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德國國防軍 文章列表
#
德國國防軍
約 13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歐戰勝利80周年,一場中華民國沒有缺席的戰爭
今年5月8日是歐戰勝利,即納粹德國戰敗80周年的紀念日。對大多數的歐美人士來說,這是一個西方文明或者基督文明得到救贖的日子,因為希特勒(AdolfHitler)針對猶太人進行的種族屠殺規模之大,在歷史上實在是前所未見。如果納粹德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勝,以亞利安人為中心的種族主義勢必將征服整個歐洲以及大西洋兩岸,成為西方世界的遊戲規則。
許劍虹
2025-05-11 07:2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汽車
消費
Mercedes-Benz Trucks 挑戰電動卡車倒車最長距離世界紀錄
Mercedes-BenzTrucks即將展開一項獨特挑戰,計畫以全新電動旗艦車型eActros600,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特州的奧舍斯萊本賽道上,倒車超過100公里,打破現有的倒車最長距離吉尼斯世界紀錄。該紀錄目前由美國一輛柴油卡車於2020年創下,距離約為89公里。此舉旨在提高公眾對電動交通、道路安全及卡車駕駛員職業形象的關注,並進一步推動電動長途運輸的普及。
小七車觀點
2025-04-29 15:32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羅斯2029具備攻擊北約能力!德國砸大錢升級軍備,巨額資金都花在哪?
「不惜一切代價」(Whateverittakes),基民盟(CDU)黨魁梅爾茨(FriedrichMerz)如是承諾,將為德國國防大舉投資,需要多少投多少。資源短缺的聯邦國防軍必須重建成一支具備戰鬥能力的軍隊。為此,在組閣談判期間,保守黨派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CDU/CSU)與社民黨(SPD)已批准了一項龐大的財政計劃,並放寬了債務規則。聯邦國防軍最緊迫的需求在哪裡?
德國之聲
2025-03-28 17:20
新聞
國際
軍事
經濟
害怕哪天被川普盯上!葡萄牙傳不想買F-35,改選其他機型替換F-16戰機
南歐國家葡萄牙原定將選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Martin)研製的F-35戰機(F-35LightningII),做為該國空軍下一代空中戰力,並取代機隊中老舊的F-16戰機(F-16FightingFalcon),但如今這個本被視為沒有疑慮的採購目標,卻因為現任總統川普(DonaldTrump)上台後,各種政策走向愈發難以捉摸,進而讓葡國政府擔憂,一旦選擇F-35戰機,自己如不小心得罪華府,恐怕會成為美國針對的目標。
李靖棠
2025-03-15 15:28
VIP
國際
軍事
商業
大國博弈
戰機暗藏「祕密按鈕」?德國官員憂華府有能力遠端遙控F-35,害怕自家武力受制他人
身為歐盟(EU)老大哥之一的德國,近年也逐漸將空軍主力戰機,汰換升級為第五代的美規F-35匿蹤戰機(F-35LightningII)。但對於這款新式武器,雖然身為共同研發計畫成員之一,德國官方卻始終不放心,擔憂美國會在機身內部的系統,暗藏所謂的「殺手按鈕」(killswitch),一旦有必要或緊急狀況,就能遠端遙控指揮這款戰機,甚至讓其無法正常運作。
李靖棠
2025-03-14 08:33
新聞
國際
反擊川普奇談怪論,墨西哥女總統好嗆:美國才該改名叫「墨西哥美國」!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近日不斷拋出貶低他國主權議題,包括要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州、抹消兩國國境線,甚至不排除用武力奪取格陵蘭與巴拿馬運河。他在海湖莊園的記者會中還說,墨西哥灣應該改名「美國灣」(GulfofAmerica)。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8日反擊,直嗆「美國才應該改名『墨西哥美國』」。
國際中心
2025-01-09 08:05
新聞
國際
軍事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 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了嗎?
12月初,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逼近大馬士革,莫斯科方面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盟友巴沙爾·阿塞德(Basharal-Assad)轟然倒台,面對敘利亞的風雲突變,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Lavrov)淡然稱之為全球鬥爭中的一段小插曲。
Yaroslav Trofimov
2024-12-27 10:30
新聞
國際
軍事
俄羅斯是德國「最大安全威脅」!蕭爾茨:協助烏克蘭難民就業、也鼓勵他們回國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周四在聯邦議院發表講話時警告稱,俄羅斯對德國及其盟友構成的軍事威脅日益嚴重。
德國之聲
2024-12-06 13:06
新聞
國際
軍事
以色列:完成對伊朗報復性打擊 伊朗:準備應對以色列「侵略」
(德國之聲中文網)以色列國防軍(IDF)周六(10月26日)凌晨對伊朗軍事目標進行了打擊。
德國之聲
2024-10-27 12:10
新聞
國際
軍事
以黎戰爭》連聯合國維和部隊都打!40多國強烈譴責以色列:胡亂開火毫無道理
以色列國防軍正在對黎巴嫩南部加強攻勢,但近日卻傳出駐紮以黎邊境的聯合國維和部隊遭到以色列連續攻擊,甚至造成5名成員受傷。歐美多國呼籲以色列立即停火,甚至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憤慨,西方世界對以色列的態度似乎出現轉變。
國際中心
2024-10-13 11:13
新聞
國際
軍事
談德國軍艦通過台海,《法蘭克福匯報》:我們該威懾的不是中國,而是俄羅斯
德國軍艦22年來首次穿越台灣海峽,引發北京抗議。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BorisPistorius)強調「台灣海峽是國際海域,德國軍艦只是在踐行航行自由」,不過《法蘭克福匯報》指出,德國國防軍需要注意的應當是俄羅斯、而不是中國。
國際中心
2024-09-15 09:47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時隔22年,德國又讓北京不開心!德軍艦通過台海,中國外交部稱「堅決反對挑釁」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BorisPistorius)證實,兩艘德國軍艦周五(9月13日)開始穿行台灣海峽。當日,他在柏林被記者提問時表示:「是的,我可以確認這一點。」皮斯托里烏斯強調,「我們發出的信號非常簡單,國際水域就是國際水域,這是最短的航線,考慮到天氣因素,這也是最安全的路線,況且,這裡是國際水域,所以我們穿行(台灣海峽)。」
德國之聲
2024-09-14 10:34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從中東路事件95周年看蔣中正與哲連斯基
在烏克蘭大軍向庫斯克進攻,與俄羅斯軍隊打得難分難解之際,我們迎來了中東路事件95周年。何為中東路事件?其實就是北伐統一之後,中華民國在國民政府領導下的第一場對外戰爭,一場中華民國與蘇聯之間的邊界衝突。或者至少是在國民政府名義上領導下的一場中蘇邊界衝突,但同時也是一場為海峽兩岸絕大多數華人所遺忘的小型戰爭。
許劍虹
2024-09-01 07:2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戰後美國扶持「偽軍」的成敗
筆者寫了不少文章討論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扶植的「偽軍」,為此在風傳媒上得到了不少讀者點閱與打賞,看來這個主題很受大家歡迎。不過「偽軍」並不是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所獨有的現象,同時代凡日軍、德軍還有義大利軍的佔領區都有由本土合作者組成的武裝力量存在,協助侵略者鎮壓當地的抵抗勢力或者打擊盟軍。
許劍虹
2024-05-19 07:2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姜保真觀點:上帝也死了─死在加薩
「從大河到大海」這句看似簡單不過的話,如果你在美國土地公開講,可能引發糾紛,甚至失去工作、吃上官司!它的地域指標是「FromJordanRivertotheMediterraneanSea」(從約旦河到地中海),也就是今日中東紛爭所在的那塊狹窄土地,如今是以色列國土和巴勒斯坦人居住的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兩處「自治區」。
姜保真
2024-05-08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德軍也要穿越台灣海峽?強調「和平通行權」,德國外長不排除軍艦航行台海
正在紐西蘭進行訪問的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不排除德國護衛艦穿越台灣海峽的可能性。德國「巴登符騰堡」號護衛艦和「美因河畔法蘭克福」號補給艦將於周二(5月7日)啟程前往太平洋執行為期數月的訓練任務。
德國之聲
2024-05-06 15:15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盧倩儀觀點:台灣亟需學會對美國說─「謝謝,但我們不需要。」
唐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JeffreySachs近日受訪時說,他很愛台灣,希望台灣能學會禮貌地跟美國說:「謝謝你,但我們不需要你的武器。我們需要的是空間;跟中國好好對話、好好處理兩岸關係的空間。」這話道出了台灣不知多少人的心聲。他語重心長說一生中已看到太多國家被美國搗爛,希望台灣不要步上後塵,犧牲自己,幫美國打一場美國並不在乎輸贏也不在乎死亡人數的代理人戰爭。
盧倩儀
2024-04-29 06:20
新聞
政治
地緣政治加大軍工業投資力道 謝金河曝台灣亮點產業:今年也將卯足全力
以色列於4月19日空襲伊朗境內,以此回應伊朗月初發動無人機與導彈攻擊。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除了擔心中東地區全面開火,影響全球股市,地緣政治也加大投資軍工產業的力道,各國國防軍事支出都顯著成長,而台灣的軍工產業正逐漸成形,隨著大家看見無人機在戰場上的靈活性,今年台灣可能會卯足全力。
林湘淇
2024-04-24 22:45
新聞
國際
兩岸
德國總理蕭爾茨訪問中國 台灣駐德代表盼對習近平直言不諱
台灣期待德國總理蕭爾茨訪華時明確警告不要對台動武。台灣駐德國代表謝志偉向德新社表示,盡管蕭爾茨上次2022年11月訪華向中國領導層作出明確表態,但台灣此後受到的威脅卻更甚。「或許中方當時沒有那麼清楚地明白是什麼意思」,因此,「如果蕭爾茨先生再次直言不諱,不是件壞事」。
德國之聲
2024-04-13 17:0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彭濤觀點:歐洲再次發出停戰呼聲,和平仍遙遙無期
天主教會領袖教宗方濟各(Franziskus)呼籲烏克蘭拿出勇氣舉白旗,與俄羅斯談判,以結束戰爭。他的觀點與西方極端左派和另類右翼黨派對俄烏戰爭的認知「一拍即合」,且得到莫斯科的讚賞。但他的呼籲卻與歐洲北約國家和烏克蘭的立場南轅北轍,相去甚遠,自然遭到多數黨派和政客的反對與拒絕。因此,在西方,教宗的和平呼籲除了激起瞬間的浪花之外,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影響。當前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戰爭是活生生的現實,和平仍是一廂情願、遙不可及的烏托邦。
彭濤
2024-03-18 07:0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