育組織的相關規定。
王艾琳
2025-03-18 05:30
新聞
政治
沒摘除性器官不能變更性別?戶所又敗訴 內政部回應了
媒體報導「變更性別需手術,戶所又敗訴」,內政部今天表示尊重,並說會依判決結果個案登記;性別變更議題尊重醫療專業判斷,將參考國外法制研議性別變更認定要件,朝法制化方向規範。
中央社
2024-10-08 12:43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性平三法到底保護誰?請恢復「被消失的女性」
台灣#MeToo事件爆發近兩個月來,加速「性平三法」修正草案(「性騷擾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及「性別平等工作法」)進度,尤其加重「權勢性騷擾」處分,行政院及立法院趕在7月底前完成修法。然加重處罰就沒事了?性平三法禁用「男女」一詞,直接讓「女性被消失」,這種失去了「尊重」的社會正義,還是正義嗎?
陳怡朱
2023-08-04 06:10
風生活
跨性別者可以請生理假嗎?勞動部給答案
女性勞工若因生理日導致工作困難,每月可請1天生理假,近日則有男跨女的跨性別者想向公司請生理假,勞動部今天說,男性經手術完成性別變更並無子宮、無生理需求不能請生理假。
中央社
2022-02-11 01:13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劉千瑜觀點:從小E案談免術換證以及性別註記更改政策
今年九月二十三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戶籍身分性別變更登記一案原告獲得勝訴。法院在宣示內政部行政規則違憲之外,強調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法律規範應「承認個人自主決定所呈現外在性別人格的本然模樣」以及「個人性別歸屬的身分狀態,並非出生時依外部性徵即予固定不可變動」。性別資訊對個人的影響是什麼?怎麼樣的性別註記更改政策規範會更符合人性尊嚴與人格自由?
劉千瑜
2021-10-25 06:3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全台首例免變性手術可變更性別 伴侶盟籲:勿再用錯誤函釋強迫動手術
現行法規規定,更改法律性別須提出變性手術證明,一名跨性別女性小E(化名)2019年向桃園大溪戶政事務所申請變更性別,因為未提出手術證明遭戶政機關拒絕。不過如今法院判決該個案全面勝訴,戶政機關應接受其變更性別登記;伴侶盟呼籲,盼內政部勿再以錯誤的涵釋繼續強迫跨性別當事人動手術。
羅立邦
2021-09-24 17:08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524同婚大限逼近,戶政系統準備好了
大法官院釋字第七四八號釋憲效力,同性兩人婚姻自由案五二四的大限逼近,行政院與內政部正積極從上游法規整理、提出行政措施與調整戶政登記系統作業等,希望讓已報備婚姻註記的四千多對同性男女順利走進依法保障的婚姻。
李順德
2019-05-16 12:00
風影音
國際
文化
「我明明很健康,為何要忍受被手術刀閹割?」日本法律侵害跨性別者人權,人權組織籲修改惡法
當一個人出了娘胎、來到世間,該怎麼認定他/她的性別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再簡單不過:看他/她的性器官。但這個人如果自認不屬於這個性別呢?這樣的人被稱為「跨性別者」,包括他/她們的性別認同與選擇,以及隨之而來「性別認同焦慮」或「性別不安」,在今日社會也得到越來越多的理解與尊重。
李忠謙
2019-03-20 18:21
風生活
心理
「沒有人能夠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時機」⋯家庭間的「性別糾結」,一位精神科醫師的銳利觀察
沒有人能夠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時機,
遠流
2018-11-14 00:28
新聞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被忽視的雙性人 監委首提國家級報告
監察史上第一次以雙性人人權為議題的調查報告出爐。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與監委高鳳仙經一年多的訪查、文獻研析,首次與雙性人當面個案訪談,發現雙性人人權長期被忽視,主管的內政部、衛福部對保障雙性人的權益措施、系統化數據也付之闕如,決定糾正兩機關,並要求兩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
李順德
2018-06-30 19:0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台灣有40萬雙性人,但無相關人權措施」監察院糾正衛福部、內政部
監察院調查發現,衛生福利部與內政部對於雙性人沒有任何有意義的資料統計,也沒有主動進行研究,對雙性人出生後性別登記、是否需要醫療手術等,都視而不見,監察院今(14)天通過糾正通過監察委員的調查報告及提案,糾正衛福部及內政部。
中央社
2018-06-14 20:50
新聞
國內
家長質疑性平教材誤導學童性行為 教育部:將送交專家檢核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等團體今(24)日針對中小學性平教材提出質疑,指出國中健康與體育教科書出現「在雙方自願、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滿足自己的性與愛」、另一健康與護理書籍出現「性別變更不必經由手術摘除器官」,恐會誤導學生。對此,教育部回應,將由專家進行檢核,如有必要將請出版業者修正或調整教材內容。
簡子琳
2018-01-24 15:25
新聞
國內
調查
跨性別者吶喊》男性、女性、X性…跨性別者性別認定 誰說了算?
當一個人的生理性別與自我認同性別不符,他(她)的法律性別究竟該誰說了算?說出來有點年紀的民眾可能會覺得不敢置信,現在年輕人都在玩的臉書(Facebook)個人性別註記,竟已累積多達71種!換言之,只是男、女、男跨女、女跨男…這樣的分類根本不足為奇。或者,這個世界只有非男即女的兩種性別的「假象」,早就該被打破了。
黃天如
2017-05-28 09:00
新聞
國內
調查
跨性別者吶喊》台灣381人他變她、274人她變他!國家強迫人民切除器官 「真是有夠野蠻」
日前大法官解釋《民法》禁止同性結婚違憲,為國內同志人權跨出一大步。惟國內仍有一群人不要說婚姻權了,連更基本的自我性別認同,都欠缺法律的保障,他們就是跨性別者(Transgenderpersons)。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秘書長葉若瑛說,就在全球已有20多國不須強制手術即可更改法律性別的21世紀,台灣政府竟還在「強迫」想要變更法律性別的國民必須切除陰莖、摘除子宮…,「真是有夠野蠻、落後!」
黃天如
2017-05-28 09:00
新聞
國內
調查
跨性別者吶喊》「被迫不斷在陌生人前出櫃」女性靈魂逼住男宿 台大跨性別者轉宿遭拒
「小妤(化名)要台大學生會轉達,歷經校方行政體系連續數月的刁難,她的身心都非常疲倦!」深夜的台灣第一學府台大校園教室裡,台大學生會幹部為了該校跨性別學生小妤在申請轉宿過程中遭到校方涉及違反《性平法》對待接受《風傳媒》訪問,「此案走到這裡,小妤及學生會只能期待教育部,甚至體制外輿論力量,為小妤及其他跨性別生爭取應有的權益。」
黃天如
2017-05-28 09: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就是不要「相忍為同運」,揭穿同運對跨性別的「假友善」
同志大遊行將於本月的29號登場,我前幾天在公庫投書一篇文章「請謹守這10點,否則別參加同志大遊行」,獲得台灣、香港與中國大量的廣傳,當中有非常多的正反意見。不過從許多來自同運內部的反方意見來看,我看見主流同運為了更多支持而犧牲他人-對更加邊緣弱勢者處境的無視-說穿了就是一種殘酷的偽善,或者說在表面上同運支持跨性別的樣板背後,與這次同遊主題「一起FUN出來——打破『假友善』,你我撐自在」中相符合的「假友善」。
吳馨恩
2016-10-28 06:10
新聞
政治
國內
首位跨性別者入閣 唐鳳在政院人事表性別欄寫「無」
候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的人事消息曝光後,引發外界對唐鳳的熱烈討論,除了僅35歲就入閣、網路新創天才外,唐鳳的跨性別身份也成為討論內容。唐鳳27日透過網路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在行政院的人事資料表上,「政黨欄」和「性別欄」她都寫「無」。她有望成為史上首位跨性別的閣員。
馮安華
2016-08-27 16:55
評論
風生活
國際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還在申請落伍的「免手術換證」?「無條件換證」才是人權潮流!
2012年,因應世界潮流,台灣已展開「免手術換證」的風潮。免手術換證的意思是,消除目前必須經受性徵手術作為申請更改證件性別變更條件的規定。必須經受手術才能變更證件性別,這被視作不合理、違反人權與酷刑之虞的。但是,那變更證件性別又需要什麼樣的條件才合理、合法與符合人權,並且同時維護跨性別人士個人權利與一般社會公共利益呢?
陳薇真
2016-04-17 05:5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跨性別社群裡的矛盾與衝突
這次會寫這個主題,主要是想很多人並不了解跨性別生態以及跨性別社群之間的衝突。我會盡量把衝突點寫出來,以及本會的核心理念。我們非常重視每個人的寶貴意見,若讀者認為有疏漏,歡迎補充。再次提醒大家,由於本文主要是描寫衝突,如果讀者感到被冒犯,在此先致上億萬分的歉意。我們非常珍惜與大家攜手合作的機會,若有任何建議煩請各位先進來信不吝惜指教。
吳芷儀
2015-12-19 05:5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