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後李光耀時代 文章列表
#
後李光耀時代
約 1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專欄
林韋地專文:市場經濟向左走─新加坡醫療體系與管治模式
新加坡在對抗Covid疫情期間展現驚人的韌性和典型的務實主義風格,從初期的嚴控清零,到以最快速率完成高疫苗接種覆蓋,轉為與病毒共存模式,成為亞洲最快與西方接軌開放邊境和放寬防疫措施的經濟體,同時維持非常低的死亡人數和死亡率。
林韋地
2023-06-25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鄺健銘專文:也是「一黨專政」,為什麼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形象這麼不同?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成立於1954年,從1959年起開始執政,至今已逾六十年。「一黨專政」﹑「一黨獨大」向來多是負面言辭,論者總會聯想起全球之中的不同共產政權。但在新加坡,一黨獨大的人民行動黨卻有截然不同的形象,其治下的國家發展不斷受好評。
鄺健銘
2023-02-26 15:10
評論
風書房
專欄
施仁喬‧劉浩典觀點:自由與現實政治 —後李光耀時代的新加坡模式發展圖譜
二〇二〇年全球新冠疫情與其經濟影響已如實地被形容為牽連一整個世代的危機。同樣史無前例的,是對人民行動黨未來發展去向的不確定感已瀰漫於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領導的國家管治模式,已伴隨新加坡人生活逾六十年。
施仁喬
2022-02-05 15: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專欄
李鎮邦觀點:後李光耀時代的新加坡政治
大約是二〇一九年春天的時候,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工作的第二個學期,擔任兼任研究員。商學院一個中心希望我參與一個計畫,計畫是由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MinistryofCulture,CommunityandYouth)主動提出的,希望我們研究新國年輕人的慈善與志願活動參與,中心其實有自己專任的研究人員,但政府與學校的許多計畫都有規定,只有具有長聘資格的研究人員可以擔任政府計畫主持人,所以必須由我這個兼任的研究人員作為計畫的負責人。
李鎮邦
2022-02-04 15: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文化
鄺健銘導讀:論「新加坡學」——新加坡模式的五大啟示
在華文世界,「新加坡模式」經常引發爭論,對其愛恨者皆有。從「新加坡模式」歌頌者角度看,「新加坡模式」不乏神話色彩——在強人李光耀的領導之下,精英政府能強政勵治,故此新加坡雖為小國,但仍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及影響力,其國民生活富裕,人人安居樂業。由是觀之,「新加坡模式」乃善治模範,為民眾福祉著想,各國家領袖都應複製「新加坡模式」。厭惡「新加坡模式」的論者卻認為,新加坡奉行家長式管治,社會自由被踐踏,民眾意志不被尊重,故此「新加坡模式」不可取。
鄺健銘
2020-05-17 05: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文化
陳思賢專文:只是近黃昏?淺論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模式」之未來
對「新加坡模式」不無認識的朋友必定會認為,有關新加坡光輝歲月行將終結之說,是無稽之談。
陳思賢
2020-05-16 05:10
風影音
評論
國際
閻紀宇專欄:目送,那些在2015年走下世界舞台的背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歲末年終回顧,總有些我們熟悉、但可能許久未曾經心的名字,以惋惜或驚詫的姿態,出現在國際新聞版面,透過幾張照片或幾段影片,提醒世人緬懷他們留下的生命軌跡,分享他們的美好與深刻。從指揮家到政治家,從文學大師到運動奇才,這些走下舞台的風流人物,每一位都是一部雋永的作品,背影最是讓人不捨。
閻紀宇
2015-12-31 08:10
新聞
國際
「後李光耀時代」新加坡第一場大選 結果即將揭曉
經過65場聲勢浩大的競選群眾大會和投票前的「冷靜日」,246萬多名新加坡選民11日前往832個投票所投票,從181名候選人之中,選出新一屆89席國會議員。
閻紀宇
2015-09-11 21:00
新聞
國際
分析:新加坡大選將決定是否邁向兩黨制
新加坡政府在周二(25日)下午宣佈解散國會,並將9月11日周五定為第17屆國會選舉投票日。政治觀察家認為,本屆大選的結果將確立新加坡政治是否真的走向兩黨制的道路。
BBC News 中文
2015-08-25 21:46
新聞
國際
新加坡政府解散國會:9月11日舉行大選
新加坡政府25日下午宣佈解散國會,9月11日舉行全國大選。
BBC中文網東南亞事務特約記者李慧敏
2015-08-25 17:20
風生活
李光耀葬禮外交面面觀
李光耀的國葬典禮,百萬群眾雨中弔唁,備極哀榮;日本、韓國、印度與澳洲等國家由最高領袖出席;但歐陸國家德國、法國與北歐等卻沒有高層代表出席,反映國際間不同的價值觀。
亞洲週刊
2015-04-06 23:00
風生活
李光耀絕響 最後的強人影響亞洲命運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享年九十一歲。李光耀在獨特的時空下成為新加坡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強人,影響亞洲命運。他帶領新加坡從第三世界晉身第一世界。李光耀提倡「亞洲價值觀」,反擊西方價值觀。但是,李光耀強悍對付政敵、箝制言論自由、過於重視英文輕視中文、嚴格管控人民生活等政策,也被詬病。但由於時空的轉變,後李時代面對網絡世代的挑戰。
亞洲週刊
2015-04-05 21:30
新聞
國際
分析:後李光耀時代的新加坡何去何從?
正當新加坡悼念「國父」李光耀去世之際,有關該國未來發展路向的問題也悄然而生。
BBC News 中文
2015-03-29 19:10
新聞
國際
特寫:在新加坡「反對派重鎮」談李光耀
李光耀靈柩在國會大廈停放的第三天適逢星期五,在政府大廈大草場(Padang)排隊等候瞻仰的新加坡人民有增無減。治喪委員會公佈的輪候時間在八小時至10小時之間徘徊,陸路交通管理局再次宣佈地鐵與許多巴士服務將通宵運行。
BBC中文網記者葉靖斯
2015-03-28 10:00
評論
閻紀宇專欄:後李光耀時代終於來到 新加坡何去何從?
今年8月9日,新加坡國慶日,有兩點與以往的獅城國慶日不同:首先,今年適逢新加坡獨立半世紀,別具意義,可喜可賀;其次,這將是新加坡立國以來,李光耀第一次無法主持或出席國慶大典。
閻紀宇
2015-03-23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