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的生理性別與自我認同性別不符,他(她)的法律性別究竟該誰說了算?說出來有點年紀的民眾可能會覺得不敢置信,現在年輕人都在玩的臉書(Facebook)個人性別註記,竟已累積多達71種!換言之,只是男、女、男跨女、女跨男…這樣的分類根本不足為奇。或者,這個世界只有非男即女的兩種性別的「假象」,早就該被打破了。
然正如同性戀要跟異性戀一樣博取世人的祝福,同性婚要比照異性婚爭取同樣的權利義務般,即使明知別人的愛情、婚姻干卿底事,也礙不著別人,但大部分的人一開始還是會習慣性地覺得反感、不能接受,甚至「毛骨悚然」。乍聽竟有一群人不但想要變性,還想同時保留「小雞雞」又想在身分證更改為女性;抑或既不想摘子宮又想改拿男性身分證,多數人的直覺反應也是:哪有人這樣的?或這怎麼可能?
男性變裝進女廁爭議 律師:性別認定涉及公共安全
律師蔡瑞麟說,相對於只關乎兩個人,或者說最多只關係到兩個家族的戀愛與婚姻關係,法律性別的認定明顯還涉及公共安全的疑慮。舉例說,目前在台灣,若是一個男性試圖透過變裝的技倆溜進女廁,以達到偷窺的目的,一旦被識破,便很難狡辯;但一旦生理上的男性也能取得女性身分時,事情可就有理說不清了。

對此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秘書長葉若瑛不以為然地說,這完全是似是而非的「藉口」!因為事實上,上公廁從來都不需要出示女性或男性身分證;對於偷窺者不管他或她的性別,只要行為人違法,就報警法辦就對了,跟跨性別者爭取捍衛自己身體器官的權益,根本半點關係都沒有。
跨性別者穿女裝 「上女廁完全沒問題」
葉若瑛直言,她沒有接受變性手術,只靠女裝打扮及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現在她在外面上公廁女廁,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當然,打從心底自我認同就是一般女生的她,在女廁除了上廁所,光是攬鏡自照都來不及了,也不會更不可能有偷窺別的姊妹的念頭。
反倒是有一次葉若瑛到某大知名海鮮餐廳吃飯,正當她在對鏡整理長髮時,一名到廁所換裝的女性從廁所走出來,並主動背對著她要求說:「可以麻煩妳幫我拉個拉鍊嗎?」當下她竟有種被高度認同與接納的喜悅,只因一般女生除了自己的男友或老公,只會找姊妹幫自己這種忙。

她感嘆,若說至今台灣對同志仍有相當程度的歧視,那麼對跨性別者還存有歧視觀念者的比例,更是對同志歧視的數百數千倍。影響所及,她個人就完全不奢望台大跨性別學生小妤,小小年紀就能為爭取自身權益站出來面對媒體,畢竟國內到現在像她這樣敢承認自己是跨性別者的成人,也屈指可數。
正因受夠了身為一名跨性別者經年累月在生活中受到的各種歧視、譏笑、孤立甚至汙辱,除了少數公眾人物,多數跨性別者一旦完成了變性外科手術,不但會隱姓埋名,甚至會與過去的人際關係完全斷絕聯繫,然後為自己重新「編造」一個過去,只求讓自己的人生有個全新的開始。 (相關報導: 跨性別者吶喊》「被迫不斷在陌生人前出櫃」女性靈魂逼住男宿 台大跨性別者轉宿遭拒 | 更多文章 )
「建中畢業,難道回答北一女嗎?」
葉若瑛舉例,好比她實際上是建中畢業的,若她像那些害怕面對過去的變性者,企圖讓別人甚至自己完全忘掉甚至抹煞那段以男性自居的過去,「屆時若有人問我高中念哪裡怎麼辦?難道我要回答北一女嗎?」撒一個謊或許不難,但當妳撒了一個謊,就得不斷撒10個、100個…無數個謊來圓,那種痛苦根本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