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強權即公理 文章列表
#
強權即公理
約 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反制川普關稅海嘯 陸媒透露「3信號、6大招」:美國巨額服貿順差,當心了!
美國總統川普7日揚言中國政府若不撤銷反制關稅,將加徵50%關稅「高達104%」,中國商務部批暴露訛詐,並指奉陪到底。中國商務部發言人8日明確表態:「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具中國官方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指出,具體對美關稅反制措施,中方已經準備至少6大招。
兩岸中心
2025-04-08 13:36
VIP
國際
歷史
大國博弈
川普的「接管加薩」計畫被罵臭頭,但《經濟學人》認為「他的確說對了幾件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4日晚間突襲宣布美國將接管加薩走廊,使其成為中東的「海濱度假村」,並表示要讓200萬名巴勒斯坦人遷出這片土地。此言論不僅震驚全球,就連許多共和黨人都感到意外。儘管川普的計畫簡直是天方夜譚,但《經濟學人》6日指出,他對加薩的看法也不完全是錯的。
李岱青
2025-02-07 17:22
新聞
國際
卸任前再批北京「專制者軸心」,美駐日大使伊曼紐:美國會與盟邦保護民主
即將卸任的美國駐日本大使伊曼紐(RahmEmanuel)10日發表臨別談話批評北京當局,他說中國、北韓和伊朗是「專制者軸心」的一部分,美國及其盟邦則為保護民主的「細藍線」。
中央社
2025-01-11 09: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關中專文: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
編按:前考試院長關中於去年中出版《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一書,並於九月舉辦座談會。本文為作者於座談會中演講稿,授權轉載。
關中
2025-01-11 07: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紀念台灣自救宣言,賴總統的醉翁之意
賴清德總統9月12日參加《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60周年研討會,致詞時強調這項運動還未停止,「現在我們也要有這個勇氣,揭穿共產主義要併吞台灣的騙局。」這段說法引來北京方面強烈的反彈,國台辦痛批賴「鼓吹『台灣人民自救』,暴露謀『獨』險惡用心。」兩岸統獨政治對立再掀波瀾。
張鈞凱
2024-09-16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科技
重磅專訪
VIP
大國博弈
專訪》中國崛起實力「後來居上」 關中:美國保護不了台灣,也不敢保護
世界格局走向中美大國博弈已是不爭的事實,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11日在台北發表主題演講,特地提醒台灣不能對世界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變化假裝沒有看到。近日出版新書《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的考試院前院長關中接受《風傳媒》專訪,強調美國就像一個黑社會老大,不甘心要他退位,從而虛張聲勢;台海要是發生衝突,「美國保護不了台灣,也不敢保護台灣」。
張鈞凱
2024-09-14 08: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重磅專訪
VIP
大國博弈
專訪》美國傲慢自大製造戰爭 關中:好戰成癮壓垮了「大美盛世」
美國總統大選如火如荼進行中,川普(DonaldTrump)與賀錦麗(KamalaHarris)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美國想像」。美國在當前的世界變局中扮演什麼角色?考試院前院長關中接受《風傳媒》專訪,指出九一一事件後令他對美國改觀,美國從一個充滿韌性的社會,變成傲慢自大、霸道又不講理的國家,為所欲為「好戰成癮」,「大美盛世」在21世紀頭20年即已沒落。
張鈞凱
2024-09-14 08: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重磅專訪
VIP
大國博弈
專訪》經濟不平等造成社會分裂與人民憤怒 關中:美國大選輸贏還有得看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DonaldTrump)對壘賀錦麗(KamalaHarris)首場電視辯論會,於美東時間10日晚間(台灣時間11日上午)登場。CNN民調顯示,會後賀錦麗支持度大勝川普。不過,長期觀察美國政治的考試院前院長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提醒,美國今天社會嚴重分裂,經濟不平等造成政治不平等,大選變數還很多,誰輸誰贏還有得看。
張鈞凱
2024-09-14 08: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關中專文:美國曾經美好,卻患了「唯我獨尊」的自戀不治之症
在認知戰和假新聞充斥的時代,要了解真相,似乎愈來愈難。我們熟悉的美國一直告訴我們,它是一個善良的國家,擁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普世價值,追求的是世界的安定與和平,為了人道和正義,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拜登(JoeBiden)總統最近還說:「美國只做好的事情。」事實是如此嗎?真相是什麼呢?我不「疑美」,也不「反美」,但我希望我們的同胞要「知美」,了解和認識美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關中
2024-07-06 07:1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歐洲無法在美中台衝突置身事外 荷蘭專家建議做這3件事
面對潛在的台海衝突及美國和中國競爭加劇,歐洲目前採取和美國捍衛國際法規,同時試著與中國保有互利關係。不過荷蘭智庫「海牙策略研究中心」專家撰文強調,當美國注意力轉向太平洋,歐洲的脆弱和對美國的依賴將顯露無遺,因此歐洲必須準備協助嚇阻中國、強化區域韌性和分擔美國壓力。
簡恒宇
2024-04-13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英國智庫:借鑑俄烏衝突,中國準備在印太區域打一場「持久戰」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StrategicStudies,IISS)在一份最新公佈的報告中指出,中國軍方近期以來關於軍事動員和軍民融合的相關作為,顯示他們借鑒俄烏戰爭的經驗,意識到未來在印太地區的戰爭將會是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並且為此展開準備。
美國之音
2024-02-19 11: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台灣人民是否做好備戰,將決定台灣的最終命運」經濟學人:面對中國是戰是和,台灣仍未下定決心
「中國已經在台灣的媒體上進行分化與宣揚失敗主義。台灣人應該團結起來對抗他們。台灣人必須決定自己是誰、相信什麼、是否會挺身戰鬥、以及可能付出的代價」、「台灣人目前享有的自由同樣有其代價,而台灣的命運最終還是取決台灣人民是否做好備戰」。
李忠謙
2023-03-08 17: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中國鄭州「富士康大暴動」會點燃顏色革命嗎?
「不管怎麼說,2022,對於全體中國人而言,真的是系統重啓之年。中國人是該醒醒了,為什麼政府明知道經濟會被砸爛,還要清零不動搖,為什麼明知道下一代會成為文盲,還要關閉學校打擊民辦教育,想知道答案的可以看下去。」曾任職於廣州南方報業集團《21世紀經濟報導》的中國前深度調查記者吳鯤鵬如是說。
陳昭南
2022-11-26 1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中關係解凍?兩國防長可望在柬埔寨會談,北京:抱持積極開放態度
中國20日表示,對國防部長魏鳳和這個星期在柬埔寨暹粒市出席第九屆東協防長擴大會期間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舉行會晤持開放態度。這是美中兩國領導人近期在印尼峇里島二十國峰會期間會晤後,雙方關係解凍的又一跡象。
美國之音
2022-11-21 20: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獨裁者70歲生日:從學習柔道到新冠隔離,這七個關鍵時刻塑造普京性格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10月7日年滿70歲。過去的經歷如何讓他成為一名發動災難性入侵烏克蘭的孤立獨裁者?
BBC News 中文
2022-10-09 2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中國海軍規模已是全球第一!」美軍第七艦隊司令:共軍戰力足以封鎖台灣,做好因應準備是我的職責
《華爾街日報》19日刊出美軍第七艦隊指揮官、海軍中將卡爾・托馬斯(KarlThomas)專訪。托馬斯指出,中國海軍的規模已是全球第一,而且目前仍在繼續擴張。因此中國軍隊若想威嚇台灣、在台灣周圍部署軍艦進行封鎖,「他們的能力綽綽有餘」。不過托馬斯也說,他的職責就是「無論中國採取什麼行動,都要做好準備」,而且他認為中國倘若封鎖台灣就是不想直接動武,國際社會也將介入。
李忠謙
2022-09-21 03:0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孫慶餘專欄:中共不宜阻止各國高官訪台!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決定訪台一事經西方媒體披露,中共馬上強烈警告及揚言阻止。其外交部稱將採有力措施,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其國防部更稱裴洛西訪台危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中美關係、導致台海局勢進一步緊張升級,中方要求美方不得安排此行,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國軍隊將強力挫敗任何外部干涉和台獨陰謀。中共上述反應,等於把台灣當做中共屬地,各國高官訪台就是支持台獨、危害中共主權和領土完整,台方邀請或歡迎各國高官訪台就是台獨陰謀。
孫慶餘
2022-08-01 15:10
新聞
國際
軍事
英國國安顧問:西方與中俄缺乏溝通,當前局勢比冷戰更危險
英國國家安全顧問史蒂芬·洛夫格羅夫爵士(SirStephenLovegrove)說,西方因為與俄羅斯和中國沒有展開足夠的對話,面臨核戰爭的危險。
BBC News 中文
2022-07-29 23:00
國際
烏克蘭戰爭給北韓的啟示:簽協定不一定保障安全 智庫學者:應重建有效多邊體制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為,不僅兩岸密切關注,從中汲取教訓,也讓兩韓意識到烏克蘭1994年簽訂《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模式,無法達到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美國智庫「美韓經濟研究所」專案員洪安迪撰文稱,此舉不可行的主因,並非兩案時空背景不同,而是現行多邊協定無法有效維繫承諾。
簡恒宇
2022-04-30 04: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孫慶餘專欄:中共為何反對「台灣代表處」?
台灣駐美機構由「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台灣代表處」一事,不只美國國會議員支持,拜登政府認真考慮,世界各國也視為理所當然,許多國家並擬將駐台單位由台北改名台灣。因為既然多數國家和台灣的中華民國尚處斷交狀況,在未恢復邦交前以舉世皆知的「台灣」為名交往及設立雙方代表處,本屬名正言順。美國著名法律専家孔傑榮就說,以台灣取代台北命名,不但合乎現實,也和國際趨勢相符。
孫慶餘
2021-09-20 07: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