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本菸草減害專書《電子菸倡議聖經》全台書店開賣

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撰寫新書《電子菸倡議聖經》全台書店開賣。(圖/業者提供)

台灣首本探討世衛菸草減害(Tobacco Harm Reduction, THR)策略的專書《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由取得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WHO FCTC)無煙菸草(Smokeless Tobacco)授證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撰寫,已於2025年3月1日正式出版,並在全台各大網路及連鎖實體書店鋪貨上架。

本書主旨不在鼓勵吸食電子菸,而在說明電子菸能取代傳統菸草,達到菸草減害目標。書中詳細闡述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減害策略的維新,並深入剖析臺灣政府對菸害防制法修法的盲點與困境,透過科學數據和全球成功案例說明,推動電子菸取代傳統紙菸的策略,在公共衛生領域有其重要性與可行性。

《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獲得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肯定,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前副總幹事/內閣主任 Derek Yach 博士、澳洲菸草減害學會創會理事長/戒菸醫師 Colin Mendelsohn,皆對本書內容給予高度評價,肯定其對推動世衛菸草減害政策的重要性。

同時,台灣多位關心公共衛生與勞動權益的專業人士也誠摯推薦此書,包括前立法委員賴香伶、安可中醫診所醫師蘇裕翔以及全國外送產業工會創會理事長陳昱安,支持科學為本的反菸草煙霧(Tobacco Smoke) 菸害防制政策。

前臺南縣長蘇煥智表示:「書中的討論不僅限於技術與法律,更探討了在『科學』與『立場』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對於臺灣的政策制定者與民眾而言,理解並接受菸草減害的概念,可能是我們實現無菸環境的重要一步。」

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羅承宗認為:「立法是門高深的學問,要求的是崇法務實,量力而為。近年不斷趨嚴管制的菸害防制法,不僅距離理性務實立法越來越遠,也呼應了本書作者所描述的,乃錯誤的立法政策。」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指出:「電子菸的合法化能為戒菸者帶來一項新的戒菸減害工具,而電子菸等新世代菸品逐步取代傳統菸品的使用,更是在臺灣走向無菸國家的旅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臺北海洋科技大學航海系助理教授/台灣開放水域聯盟召集人方凱弘力挺:「這不僅是本《電子菸倡議聖經》,同時也是《安樂死倡議聖經》、《機車路權倡議聖經》、《水域解嚴倡議聖經》,期待在公民不服從的改革道路上,能與你相遇一起為台灣的未來努力。」

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宓芳儀感嘆:「我一直覺得作者跟唐吉訶德很像,西班牙單挑幾十座風車的勇者,這沒有嘲諷,他以愛與真摯的感情筆調完整描述始末,荒唐的是現世(勢),祭奠的是他的身心靈,必須用如此強烈偏激自媒體的操作手法博諸君眼球與搶版面」。

作者王郁揚在自序中表示:「在資訊這麼流通的台灣,我卻必須用自費出書的方式,替自己過去8年(2017年至2024年)的電子菸、加熱菸、尼古丁袋合法化(菸草減害 2040無煙台灣)倡議過程,留下正式紀錄。」 (相關報導: 「台積電正將竹科復刻到美國!」唐湘龍批:魏哲家把台灣的裡子都搬過去了 更多文章

他強調,綜觀國際上先進的菸草控制策略,就是依照世衛菸草減害戰略,用電子菸不燃燒菸草的特性,讓沒有焦油、沒有一氧化碳、沒有傳統菸蒂的電子菸逐步取代香菸,以實現無煙國家(Smoke-Free Country)目標。書中不僅記錄了他個人的倡議歷程,也針對台灣政府、媒體環境以及傳統反菸組織董氏基金會及相關醫藥界人士的作為提出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