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媚日 文章列表
#
媚日
約 17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帝國邊陲的無奈:「敵人」還是「同胞」?台籍日本兵的身份認同悲歌
20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之際,當時仍在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日媒投書,公開了自己二戰期間作為台籍日本兵被派往日本作戰的經歷。他提到:「我志願進入陸軍,而我的兄長李登欽則志願進入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是以『日本人』的身份,為了祖國而戰。」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觀察》釣魚台再起爭端!日方稱陸直升機侵犯日領空,中日蜜月期出現裂痕
今年五一假期人也不少,新聞也不少。當中國民眾還沉浸在「五一假期」的時候,隔壁鄰居日本送上了一份「節日禮物」,釣魚島上空又開始宣示主權了。雖然這件事對於北京來說,屬於頗為敏感的神經,中共黨媒《環球時報》則是借釣魚島上空出現中國直升機一事,加上「台灣民眾也很憤怒」的內容。顯然有種「看熱鬧不怕出事」的勁頭。
田暢
2025-05-04 20:15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莊淇銘觀點:從《日帝殖民下台灣美術教育歷史》談「殖民」與「統治」
以前的教科書稱日本殖民台灣,隨著政黨輪替,改稱日本統治台灣。有朋友問:歷史沒有變,為什麼稱呼變了?跟朋友說;先談談「殖民地」的意涵,了解之後,就會知道,楊孟哲教授為什麼大作名稱是《日帝殖民下台灣美術教育歷史》了。
莊淇銘
2025-03-16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觀察》習近平稱普京「真朋友」─中國如何借鑑烏克蘭經驗應對台灣問題?
本週一,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中國和俄羅斯是「患難與共」的「真朋友」。這次通話正值俄烏戰爭三周年之際。三年來,大陸向俄羅斯伸出援手,幫助普京克服西方的經濟封鎖和艱難戰局。但是,大陸外交部和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多次重申沒有幫助過俄羅斯,並表示「如果中國真的介入這場戰爭,現實早已不是這樣了」。
田暢
2025-02-26 18:19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從二戰勝利80周年─談北京與俄羅斯聯手對台進行認知作戰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而中共與俄羅斯在去年5月16日達成了「雙方將繼續堅定捍衛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以及載入《聯合國憲章》的戰後世界秩序,反對否定、歪曲和篡改二戰歷史。雙方指出,必須進行正確的歷史觀教育,保護好世界反法西斯紀念設施,保護其免遭褻瀆或破壞,嚴厲譴責美化甚至妄圖復活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行徑」的共識。
許劍虹
2025-02-09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徐勉生觀點:面對新局,外交不能走老路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在1月20日就職,展開新的任期。面對此一新局,世界主要國家紛紛採取相應作為,調整策略,以保障本國最大的利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令人擔心的是,台灣還停留在舊思維之中,繼續走「聯美媚日抗中」的外交老路。
徐勉生
2025-01-09 16:4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盤點民進黨政府高屏交通建設的失策
最近高屏地區的交通建設有兩起重磅的重大事件,一件是歷經二十年施工的高雄鐵路地下化新高雄火車站將於年底完成第一階段的完工啟用,民進黨政府必然運用其執政優勢與媒體資源「隱惡揚善」地擴大慶祝,甚至是「以惡為善」的渲染慶祝,有何善?有何惡?請看下文分析。另一件則是原本已經定案高鐵延伸屏東不進高雄市區的「左營線」,交通部將翻案改為進入高雄火車站再往屏東延伸的「高雄線」。這兩件事看似不相關,其實有著重大關聯。
王精誠
2024-12-08 06:10
新聞
政治
尹錫悅會下台嗎?邱毅點名接任總統大熱門:戒嚴當下翻牆衝國會封神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無預警以「對抗親北韓勢力」為由宣布戒嚴,但戒嚴令僅維持了6個小時就落幕,引發全球譁然,如今,尹錫悅恐將面臨被彈劾的下場。前立委邱毅在臉書表示,彈劾案大概率會通過;而韓國未來可能的總統人選有3位。
李瑋萱
2024-12-05 22:35
評論
國內
專欄
黃偉俐觀點:12強奪世界冠軍的啟示─「我們可以」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在電光火石的雙殺那一霎那,當一片的「我們贏了」「台灣贏了」的聲音響起,眼光不由自主的泛淚。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懷疑自己,甚至不覺得台灣棒球可以打敗日本職業棒球選手,作為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拿過心理學研究所書卷獎的我來說,這兩天激情之後,追根究底心理學上的解釋,發現最大的是感動,來自於我們發現–「我們可以」、「台灣人可以」
黃偉俐
2024-11-28 06:40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文化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想不到吧!不只吳慷仁,連他都登陸了 北京兩岸影視布局「水很深」
台灣藝人吳慷仁與中國大陸經紀公司簽約的震撼彈,子彈還在飛!總統賴清德5日在國慶晚會上要求禁言「祖國」一詞,顯然是奔著吳慷仁的「祝福錦繡中華」而去。16日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也對吳慷仁「登陸」發聲,指包含演藝人員在內的台人,「如果以前對兩岸關係有過模糊認識,說過錯話,甚至做過錯事,只要能與『台獨』劃清界限,認同一個中國原則,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願意參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願意來大陸交流、來大陸發展,我們都歡迎。」吳慷仁「西進」所點燃的兩岸政治戰火,看來越燒越旺。
張鈞凱
2024-10-19 08:4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中國人不願面對的二戰真相─抵抗者多?還是合作者多?
今年筆者有幸獲得胡佛研究所(HooverInstitution)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邀請,前往舊金山出席近代中國與台灣工作坊活動。胡佛研究所向來被戲稱中國國民黨的「海外黨史館」,曾經是兩蔣日記的落腳處,直到去年蔣家與蔡英文政府達成協議,才讓蔣中正與蔣經國日記回到台灣。當然先決條件是胡佛研究所保留了兩蔣日記的複印版,以防止未來兩岸政權出於政治需要予以竄改。
許劍虹
2024-09-22 07:20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楊治宜專文:蔣汪合作─汪精衛從少數派領袖到千夫所指
九一八事件將成為中日全面戰爭的序曲,也是中國自一六四四年以來面臨最深刻的的危機。國民黨紛爭不休的派系終於找到理由懸擱分歧、拋開意氣,共同戮力民族危機。對蔣而言,這也是最實用主義的決定,因為統一的國民政府更加有利於爭取國際調停。九月二十日,南京致電廣州,邀請共紓國難。廣州立刻同意。汪精衛前往上海,與胡漢民及蔣介石的代表見面。蔣派接受了汪所提出的將國民政府主席改為虛職、廢除總司令職等要求。這些提議再次體現了汪精衛民主集權制的理念,即尋求在先鋒革命政黨領導下,以黨治軍、發展民權。
楊治宜
2024-07-21 07:00
新聞
政治
高捷金曲獎喊「晚上好」遭綠出征 吳春城批文化戒嚴:選擇性對立因噎廢食
藝人高捷在金曲獎頒獎典禮上一句「大家晚上好」,遭批評使用「中國用語」。對此,民眾黨立委吳春城今(3)日批評,台灣推動民主運動雖然已經「政治解嚴」,但現在卻變成「文化戒嚴」,大家可以「穿和服跳日本舞」卻不能以「晚上好」相互問候,台灣文化是這樣子「選擇性地對立」嗎?他強調,對於具有「臍帶關係」的中文文化,如果一味地去排擠,將會淪於「因噎廢食」的處境。
羅立邦
2024-07-03 16:52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陸官百年音樂會還原歷史,有心人士應停止政治操作
2024年6月16日,陸軍官校慶祝創校100周年的活動熱烈展開,但前一晚的音樂會卻引發了一些爭議。部分網友指出節目引言中沒有提及「抗日」,隨即有心人士在社交媒體上質疑主辦單位,聲稱活動故意忽略黃埔軍校在抗日戰爭中的貢獻,甚至暗示主辦方有媚日之嫌。他們認為,黃埔軍校在東征、北伐、剿共到守護台灣的歷史應該全面呈現,尤其是抗日戰爭這段「民族聖戰」更不應被遺漏。
黃浦瑚
2024-06-18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藝文
觀點投書:雞肋
雞的肋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比喻沒甚價值,丟了卻又覺得可惜的事物。《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夫雞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如可惜,公歸計決矣。」宋.蘇軾〈次韻王滁州見寄〉詩:「笑捐浮利一雞肋,多取清名幾熊掌。」
于璣銘
2024-06-02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弘安觀點:撥亂反正摒除台獨迷思,正本清源發揚黃埔精神
丘逢甲:「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若沒有兩岸的和平環境,更忘言「倚美謀獨,媚日抗中」。祈望兩岸「化干戈為玉帛,興中華保太平」。
弘安
2024-05-26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到底是誰的1624?
身為臺灣人的悲哀並非是誰被誰統治的悲哀,而是在民主化已經超過三十年的今天,臺灣依舊瀰漫著弱智的政治氛圍,所謂的民主只不過是個虛幻泡影,愛臺灣這三字箴言依舊在選前喊得震天嘎響,似乎把這三字箴言加上抗中保台的四字咒語就能讓臺灣永保安康。身為臺灣人的悲哀是眼見詐騙集團橫行,無能為力之外卻又發現有百分之四十的愚蠢同胞抵死信奉這個集團,這些寧願與邪惡站在一起的信眾甚至包含自己的師長與同學、故舊、親戚,這種無法化解的悲哀才是令人心死的悲哀。
余如晦
2024-04-08 06:00
評論
兩岸
專欄
長平觀察》外媒記者、農夫山泉與楓橋經驗
「央視記者也享受了外媒待遇」,最近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一間店鋪發生爆炸事件,意外地引發了人們對央視記者和新聞打壓的嘲笑。
德國之聲
2024-03-21 07:00
VIP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吳鯤鵬專欄:經濟「鬼打牆」─為何2024以後的中國只會越來越窮?
「鬼打牆」,又稱鬼砌牆。意指人們在黑暗的環境中走路,自以為往前走,卻總是繞回原處的現象。
吳鯤鵬
2024-03-19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VIP
政經解密
林庭瑤專欄:「愛國賊」獵巫新三害,莫言怎能無言?
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引爆對岸的「周處熱」方興未艾。不料,中國小粉紅卻在此際高高貼出了「新三害」的標籤: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中國作家莫言和清華大學。「新三害」遭到愛國賊集體出征,口誅筆伐,趁勢掀起了一場民族主義愛國狂潮,甚至有擴大之勢,甚至聲討另外一個風頭正勁的民企、比亞迪總裁王傳福。這是新文革再現嗎?
林庭瑤
2024-03-16 06:5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