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微創手術 文章列表
#
微創手術
約 18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腳踝拉傷當小事!婦人半年後小腿萎縮、跛行難行 醫師警告:可能是阿基里斯腱斷裂
55歲林小姐居住於金門,某日搬運物品時突然感到腳後跟劇烈疼痛並出現腫脹,因外觀無傷口,自認只是輕微拉傷會自然痊癒,便未積極就醫。未料情況惡化,半年後行走時已明顯跛行,小腿肌肉嚴重萎縮,整個肌肉群輪廓幾乎消失。由於當地醫療資源有限,林小姐遂返回臺灣本島求診。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阿基里斯腱已完全斷裂,斷裂間隙超過10公分,已錯過修補黃金期,須接受肌腱重建手術。
黃天如
2025-05-12 17:36
品味生活
直覺公司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獲臺灣食藥署上市許可
全球微創醫療領導者及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先驅Intuitive直覺公司(那斯達克:ISRG)近日宣布,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daVinciSPsurgicalsystem)已獲臺灣食品藥物管理署上市許可。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的特點是能透過單一微小切口,使器械深入狹窄的部位,執行精準手術。此次獲得臺灣食藥署許可,證明達文西單孔手術系統在創新醫療科技領域的價值。
唐可欣
2025-05-06 09:49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腹痛、無法排便!腹股溝疝氣復發 達文西手術有效修補
69歲林先生1年來有腹痛、左側下腹部突起的症狀,懷疑為疝氣但未就醫;近日因患處無法推回,導致無法排便且患部極度疼痛,曾在他院接受緊急手術,不料一個月後患處復發。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陳昱天表示,考量個案上次手術可能有沾黏情情且復發疝氣情況複雜,遂改以達文西微創手術將突出的囊袋復位,並以人工網膜修補。術後當天林先生便能下床活動,隔日平安出院。
黃天如
2025-04-22 13:00
地方新聞
新北
輔大醫院引進創新軟骨修復手術 「愛膝康」助百位患者重獲「膝望」
籃球場上的拆彈專家陳昱瑞,在最後倒數時間出手,壓哨出手進算!是很多球迷對他的印象,陳昱瑞的籃球之路一直與膝蓋疼痛相伴,過去,陳昱瑞也嘗試過許多軟骨損傷的治療方法,包括各種類型的注射治療,甚至是幹細胞療法,但仍無法解決反覆發生膝蓋疼痛的問題!
何長澤
2025-03-31 15:41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微創手術助重獲新生!34歲男靠「胃繞腸」減重46公斤
34歲王先生,身高185公分、體重131公斤(BMI38.3),因病態性肥胖導致糖尿病前期、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及膝蓋疼痛,需長期服藥控制。儘管嘗試飲食控制與運動等方式減重,體重始終無法下降。經亞東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吳建明醫師評估後,王先生決定接受「腹腔鏡袖狀胃切除合併雙通道胃小腸繞道手術」(俗稱縮胃繞腸)。
黃天如
2025-03-20 10:21
品味生活
車禍才驚覺視野缺損!青光眼患者發生意外風險暴增65% 新型青光眼微創手術,多元治療助患者守護視界
當心青光眼無聲無息偷走視野!全球青光眼患者持續攀升,預計2040年將突破1.1億,台灣患者人數亦逐年增加。然而,青光眼初期幾乎無症狀,患者難以察覺。根據流行病學研究,50-80%的青光眼病例仍未被診斷。資深媒體人許聖梅分享,三年前意外於檢查時確診青光眼,視野缺損已達中重度,視神經受損且不可逆,才體會到一般人很容易忽略青光眼帶來的失明危機。
唐可欣
2025-03-18 18:07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腳踝扭傷別輕忽!醫曝3級嚴重程度 錯失黃金治療期恐骨骼移位
35歲的小豪(化名)是一名熱愛籃球的體育老師,近期在訓練中不慎扭傷右腳踝,原以為只是輕微扭傷,未料疼痛持續3個月之久,不僅影響日常行走,教學工作也受到影響,他曾嘗試多方求診與物理治療,卻未見改善,最終前往萬芳醫院骨科就診,確診為前距腓韌帶斷裂且癒合不良,導致腳踝穩定性受損,需進行微創修復手術。
黃天如
2025-03-17 16:08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青光眼患者交通事故風險增65% 醫師示警:初期幾乎無症狀
全球青光眼患者持續攀升,預計2040年將突破1.1億,台灣患者人數亦逐年增加。然而,青光眼初期幾乎無症狀,患者難以察覺。根據流行病學研究,50-80%的青光眼病例仍未被診斷。
黃天如
2025-03-14 18:40
地方新聞
台北
國科會率領台灣智慧醫療團隊前進HIMSS 2025 聚焦智慧醫療與數據應用
國科會於2025年3月4日至7日率領臺灣頂尖智慧醫療團隊前往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全球醫療資訊技術領域的年度盛會—HIMSS2025(HealthcareInformationandManagementSystemsSociety)。在今年的HIMSS展會,國科會率領五家頂尖醫院,打造臺灣智慧醫療國家隊,透過3月4日的開幕典禮和3月5日的TaiwanSmartHealthLuncheon交流午宴兩大重點活動,與全球醫療專家及智慧科技領袖交流最新技術發展,展現臺灣在AI醫療、遠距照護及醫療數據應用領域成果。
楊艾喬
2025-03-06 15:34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方大同病逝!氣胸如何處理?氣胸多久會好?原因與症狀、死亡率、手術後遺症一次看
金曲歌王方大同驟然離世,享年41歲。方大同創立的音樂品牌「賦音樂」日發聲明證實,方大同「對抗頑疾5年」,已於2月21日離開人世。據悉,方大同長年受到氣胸困擾,究竟氣胸是什麼?氣胸發生原因為何?氣胸如何處理?手術治療有哪些後遺症?帶你一次看懂。
王若桐
2025-03-01 17:18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脊椎手術也有導航!微創開刀新技術宛如「體內Google Map」 免暴露X光更安全
60多歲李先生3年前因脊椎狹窄,於他院接受傳統手術,因傷口大且疼痛,令他留下陰影。不料日前舊疾復發,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他鼓起勇氣轉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醫,神經外科團隊採用新型精準的「3D導航微創脊椎融合手術」,傷口不到3公分,及術後翌日即可下床。醫師指出,病人因曾接受脊椎手術,原有解剖結構改變,透過3D導航技術可提高手術安全,亦適用於肥胖、骨質疏鬆及腫瘤等複雜病情。
黃天如
2025-02-26 23:30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7旬婦人罹胃腸道基質瘤合併膽結石 醫曝好發年齡 微創手術一次根除
72歲林女士3年前經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疑似患有2公分大的胃腸道基質瘤;近期發現腫瘤已長大到近6公分。另林女士同時患有慢性膽囊炎,整個膽囊幾乎被結石塞滿,沒有分泌膽汁的空間。由於病人有兩大問題需要解決,經醫師與病人及家屬討論後,決定一次解決。醫療團隊以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腹腔鏡手術,為病人進行部分胃切除及膽囊切除手術,手術順利,病人於術後第9天出院。
黃天如
2025-02-19 11:02
風生活
國內
下班經濟學
健康
30歲男「胃食道逆流」沒治療變癌症!醫曝「3大地雷」生活作息
胃食道逆流是許多上班族的困擾,但千萬不能輕忽!一名30歲男性因忽視胃食道逆流症狀,短短2年內就發展成癌前病變,所幸及時手術治療才避免了癌症惡化的危機。
下班經濟學
2025-01-17 15:59
品味生活
AI
輸出國際創新局! 群創加速推動軟硬整合實力再創高峰
群創光電將於1月7至9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以「DrivingNewPossibilities」展示最新穎及突破性產品技術。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群創深化面板本業加值再造,推升卓越創新技術,提供全方位場域客製化服務方案,輸出海外市場。同時在技術面延伸結合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另在產品面橫跨多元應用場域,涵蓋零售、醫療、育樂、移動等領域,全面優化未來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娛樂性,迎向全方位智慧科技生活。
唐可欣
2025-01-06 14:58
新聞
國內
你也可能半月板破裂 北醫附醫研發嶄新黏合療法登上國際期刊
半月板破裂是少數橫跨老中青三代的膝部疾病之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研究團隊研發出特殊的注射式組織膠,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2024)年發表於知名期刊《國際生物大分子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未來若能應用於臨床,可望為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帶來全新突破。
黃天如
2024-12-30 14:24
新聞
國內
心臟動刀免開胸!客製化微創瓣膜手術 小傷口恢復快更安全
傳統的心臟瓣膜手術多半都要開胸,對病人及家屬都是很大的壓力。所幸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各種客製化的微創瓣膜手術也因應運而生,讓病人不再視心臟或瓣膜手術為畏途。
黃天如
2024-12-26 21:02
新聞
國內
顯微截彎取直!脊椎AI微創手術 7旬患者隔日即下床走路
老人常見脊椎退化變型,合併骨質疏鬆,導致腰酸背痛、坐骨神經痛,行動不便、舉步維艱。台北榮總神經外科脊椎團隊以最先進的微創技術,結合AI智慧電腦導航設備,治療複雜脊椎骨刺併滑脫變型的病人,70多歲林婆婆歷經8小時手術後,第2天即下床走路,解除多年疼痛,且步履輕盈。
黃天如
2024-12-24 19:1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用血再不「計較」恐陷危機?醫揭密台灣輸血文化:每次都2袋、4袋的叫
台灣長居世界捐血率冠軍,但受到少子化及人口老化的影響,用血供需平衡仍是一個嚴肅的話題。針對謹慎用血,恐怕很少人知道WHO早在2011年就提出「病人血液管理」(PatientBloodManagement,PBM)的觀念,它的意思不是要醫界減少用血,而是應該落實適當用血,並據以增進病人健康。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麻醉科暨手術室主任林真福多年來在「用血如流水」的醫界默默努力,如今終於將該院打造成全台第一家將PBM全面引進手術室,並逐步推至全院各科的醫院。
黃天如
2024-11-26 08:50
品味生活
男性攝護腺健康不容忽視 50歲起就該定期檢測
台灣人口邁入高齡化,攝護腺健康問題成為男性不可忽視的隱藏危機。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自105~109年,攝護腺癌連續5年在十大癌症發生率排行第四,近期每年新增病例數超過6,000例。且攝護腺問題不僅限於癌症,50歲以上男性約五成有良性攝護腺增生(BPH,俗稱攝護腺肥大)問題,其比例隨年齡增長顯著提升。
唐可欣
2024-11-15 13:37
風生活
即時
「13cm飲料塞肛門」太光滑夾不出!醫打開拉環…救了3天沒大便的新竹大叔
一名50歲男性肛門塞1瓶長約13公分、直徑5公分罐裝飲料,時間長達5天,直到肚子痛才忍不住就醫。醫生雖動手術協助,但一度卡住,最後靠著拉開拉環才終於以器具取出異物。
林瑩真
2024-10-07 16:47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