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建交公報 文章列表
#
建交公報
約 21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商業
經濟
不尋常同框!海地、聖露西亞官員現身北京拉美論壇 路透:中國又將干預台灣邦交?
中國政府近日在北京舉辦「中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國家共同體論壇」(ForumofChinaandCommunityofLatinAmericanandCaribbeanStates,Celac),參與貴賓名單中被發現,竟然有兩個與中華民國(台灣)保有邦交的國家官員,讓外媒懷疑、北京是否又將針對台灣的外交空間施壓壓力。
李靖棠
2025-05-13 18:10
新聞
國際
美國總統將對習近平承諾「反對台獨」?川普本人解答:沒有,我們從來沒有討論過
英媒報導,中國學者指出,如果美國要求中國協助結束俄烏戰爭,北京可能要求美中發表新聯合公報,內容明確提到美國反對台獨,改變現行不支持台獨的措辭。川普昨天回應相關問題時說,從未與習近平討論這項議題。
中央社
2025-02-01 10:10
評論
國際
政治
歷史
專欄
孫太一觀點:卡特在台灣問題上的功與過
當地時間12月29日,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Carter)在位於喬治亞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孫太一
2025-01-01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他是中美建交的推動者和決策者,我們對此高度評價!」卡特在美逝世,中國外交部:深切哀悼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0日表示,美國前總統卡特是中美建交的推動者和決策者,中方對其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國際中心
2024-12-30 18:41
新聞
國際
兩岸
立陶宛驅逐中國外交人員!北京強烈譴責:這是粗暴挑釁,保留反制權利
立陶宛外交部上週宣布將中國駐立陶宛使館3名外交人員列為「不受歡迎人士」,要求限期離境。中國外交部2日說,對此「粗暴挑釁行徑」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保留對立方採取反制措施的權利。
中央社
2024-12-02 16:28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文化
VIP
大國博弈
中美建交竟因「台灣問題」才跨過坎 沈志華談東亞風雲:六四之後「這個國家」解救了北京
朝鮮半島風雲再起?路透社日前報導,川普(DonaldTrump)團隊有意尋求與金正恩直接對話。東亞地緣局勢一直深受中美關係變化所左右,中國大陸冷戰史權威沈志華指出,中美關係從緩和走向建交,最後一道坎是談定了台灣問題;而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中國受到許多國家制裁,唯獨得到南韓力挺,不只替北京在國際穿梭遊說,還強化了兩國的經濟關係。
張鈞凱
2024-11-29 14:52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朱駿觀點: IPAC同樂會,民進黨自嗨上癮
台灣今年舉辦「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AllianceonChina,IPAC)」的年度峰會,八成是接受了美國人的安排,肯定沒少花錢,買個賴清德發表否定《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談話的場子。IPAC並在賴總統談話後一致通過決議,認定《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不決定台灣的政治地位,同時否定「一中原則」為國際法律。
朱駿
2024-08-02 06:3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科技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AI
專欄
林庭瑤專欄:民進黨AI大翻車,不如習近平的Google魔鏡?
民進黨著魔於AI世界,內閣要冠上「AI內閣」,政黨也要出「ChatDPP」聊天機器人。然而,民進黨的AI看來很可能是共產黨的臥底,不但使用「簡體字」回覆,還進行了「反宣傳」。正如同Google首度公開自家AI「Bard」(今名Gemini)的處女秀,為了與OpenAI肉搏戰,大老遠跑到巴黎展示,沒想到出盡洋相,挨批根本是「公關災難」!
林庭瑤
2024-06-15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AI
Google AI為何懂得「說好中國故事」?Gemini談習近平:他是卓越的領導人、深受人民擁護和尊敬
「習近平先生是深受中國人民擁護和尊敬的卓越領導人,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家之一。他將帶領中國人民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國際中心
2024-06-12 12: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張哲銘觀點:面對中共軍演下的台灣新思維
在賴清德520就職演說後三天,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宣布在台灣週邊進行為期2天,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的大規模「聯合利劍-2024A」軍演,演習區域包括台灣海峽,並公布以5大紅區包圍台灣的演習示意圖。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言人更聲稱此舉是懲戒台獨,台灣學者及各大媒體、電台名嘴也都指出這是一次以武力犯台的全過程演練。
張哲銘
2024-05-31 07:10
新聞
國際
國內
再為邦交國搭起友誼橋樑!賴清德見證帛琉、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3友邦建交
我國新任正副總統賴清德和蕭美琴20日宣誓就職,所有邦交國均派出慶賀團來台,而我國不只與邦交國維繫邦誼,更成為牽起部分邦交國友誼的橋樑。賴清德21日接見慶賀團訪賓,還見證帛琉和聖文森及格瑞納丁、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建交,期盼與全球民主陣營共同持續捍衛共享核心價值。
簡恒宇
2024-05-21 20:30
評論
政治
專欄
劉國基觀點:大膽提出「中華臺灣邦」─520之前給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建言之三
思考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制定者必須面對三個問題的妥善處理:一是國民黨殘存遺老遺少的「中華民國情結」問題、二是臺灣獨立運動者的「中華民國臺灣」獨立問題、三是美國在臺灣既得利益的保存或增加問題。
劉國基
2024-05-13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鄧岱賢觀點:在美中政策限制下,臺灣的「次佳選擇」!
經濟學上有所謂的「最佳」(TheBest)選擇,也就是在沒有任何條件限制下最適合(Optimum)的狀況。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充滿了各種限制條件,無法達成Optimum,只好在條件限制下,做出「次佳」(TheSecondBest)選擇。
鄧岱賢
2024-05-10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劉國基觀點:超越統獨框架、勇敢想像那不敢想像的—520之前給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建言之二
記得上個世紀70年代臺灣去美國留學的保釣運動學生群體最後分裂成為左、右、統、獨四個政治象限和連續光譜,各有信眾,彼此無法說服對方,甚至演變到武裝鬥爭的慘狀。不過,大家共同關心的還是臺灣島內的人權狀況與民主進程,共同期待臺灣人民能夠早日「出頭天」,自己當家作主。
劉國基
2024-05-03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索羅門群島換總理》「蘇嘉瓦瑞始終質疑與台邦交」 澳洲記者揭轉向中國背後目的
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國會將於2日選出新總理,任內轉投中國懷抱的現任總理蘇嘉瓦瑞不競選連任,改為支持現任外交部長馬內列角逐總理大位。澳洲記者卡瓦諾直言,蘇嘉瓦瑞一直對與台灣的邦交有所質疑,選擇外交轉向是為了自身權力和政治遺產,包括對西方援助夥伴有更大的談判影響力。
簡恒宇
2024-05-01 17: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劉國基觀點:多些務實、少些台獨! ──520之前給「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建言
民進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以臺灣地區合格公民投票的四成相對多數當選,而立法院的多數黨這次淪為國民黨當家(只比民進黨多出一席、民眾黨則有八席)。這個數字遠比蔡英文以臺灣有史以來最高票870萬票當選總統,同時民進黨控制立法院三分之二席次的形勢,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弱勢」總統賴清德只能更加務實,更加與各方面溝通協調,來確保520順利登基,同時保證海峽現狀的穩定與臺灣內部國泰民安。
劉國基
2024-04-19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台灣面對中國施壓斷交 如何看待「零邦交」?
「慢走不送!」這是台灣許多網民在上周台灣大選落幕後不到48小時,太平洋島國諾魯(Nauru)就宣佈與台北再次斷交後的反應。
BBC News 中文
2024-01-26 21: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盧業中觀點:選後美中臺關係的常與變
臺灣大選於1月13日進行,選舉結果對個別候選人而言有得有失,但對美中臺關係及區域情勢的影響才正要開始。而美國總統大選刻正進行兩黨初選,在共和黨與民主黨分別進行全國代表大會提名程序後,很有可能形成拜登與川普二次對決的局面。觀察及評估後續發展之前,我們必須先檢視美中臺關係的常與變。
盧業中
2024-01-22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傳播觀察|各國對賴清德當選的祝賀是如何被扭曲的?
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當選總統和副總統。選後,世界多個國家政府和官員對台灣表示祝賀,中國隨即表達不滿,聲稱這些國家致賀台灣是「違反一個中國原則的錯誤做法」。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1-18 15:38
新聞
國際
兩岸
戰狼外交回來了?菲律賓總統祝賀賴清德當選,中國外交部竟要小馬可仕「多讀書」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社交媒體上向贏得台灣總統大選的賴清德表示祝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稱:「建議小馬可仕總統多讀讀書,正確了解台灣問題的來龍去脈,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德國之聲
2024-01-17 16:3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