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媒體環境 文章列表
#
媒體環境
約 41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Z世代大分裂:老Z挺自由,小Z向右轉!為什麼美國最嫩選民愛上了MAGA?
美國政治過去「年輕選民通常比較左」的既定印象被打破了!根據耶魯大學最新公布的青年民調(Yale’sYouthPoll),Z世代(約13到29歲的人)出現明顯的政黨分歧:18到21歲的年輕選民傾向支持共和黨,而22到29歲的選民則較支持民主黨。現在如果你想知道年輕人的政治觀點,首先得搞清楚:你問的是哪一群Z世代。
李岱青
2025-04-28 18: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高雄雙塔」將起?從國賓案看城市開發與環境治理的矛盾與轉機
近年來,高雄市積極推動城市更新與港灣轉型,位於愛河畔的國賓飯店原址,作為都市地標之一,也納入重建規劃。新案將以雙塔高樓(58層與52層)型態重現,成為高雄地景的一部分。然而,這項開發案除了牽動地價與建築美學,更引發關於環境治理與都市規劃之間張力的深刻討論。
徐聖傑
2025-04-09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預算審議與罷免政治─誰在扭曲民主的真正意涵?
台灣社會近期被一場「刪預算」與「大罷免」之爭推入高度政治化的旋渦。民進黨指控國會藍白聯手大砍民生、國防與綠能等預算,並以此為正當理由,接連發動對多位藍白立委的罷免動員,訴諸「還人民公道」的情緒。但若細查立法院的實際預算審議結果與此次罷免操作過程中的媒體傳播與政治算計,便不難發現,這場號稱「保衛民主與民生」的政治行動,其實正好反映出台灣當前民主制度的三大危機:資訊失衡、政黨凌駕民意、與公共資源的高度政治化。
民主練習生
2025-04-04 06:00
風生活
即時
曾國城為何閃辭《一字千金》?除了「期待黃子佼復出」還曾羞辱女學生!公視曝節目重大變動
知名主持人曾國城突然宣布辭去公視《一字千金》主持人職務!日前,他在受訪時對黃子佼事件發表看法,提及「期待對方復出」,引發大批網友抨擊。他隨即發文道歉,如今更進一步請辭節目主持,外界議論不斷。究竟這場風波為何發酵?曾國城的辭職背後,隱藏哪些關鍵原因?
周育信
2025-03-15 14:21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國際
林庭瑤專欄:台版澤倫斯基,賴清德「檄文抗中」不演了!
總統賴清德正在複製「澤倫斯基路線」,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
林庭瑤
2025-03-15 06:50
地方新聞
台中
春季旅遊首選中台灣山林秘境 賞櫻、泡湯、踏青走步道
台中市和平地區毗鄰新社與清境農場,觀光資源豐富,深受遊客喜愛。谷關地區是泡溫泉勝地,而梨山地區則以盛開的櫻花聞名;新興景點還有蘊含傳統原住民文化的「環山獵人登山步道」,廣受各界好評!台中市政府觀旅局近日偕同主力旅遊業者與媒體實地走訪步道,並順遊「惠來谷關」、「新峰農場」、「老英格蘭莊園」、「福壽山農場千櫻園」及「飛燕城堡渡假飯店」,邀請國內外旅客來中台灣賞櫻、泡湯、踏青,沉浸在原民部落與幽美的山林秘境。
王秀禾
2025-03-07 17:31
地方新聞
台北
台灣首本菸草減害專書《電子菸倡議聖經》全台書店開賣
台灣首本探討世衛菸草減害(TobaccoHarmReduction,THR)策略的專書《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由取得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WHOFCTC)無煙菸草(SmokelessTobacco)授證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撰寫,已於2025年3月1日正式出版,並在全台各大網路及連鎖實體書店鋪貨上架。
何長澤
2025-03-05 21:03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觀點投書: Tiktok大對帳、春節申遺與《哪吒2》─台灣自我封閉的警訊
台灣內部在經歷了知名藝人流感驟逝,造成流感疫苗搶打狂潮後,兩岸間現仍有三件事情值得臺灣關注,其中包括 Tiktok「大對帳」、春節申遺與《哪吒2》的上映,這三個社會事件足以讓我們進一步思考台灣當前的處境。
黃瑞彬
2025-02-19 06:10
地方新聞
台北
體育台主播分享經驗 北分署《職人講堂》開拓職涯新視野
想成為炙手可熱的運動傳媒人嗎?想了解運動產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嗎?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YS青年職涯發展中心推出的《職人講堂》系列講座,今年首場講座將於2月20日熱鬧展開,特別邀請緯來體育台主播張立群,分享他在運動傳播領域的職涯發展歷程,剖析產業趨勢,並探討如何在快速變遷的媒體環境中應對挑戰,幫助青年朋友掌握趨勢、開拓職涯新視野!
陳逸群
2025-02-12 12:27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風評
風評:人品與智商俱毀─完全無法接受
立法院年年審預算,今年「史無前例」特別多;民進黨駡藍白在野政黨凍刪預算之高「史無前例」;藍白在野政黨指責執政的民進黨浮編預算之濫「史無前例」;曹興誠帶頭的所謂「本土社團」「史無前例」地把總預算審查掛勾成「中共精心的策畫」;這些都不足為奇,最最最「史無前例」的是中央機關集體腦殘,說著不必腦筋急轉彎就知道的「假訊息」,而一缸所謂媒體人、文化人、創作人,忙不迭地在臉書分享民進黨政「中央廚房」產製的假訊息,跟著呼喊「大罷免」。
主筆室
2025-01-23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立法院刪除公視預算?何樂而不為
近日,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提案全數刪除文化部對公共電視的114年度捐助預算,共計23億元。提案理由之一為公視補助製作的影集《聽海湧》涉嫌損害名譽、篡改歷史,且質疑政府高額捐助不僅未能保障公視的獨立性,反而讓其逐漸淪為當權者的政治宣傳工具。惟此提案引發影視業者激烈反對,甚至揚言發動「公民罷免」回應。然而,冷靜檢視這次提案,不難發現其實頗具討論空間,甚至值得支持。
黃花麗
2025-01-21 06:10
新聞
政治
謝國樑宣布競選連任!駁2026最大對手「台鐵換捷運」主張:基隆拒絕2選1
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主張以台鐵換捷運進市區,市長謝國樑今(24)日宣布會競選連任,並拒絕台鐵、捷運2選1,若要2選1,基隆會有7年、8年沒有捷運和台鐵,市民該如何利用軌道通勤。
中央社
2024-12-24 14:24
新聞
政治
雙城論壇陸媒、台辦主任欲來台遭封殺 蔣萬安喊遺憾:該對台灣民主有信心
雙城論壇將在下周登場,但卻傳出陸委會卡名單,讓陸媒與上海台辦主任金梅不得來台。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今(13)日受訪表示,去年他率團到上海去受到很好的接待,市政交流非常順利。今年上海團來102人,北市也很希望用同等待客之道讓全團順利進行市政的交流,對於今天這樣的結果很遺憾,應該要對台灣的民主韌性有信心,開大門,走大路。
戴祺修
2024-12-13 11: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效仿南韓戒嚴,賴政府自取滅亡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深夜無預警宣布戒嚴令,但在國會投票表決廢除後,他已於4日凌晨4時半宣布解除戒嚴並撤回軍隊。ㄧ場6小時鬧劇將尹錫悅與反對黨、媒體,甚至自己黨內人士的衝突推向高峰。外界預測未來南韓內部將呈現極端不穩定狀態!
D.L
2024-12-06 06:10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網紅+AI,會擦出什麼火花?業界開始用AI找網紅行銷,甚至做自己的AI虛擬網紅
數位時代下,大多數人都有使用社群媒體的經驗,例如Instagram、YouTube、TikTok,還有近期竄紅的Thread,這些平台造就許多網紅,而他們接受業者邀約行銷產品,形成網紅經濟,而網紅行銷也成為企業推廣品牌、產品的重要手段。
尤汶萱
2024-12-04 14:36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韋安觀點:台積電如何應對無法拒絕的「邀請」?
2006年11月18、19日,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以中華台北領袖代表的身份,出席在越南河內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該次會議中,張忠謀強調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並指出半導體已成為各國的戰略物資。他還預見到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挑戰,提醒各國應重視半導體產業在國際局勢中的關鍵角色。
韋安
2024-11-26 06:40
新聞
國際
事實查核|共軍隨時都會侵台,可網購「帛琉數位身份證」保命?
查核結果:錯誤
自由亞洲電台
2024-11-17 18:00
新聞
國際
全球年輕世代投票行為大轉變:性別分歧日深,網紅影響力凌駕傳統媒體
川普(DonaldTrump)再次獲得300多張選舉人票,成功打敗對手重返白宮,不少學者也開始喊話民主黨,除了檢討選舉政策外,還必須真正正視「選民投票模式」大轉變的現實。這種轉變在2024年大選中尤為明顯,包含拉丁裔、工人階級和非裔男性,這些原本都屬於民主黨票倉的人群,如今都選擇大幅右轉。
李靖棠
2024-11-14 18:00
新聞
政治
偷臭川普?公視急下架「美國選了重刑犯」影片 藍委砲轟:不只丟台灣的臉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Trump)確定重返白宮,但《公視》經營的串流平台TaiwanPlus,其委外記者在報導中表示「顯然美國是選了一個重刑犯」,引發風波。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批評,從罷樑到嗆川普,台灣真的需要充滿意識形態的公共電視台嗎?「拜託公視不要把在國內的惡習帶到國際。」
李瑋萱
2024-11-09 16: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張瑞雄觀點:華盛頓郵報放棄背書─媒體公信力與企業利益的拉鋸戰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階段,此時華盛頓郵報宣布放棄為總統選舉的候選人背書,此決策顯示了媒體、公眾信任和企業利益之間的複雜關係。作為一家擁有龐大影響力的媒體機構,華郵選擇在此關鍵選舉時刻保持「中立」,並非僅僅是其持有人貝佐斯對「信任」的考量,而是反映了媒體控制權如何影響新聞報導的深層議題。這一背書爭議不僅涉及貝佐斯個人對公眾媒體的掌控,還暗示出當代媒體在超級富豪持有之下,如何在影響力和利害衝突間搖擺。
張瑞雄
2024-11-01 07: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