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宫廟 文章列表
#
宫廟
約 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270尊神將繞境有望破金氏紀錄!先嗇宮270周年 李乾龍邀韓國瑜、王金平見證
國民黨前秘書長、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今(18)日在先嗇宮召開「建宮270周年慶神農文化祭記者會」。甫率領千餘位神農大帝信徒前往中國大陸參訪回台的李乾龍表示,今年神農文化祭系列活動,最讓人期待的是25日晚間舉辦的開幕式表演,繞境活動將有270尊神將共同踩街祈福境,場面隆重盛大,世界金氏紀錄將派人來做創金氏紀錄認證;屆時也會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與前院長王金平一起參加。
戴祺修
2024-05-18 11:12
評論
政治
專欄
張讚國觀點:博格拉式症候群─柯文哲有淚輕彈
台灣民衆黨主席柯文哲11月16日在一項内部會議上,為前一天的藍白共識不符合黨員與支持者的期待,哽咽落淚,一付「要哮無目屎,要哭無路來」(欲哭無淚,有苦難言)。柯P有淚輕彈,卻是典型的博格拉式症候群。他其實不為天下哭,而是自己受盡委屈,悲從中來。
張讚國
2023-11-20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張讚國觀點:陳時中2.0─從治病毒到治人?
在2022年九合一選舉中,不管類别,每個選民都只有一票,票票等值。每一票卻有雙重意涵,一體兩面,一方面,顯示候選人的品質;另一方面,展現選民的素質。距11月26日投票還有50天左右,一些縣市長候選人的能力不足和誠信缺缺,有目共睹,票投他/她們,就是支持昏庸;選民不投票,除了正當理由,更是愚昧,把自己的權力讓渡給他人。
張讚國
2022-10-06 14: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文化
吳豐山專欄:也談白話文言之爭
筆者幾個月前以「山川無聲」為題,印製了一千本靜思集,非賣品,只贈送親友。
吳豐山
2017-09-12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宗教團體法》制定程序之缺失
信仰自由係憲法第13條人民之基本權利,其內涵分為內心信仰之自由(個人宇宙觀、思想等)及宗教自主權(宗教組織權),且我國繼受母法國家德國視宗教信仰為憲法保留之事項,旨在保護傳統教會之自主性與政治的分離。
林慈嬋
2017-08-02 06:00
評論
政治
國內
觀點
筆震觀點:從減香事件看蔡政府的三大治理危機
宗教團體不滿蔡政府以減香之名,實為「封爐滅香」,欲立法管制宗教,上週日發動「眾神上凱道」,蔡政府緊急滅火,疲於奔命。一葉知秋,從此次「減香變滅香」事件,暴露出這一年來蔡政府不斷重複出現,幾成慣性的三大治理危機,如無意外,這種慣性危機會變成疲乏,變成政權一點一滴崩解的開始。
筆震
2017-07-26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一顆水球砸出來的國安危機
立法院審查前瞻基礎建設預算案,朝野激烈水球衝突中,一名在中國傳媒大學就讀的台灣學生,「一時興起」竟拿起水球加入戰局,民進黨立委鄭運鵬和邱議瑩不約而同指出,這個學生領有「統戰」獎學金,問政素來溫和的鄭運鵬極含蓄地說,「我不認為此人是共諜,但先前有人提到的在台共諜超過5000人,還真的有可能。」邱議瑩可就直白質疑,「領有統戰獎學金,跑到立法院攻擊民進黨立委,這是國安問題!」
主筆室
2017-07-24 07: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孫慶餘專欄:後真相年代的「滅香」奇聞
信仰極為自由的台灣,居然發生「減香」變「滅香」奇聞,上百座宮廟為此串連,要帶幾百尊神明及陣頭上凱道抗議,形成神界與人間政府的「中世紀式對抗」。幸好經過及時溝通,抗議名目改成「宗教嘉年華」。但廟方率神明上凱道,仍對民主國家的「政教分離」做出錯誤示範。這次事件需要檢討的不只是「後真相年代」的網路及社群媒體謠言,還包括把神明當奇貨可居的「現代義和團」。
孫慶餘
2017-07-24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觀點
杜家駒觀點:減香滅香分不清,司法釋憲可以喬—理性決策在哪裡?
「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曾經一度,我們認為極權的陰影已經離開,書本中的照片,不再會因為政治上的需要而出現或減少一個人。不管對於議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至少我們的討論會是基於客觀事實與理性分析。然而,轉身一見,才發現黨國魔咒與硬拗的習慣,還在我們身旁徘徊。
杜家駒
2017-07-24 0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公孫策專欄:再一次,德政被搞成民怨
環保署推動「減香」,結果鬧大釀成為「眾神上凱道」,雖然後來說那是「宗教嘉年華」,但是,一樁好事卻演變成民怨,這是繼一例一休之後的再一次。
公孫策
2017-07-24 06: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躊躇不前的宗教法制本土化─從滅香流言談起
此次「抬轎上凱道」雖然已在集會遊行負責人宣布改為舉行「宗教嘉年華」活動後,中央與地方執政團隊暫時解除「滅香、滅道」流言風暴,然而伴隨而來的「宗教團體法」立法爭議,卻不是突如其來的話題。事實上,宗教法制本土化芻議已在我國行政、立法以及學界努力之下耕耘超過40年。不過,從過去黨國威權走到今日全面保障宗教自由基本權的時代,從20世紀前葉、民國18年「監督寺廟條例」到21世紀台灣本土宗教法制躊躇不前,筆者嘗試從歷史學、社會學與法律學著作綜合思考,分析此次流言爭議。
詩墨客
2017-07-23 06:10
地方新聞
百年宫廟風華 明華園「賣藝王家」大里國小演出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4-19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