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十大國內新聞!卡管案劃句點,外交官之死、韓流效應還在燒

2018十大國內新聞。(資料照,蔡親傑、盧逸峰、簡必丞、陳明仁、顏麟宇、陳品佑、郭晉瑋攝,取自總統府發言人臉書、蘇啟誠臉書/影像合成:風傳媒)

年關將至,回顧2018,台灣歷經花蓮大地震和823水災,也走過三國斷交潮和普悠瑪翻車等內憂外患;在九合一大選後,不少綠地變藍天;而在中美關係生變下,台灣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風傳媒》選出今年國內的十大重要事件,帶讀者重返回新聞現場。

【1】卡管案落幕:葉俊榮放行,「勉予同意」管中閔上任

2018年年初,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當選台大新任校長,但隨即傳出論文抄襲、赴中授課等爭議,也有人質疑管中閔未主動揭露台灣大哥大獨董身分,和校長遴選委員、台哥大副董蔡明興有利益迴避等問題。雖然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多次回文澄清並無疑慮,但教育部還是決定暫緩核准台大校長的聘任。

針對台大校長遴選爭議,部分台大教授質疑有「政治力介入」,包括馬政府時代的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前衛福部長蔣丙煌等多名台大教授發起「抗議政治力介入台大,堅守大學自主」連署,呼籲黨政高層尊重大學自治精神。

20181211-台大候位校長管中閔11日於台大自主聯盟「台大人站出來 !還我校長-台灣教育不能等」記者會中現身。(顏麟宇攝)
歷時一年,管中閔終於可以就任台大校長。(資料照,顏麟宇攝)

不過另一方則認為,校長遴選發生隱匿資訊、利益衝突等重大爭議時,台大應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揭露資訊,將爭議放在陽光下檢視。連署者除了台大教授范雲、台大教授陳弱水的妻子周婉窈等人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前中研院長李遠哲也在這份連署名單之中。

葉俊榮9月接任教育部長後,要求台大遴選會至少回到1月5日的會議議程,開會前需先議決遴委蔡明興是否需迴避或解除職務,再從台大校務會議推薦的5位候選人(含管中閔在內)開始依法進行遴選,就決定的結果報請教育部聘任。但台大表示,堅持拒絕政治力介入學術,並已提起訴願,將以司法程序解決爭議。

20181218-台大自主聯盟「還我校長,邀請葉部長有溫度的溝通」記者會,圖為教育部長葉俊榮。(蔡親傑攝)
教育部長葉俊榮想以「有溫度的溝通」化解卡管案,最終宣布「勉予同意」由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資料照,蔡親傑攝)

「卡管案」峰迴路轉,最終在年底露出曙光。葉俊榮12月24日下午突然召開記者會,宣布「勉予同意」由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讓府院「措手不及」,行政院長賴清德25日下午接見葉俊榮,並且火速同意葉俊榮辭呈。不過,葉俊榮在辭職前已批准管中閔聘函,公文也於25日送到台大,管中閔將於明年1月8日就任台大校長。

至此,「卡管案」終於可算是劃下句點。但為了此事,已折損了3位教育部長,期間包括前教育部長潘文忠以「希望讓台灣大學校長遴選紛爭有重新釐清的機會」為由請辭獲准;繼任的吳茂昆則陷入多項學術爭議,就任41天就辭職下台,成為任期最短的教育部長;其後的葉俊榮則在選擇「承擔」後請辭。

【延伸閱讀】

【2】花蓮強震:震垮了大樓,也震出縣府善款管理問題

2月6日深夜,一陣天搖地動,好山好水的花蓮縣一夜間變得滿目瘡痍。這場規模6.4的地震,造成17人罹難、291人受傷,其中又以雲門翠堤大樓內的「漂亮生活旅店」死傷最為慘重,除了一名11歲男童保住性命外,其餘在旅店內的房客無一生還。 (相關報導: 台大校長峰迴路轉 又折損一位教育部長後 管中閔終於可以就任台大校長 更多文章

針對雲門翠堤大樓倒塌事件,檢察官後續調查,認定建設公司負責人劉英麟、建築師游德榮、土木技師陳禎祥因設計、監造、施工的重大瑕疵,釀成14人死亡,涉嫌業務過失致死罪嫌,將3人起訴。至於漂亮生活旅店陳姓負責人等人並未做重大的變更設計造成大樓強度受損,因此給予不起訴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