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平權公投 文章列表
#
平權公投
約 13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批評柯文哲說謊 賴競總批:議題包牌騙選票,中心思想全是鬧
賴清德競選總部發言人戴瑋姍、立委參選人吳沛憶、曾柏瑜今(14)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在徐春鶯、同婚、核電、學運、黑金等議題上說詞反覆、說謊成性,質疑柯文哲為了選票不惜反覆、說謊只為包牌,沒有中心思想,根本就是「議題包牌騙選票,中心思想全是鬧」,呼籲柯文哲誠實為上策,不要為選票而說謊。
黃信維
2023-11-14 14:28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館長曾嗆「拒投公投票」浪費時間!被黃士修「1照片」氣到變心
四大公投將於本周六(18日)登場,網紅「館長」陳之漢12日曾在直播表態,自己不會去投公投票,怒批「正事都不做,浪費時間」。不過,館長今(15)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已變心決定要投下不同意,關鍵是重啟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的1張照片,更讓他氣到直呼「媽的發科」。
陳煜
2021-12-15 13:43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黃士修觀點:撤銷高端EUA與公投綁大選,這就是我的陽謀
聯亞EUA(緊急使用授權)沒過,高端EUA卻過了,第一時間看到新聞,總覺得既視感很重。片刻後,我終於想起來原因。因為這就是我親身體會過的故事。
黃士修
2021-08-18 06: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黃士修觀點:民進黨別怕,建請立院提核四公投對案
消息傳出,面對828公投,府院黨高層考慮提出對案。雖然主攻派和避戰派的名單虛實混雜,但蘇貞昌確實無意由行政院提起。既然如此,只能由立法院民進黨團發動。
黃士修
2021-03-22 06:50
新聞
國內
前法官主張「同婚也要『安定』納通姦修法」 專家憶「通姦罪」悲歌:女學生被性侵,卻判賠50萬
「我對通姦罪非常震撼,原來可以幫助權勢性侵的人,讓他安全下莊!」今(31)日通姦除罪化登上憲法法庭言詞辯論,曾代表國民黨參選立委、前最高法院法官許幸惠以法庭之友身份出席,認為《刑法》239條「通姦罪」不應廢除、甚至應該重修定義、把同婚也納入。然而從事性別平等運動近30年的前勵馨執行長紀惠容指出,通姦被處罰的往往是女性,甚至自己親自協助過一位被老師性侵的女學生,那女學生被老師配偶告通姦、判賠50萬,讓她第一次驚訝,原來「通姦罪」還可以幫助性侵的人。
謝孟穎
2020-04-01 09:20
新聞
國內
調查
友善LGBT跑第一!Google不只以企業名義參加同志遊行,還成立「Gayglers」社團挺平權
「婚姻平權!亞洲第一!婚姻平權!亞洲第一!」這是2019年5月17日下午,立法院外期盼《大法官釋字第748號釋施行法》三讀通過的同志及支持群眾們,歡聲雷動的呼喊。
林瑋豐
2019-05-24 08:1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同婚草案協商前夕,致信立法委員們
致立法委員:
臨床工作者
2019-05-11 05:20
評論
國內
專欄
人權觀察》 公投不能違反基本人權,立法關乎尊嚴與平等
2017年5月24日,台灣大法官會議認定現行台灣民法關於婚姻僅限於一男一女之間的條款違憲,並給予有關機構兩年時間立法或修法保護婚姻平權,即允許同性別個人之間建立婚姻關係。如果相關機構沒有在兩年時限內遵照大法官釋憲完成相關立法程序,那麼從2019年五月24日起臺灣民法婚姻章將自動被認定為涵蓋及允許同性結婚。隨著2019年5月的臨近,台灣政府當局有必要儘快採取措施,遵照釋憲意旨實現婚姻平權。
菲利普.勒度(Philippe LeDoux)
2019-04-11 05:50
新聞
國內
調查
知道葉永鋕的死,孩子好想跟小學同學說「對不起」…4位老師談性平,大人的教育也不能等
每個人的生命中或許都會遇過一兩個被笑「娘」的男同學,而這之中有些同學是無法平安長大的──2000年屏東縣高樹國中葉永鋕因長期遭嘲笑「娘娘腔」、只敢在無人時段上廁所,意外倒臥血泊中而亡,到了2011年同志大遊行隔天,身形瘦小飽受霸凌的鷺江國中楊允承則從自家7樓一躍而下,震撼平權團體。
謝孟穎
2019-04-09 08:00
新聞
國內
調查
每3個月就必須在眼淚中分離 跨國同志伴侶談最想實現的「夢想」:每天互道早安晚安,一起吃早餐
每一天入夢前親吻彼此互道晚安,醒來以後再親吻對方互道早安,或許一起煎個蛋,也可能一起手牽手慢慢走到樓下早餐店,這戀人們的平凡日常,在台灣有一群人仍無法實現──另一半為期3個月的居留是他們日夜相處的大限,時間一到就必須重新入境台灣、也不知能否再進來,婚姻之於某些人來說或許只是一張紙,對他們來說卻是保障不再分離、不再漂泊的救命丹。
謝孟穎
2019-03-22 09:4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批公投反造成「人權倒退」亂象!民間團體、政大教授提出6點修法,籲立法院即刻處理
去(2018)年公投綁大選開票結果中,5案與同志權益相關公投皆由反同婚陣營壓倒性勝利,也造成公投反致「人權倒退」之疑慮,如今面臨2020年大選在即、民間團體可能再發起多項公投案,今(19)日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等團體於立法院開議時召開記者會,提出6點修法意見,盼立院儘速修正《公投法》漏洞,讓「直接民主」得以真正落實。
謝孟穎
2019-02-19 11:53
新聞
政治
調查
公投能不能綁大選?綠營內部不同調
公投門檻下修後,提案數量激增,去年九合一公投綁大選就有10張公投票,且過程弊病叢生,引發爭議。為此,朝野立委都提案修法,欲杜絕亂象,包括明定提案人及連署人名冊須檢附身分證影本以防「死人連署」、違憲事項不得公投、拉長公投成案公告期,以利社會討論等。
周思宇
2019-01-06 10:00
新聞
國內
白冰冰遭譏「摧毀質感」 導演易智言發文力挺:討論高雄觀光,不應該把人貼上標籤
資深藝人白冰冰因受邀擔任高雄城市大使,遭行政院副發言人丁允恭諷「摧毀質感」。對此,曾以《藍色大門》聞名的導演易智言表示,他的第一部電影就是請白冰冰當女主角,還獲選斯洛伐克影展競賽,得到了最佳女主角獎。他說,要討論高雄觀光,不應該把人貼上標籤,並對他人冷嘲熱諷。
朱冠諭
2019-01-04 19:4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2018十大國內新聞!卡管案劃句點,外交官之死、韓流效應還在燒
年關將至,回顧2018,台灣歷經花蓮大地震和823水災,也走過三國斷交潮和普悠瑪翻車等內憂外患;在九合一大選後,不少綠地變藍天;而在中美關係生變下,台灣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風傳媒》選出今年國內的十大重要事件,帶讀者重返回新聞現場。
朱冠諭
2018-12-26 08:1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年輕世代組「青年民主回防陣線」 五問黨魁參選者
民進黨在九合一大選中慘敗,包含台北市吳沛憶、新北市戴瑋姍、基隆市張之豪、台中市黃守達等4位新科準議員在內的多位黨內年輕世代,日前組成「青年民主回防陣線」,並向準備競選黨主席者提出五問:要如何堅持改革?拼經濟果實如何讓人民有感?如何抵抗民粹浪潮,守住憲政體制中的普世價值?民進黨該如何破除藍綠惡鬥污名,推動跨黨派合作?如何爭取青年支持與再造青年組織?
顏振凱
2018-12-19 17:05
風生活
新知
世界
監控科技擴散、拒發簽證給國際記者⋯中國人權急遽退步,「全控」國家即將上線?
在上個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定期審議中,各國代表紛紛對中國的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律師權利、新疆、西藏與香港問題提出質疑。雖然中國政府強調會保障人權,專家卻認為2018的人權情勢顯示中國政府正在擴大控制社會。
德國之聲
2018-12-17 14:36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七年級生對選後政局的期許
1124選舉掀起藍色狂潮後,各式各樣選舉評論與選後檢討的文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資深媒體人與政治觀察家的精闢解析亦十分到位,但筆者總覺得少了一些觀點,特別是年輕人的想法,故想和大家分享自身的粗鄙之見。敝人進入社會已一段時間,雖不如前輩們那麼嫻熟江湖世故,但也不再是好傻好天真而情感豐沛的年紀,故不敢自稱自己是年輕人,只好抬出落伍詞「七年級生」作為觀眾認是敝人背景的一個詞。請注意,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意見,請勿過度腦補成全體台灣年輕世代的意見,謝謝。
震寰宇
2018-12-08 05:30
新聞
政治
同婚專法懸而未決 柯建銘回應尤美女:其實大家心裡都有答案了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6)日邀請民進黨立委進行便當會。據轉述,會中再度因同婚議題激辯,但最後仍懸而未決;「挺同」的尤美女表示,民進黨對於婚姻平權的立場解釋不夠清楚,並強調「公投結果(所立的專法)不能違憲」;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則回稱,不是解釋不清楚,「其實大家心裡都有答案了」。隨後,柯就離開回立法院參與黨團協商。
周思宇
2018-12-06 17:20
新聞
國內
同婚公投落敗 林穎孟:希望苗博雅負責,不要無聲沒解釋
反同勢力在同性婚姻、同志教育等5項公投大獲全勝,「以核養綠」公投提案人黃士修指責,婚姻平權公投提案人、社民黨新科議員苗博雅應該對同婚公投挫敗負責。與苗博雅曾是戀人的林穎孟說,希望苗博雅有負責任態度,若苗博雅就此無聲沒解釋,會沒有台階下,更會使許多同志失望。
黃苑瑜
2018-12-04 19: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進黨神切割 藥到病除還是體無完膚?
民進黨在本次九合一選舉雪崩式的慘敗,似乎正式發現大勢已去,所以全黨上下開始一片檢討之聲,尤其是帶頭的已辭黨主席的總統蔡英文,本週發言似乎的確痛定思痛,充滿了許多看似重要而深刻的反省。
田若欣
2018-12-04 05:3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