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實質薪資 文章列表
#
實質薪資
約 2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台灣窮人越窮,富人越富?工程師曝「實質薪資」可憐數據:養狗好過養人
少子化時代來臨,內政部日前公布4月人口數連續16個月負成長,單月新生兒8684人,創下史上新低,引發討論。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16日以「富人正循環vs窮人負循環」為題直言,庶民的生活日漸窘迫,從南到北應該都很有感,而人在安全感不足的時候,不會想成家,「養狗都好過養人」。
李瑋萱
2025-05-17 16:40
新聞
國內
財經
實質薪資正成長,通膨掰了?8月經常性薪資破4.6萬 主計總處歸功2原因
主計總處14日發布最新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薪資統計,8月全體受僱員工平均經常性薪資達新台幣4萬6751元,年增率突破3%至3.08%;非經常性薪資如獎金及加班費等為1萬2669元,總薪資平均數達5萬9420元,年增6.02%。數據顯示,因企業增加發放獎金及及經常性薪資上漲等因素,今年前8個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和總薪資均呈現正成長,擺脫通膨影響。
李瑋萱
2024-10-15 09:57
新聞
國內
財經
經濟
加薪幅度追過通膨!今年前8月實質薪資全數正成長,實質月薪中位數34613元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薪資統計,由於廠商增加發放獎金、經常性薪資提高等因素助攻,且物價漲勢趨緩,今年前8月實質經常性薪資、總薪資均呈正成長,甩開通膨陰霾。
中央社
2024-10-14 17:40
風生活
即時
加薪全都被通膨怪獸吃掉!實質薪資「7年來最慘」恐淪負數…她嘆:基層獨自悲哀
主計處29日在財政委員會業務報告時指出,台灣2024年首季經濟成長率達6.51%,全年經濟成長率預計可達3.57%,高於2月底預估的3.43%。不過由於全體受雇員工薪資已經連續3年負成長,立委李彥秀質詢時提出「通膨吃掉加薪」問題,主計長陳淑姿坦言,「如果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今年實質薪資還是負的(負一點點)。」
陳怡穎
2024-05-30 14:03
新聞
國內
財經
通膨吃掉薪資 第1季實質月薪連3年負成長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3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3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4萬6062元,年增2%,不過今年第1季的實質經常性薪資依舊落入負成長,年減0.09%,且為連續3年負成長。
中央社
2024-05-10 18:16
地方新聞
高雄
民眾實質薪資出現負成長!林岱樺:調漲電費應考量民生與經濟平衡
立委林岱樺今(7)日在經濟委員會質詢時提出,新冠疫情後,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兩年超過通膨警戒線,導致台灣民眾實質薪資出現負成長,在通膨壓力之下民生經濟的耐受度早已下降許多。
徐炳文
2024-03-07 19:11
評論
政治
財經
風評
風評:超韓高興1分鐘就好,因為你還是變窮
根據最新數據,台灣的國民所得終於超越韓國,雖然未能如去年大內宣的「超韓趕日」般亮眼,但還是值得高興;只是對此超越高興1分鐘就好了,因為還是有不少變數,更且大部份庶民恐怕還是「變窮」了,實在沒必要太樂。
主筆室
2023-03-10 15:2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通膨衝 日本實質薪資連10縮、8年8個月來最大減幅
日本通膨衝、薪資追不上,實質薪資連10個月下滑、創8年8個月來最大減幅。
MoneyDJ
2023-03-07 20:40
VIP
國內
財經
產業觀點
經濟
理財
台灣物價漲太快,還是薪水漲太慢?實質薪資連2年負成長,通膨只是最後稻草
這2年台灣經濟表現亮眼,卻似乎難以反映在上班族的「薪情」。根據最新出爐的統計結果,2022年俗稱「月薪」的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4,417元,比起前一年增加2.80%,漲幅雖然寫下23年來最高紀錄,但較通膨仍是略遜一籌,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只剩4萬1357元,反而年減0.15%,這已經是連續第2年呈現負成長,並且創下10年來最大衰退幅度。
林彥呈
2023-03-04 17:10
政治
實質薪資6年首見負成長、貧富差距擴大 費鴻泰:低所得家庭在哀號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台灣實質薪資首見近6年以來負成長,主因來自於通膨高漲所致。國民黨立委2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有學者示警,若政府未即時祭出對策抗通膨,調薪幅度追趕不上的情況下,薪資負成長「越負越大洞」,有可能引發停滯性通膨。藍委批評,蔡政府除了選舉、大內宣,對於拉近貧富差距與改善低薪問題、減少通膨衝擊民生,什麼辦法也拿不出來嗎?
潘維庭
2022-07-20 23:43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新新聞
李登輝1923-2020》劉泰英:他讓台灣經濟高度成長,勞動所得大增
劉泰英認為李登輝卸任後的二十年,民眾的薪水沒有增加,利息又越來越低,想靠股票股息賺錢,卻因為外國人投資股票比重過高,股息都被外國人拿走,導致民間可支配所得沒有成長,這就是台灣這幾年民間消費沒有增加的原因。
黃琴雅
2020-07-30 20:50
新聞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產業觀點
個人發展
商業
經濟
台灣能「取代」香港,吸引高階人才移民?這3大關卡,難啊
港區國安法上路,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挑戰,錢、人出逃,為周遭城市帶來壯大金融實力契機。專家認為,「宜居」是台灣吸引香港人才的最大優勢,但舞台小、薪資偏低及稅負偏高,是延攬優秀人才來台的三大障礙。
中央社
2020-07-20 12:14
風生活
為何GDP成長,實質薪資卻沒成長?錢是否都進了老闆的口袋?中研院研究員:當年押錯了寶
生產力vs購買力
研之有物
2019-11-02 09:00
評論
政治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施公又錯了,今年加薪動能有但未必強大
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在行政院年終記者會上,引用去年企業獲利增加數字,就迫不急待樂觀的告訴大家:今年「加薪的動能非常強大」。這話只對一小部份:加薪動能有則有矣,但說「非常強大」卻言過其實甚至可能是錯誤。
呂紹煒
2019-01-09 06:20
評論
國內
財經
風書房
經濟成長,為什麼你的薪資卻停滯?《研之有物》選摘(2)
中研院經濟學研究所的楊子霆助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註:共同作者為中央銀行林依伶。),分析實際數據後發現,實質GDP僅能反映國內生產數量,不代表國民消費能力。特別是近十五年來,臺灣經濟仰賴「資通訊產業」出口,而此類產品價格在全球競爭下已愈來愈低;大眾想消費的民生物品,卻因「原油價格上漲」愈來愈高,造成「實質薪資」的成長大幅落後「實質GDP」的成長。若要突破關卡,加強發展以人才價值為主的產業,是改變現有困境的方向之一。
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編輯群
2018-08-02 05: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政院「實質薪資58K」說法挨轟 勞動部緩頰:只是說明我們經濟有成長
「你是勞動部長,你認不認為、承不承認普遍低薪?」行政院14日舉行「提高低薪族薪資之行動方案」,副院長施俊吉「實質薪資5萬8931元創18年新高」、「外勞拉低平均薪資」說詞引起熱議,而今(16)日衛環委員會,國民黨籍立委陳宜民、蔣萬安、王育敏等對勞動部長許銘春接連質問對此風波的看法。
謝孟穎
2018-05-16 13:13
新聞
國內
財經
「薪資凍漲原因是外勞拉低平均」施俊吉:排除外勞後本勞實質薪資58K,是18年來新高
行政院今(14)日針對「提高低薪族薪資之行動方案」舉行記者會,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從統計角度分析勞工薪資狀況,施強調,台灣薪資凍漲,主要原因包括全球化、兩岸經貿關係緊密,導致台灣與中國薪資逐漸「趨同化」;台灣高教有過度教育現象,導致大學學歷喪失能力辨識指標功能;台灣外勞人數逐年成長,62萬名外勞薪資,也拉低了勞工整體平均薪資。施俊吉表示,台灣勞工排除外勞後,本勞的平均實質薪資58,931元,是勞工平均實質薪資47,271元的1.25倍。
林上祚
2018-05-14 15:17
新聞
國內
財經
去年GDP創新高 實質薪資卻探底 主計總處:因物價漲幅、陸客縮減
行政院主計處今(25)日公布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統計,概估數為2.58%,較去年11月預測數的2.37%增加0.21個百分點,在消費、投資及進出口都優於預期。而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則是1.4%,創下7季來新高,不過實質薪資卻呈現負成長,創6季來新低。
焦家卉
2017-01-25 12:1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年改國是會議》李逸洋:公教若採計實質薪資 替代率恐砍到6成 影響國家攬才
公教退撫年金在年金改革之後,採計基準仍以「本俸乘二」為基礎,年資給付率高達2%,讓改革團體認為改革幅度偏低,考試院副院長李逸洋表示,公務人員有25種專業加給,排除掉專業加給,可以減少主管與非主管人員年資給付差異。
林上祚
2017-01-22 18:24
新聞
國內
財經
實質薪資倒退16年! 薪水趕不上物價
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今年1至9月經常性薪資3萬9144元、平均薪資5萬0097元,均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0.24%;不過,扣除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1.27%,1至9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0.06%,實質薪資則減少1.01%。實質薪資倒退16年,不如2000年水準,薪資成長追不上物價上漲速度。
梁琬渝
2016-11-22 11:5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