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大腸鏡檢查 文章列表
#
大腸鏡檢查
約 8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醫療健康
不用再害怕照大腸鏡!口服「魚肝油大小」膠囊內視鏡 揪出腸道隱疾
很多有腸胃道疾病的患者都視照大腸鏡為畏途,現在有了新的選擇,即將內視鏡存放在有如魚肝油大小的膠囊裡讓患者吞下,不但侵入性低,且全程無痛;且吞服後可經腸蠕動通過患者腸胃道,全腸拍攝消化道影像並回傳影像。另膠囊內視鏡達成使命後,會在24小時至48小時內隨糞便排出,不會有異物滯留體內的問題。
黃天如
2025-04-10 14:00
新聞
國內
新新聞
科技
AI
醫療健康
從4成推升到6成 AI助力大腸息肉發現率創新高
國內每年平均有1.8萬人被新增發現罹患大腸癌,而及早發現大腸癌的利器就是接受大腸鏡檢查。但研究發現,傳統的充氣大腸鏡檢查,仍有26%的息肉不會被發現。有鑑於此,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自國外引進換水大腸鏡技術,再結合AI,開發出一套「人工智慧即時大腸息肉自動偵測系統」,讓大腸鏡在乾淨的腸道中,以及AI的精準協助之下,找到息肉,降低息肉發展為大腸癌的機會。
黃天如
2025-02-20 08:50
地方新聞
南投
南投縣社區整合式健康篩檢 首場11日草屯開跑
南投縣政府為守護鄉親健康,今年擴大七項癌症篩檢年齡,並針對糞便潛血檢查疑似異常民眾,提供免費無痛大腸鏡檢查,同時加碼提供「AI眼底檢查」及「AI骨質密度篩檢」,送民眾健康檢查紅包價值超過“萬元”。 首場「AI眼底檢查」及「AI骨質密度篩檢」11日在草屯鎮衛生所開跑,一早就有不少民眾加入健檢行列,縣長許淑華也到場鼓勵鄉親踴躍參加篩檢,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健康把關。
王秀禾
2025-01-11 19:46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20歲女子常有「3症狀」就診檢查!醫生做大腸鏡驚見「強烈癌化風險」:真的嚇到了
禾馨民權診所院長林相宏分享,近期一名20歲女性因胃痛、脹氣等症狀接受胃腸鏡檢查,結果發現對方大腸內有超過20顆鋸齒狀息肉,均具高癌化風險,而且每一顆都是又大又扁平、很難切除,為此也讓他直呼:「我真的嚇到了!」
古靜兒
2024-12-24 14:00
風生活
健康
新知
大便鬆散不成形是什麼原因?醫師揭7種常見糞便型態,多吃7種食物有效改善
年後不少人腸胃拉警報,甚至出現便祕的問題。不少人都知道要觀察自己排便狀況,以確認腸道健康,但你知道嗎,每天都有排便並不代表就沒有便祕、而兩三天才解便一次也不代表宿便嚴重。在醫學上想判斷自己是否有便祕問題,解便型態與頻率都需要一併考量。
華人健康網
2024-12-22 08:30
新聞
政治
國內
大同醫經營權被做掉?高醫工會義憤填膺言之鑿鑿 26日赴市府「要真相、反黑箱」陳抗
高醫接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15年來成效卓著,日前經營權評選卻失利,明年起將由長庚接手;對此,高醫工會理事長柯心炫表示,全案評選過程卻有諸多啟人疑竇的「先射箭再畫靶」痕跡,高市衛生局不看高醫「實績」,卻偏聽長庚「承諾」,一路「挺長庚損高醫」疑點重重、欲蓋彌彰,她懷疑有政治因素介入,令大同醫院員工不服,憤而發起「一人一信」向賴清德總統告御狀,明(26)日也將赴高市府抗議,據聞有重量級國策顧問的高醫人與20個以上的工會團體,於26日現身站台,並支持大同千位醫護「要真相、反黑箱」陳抗。
徐炳文
2024-09-25 08:00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領先全國「提供年輕族群癌症篩檢」 明年起擴大全國推行,地方與中央攜手積極照護民眾健康!
癌症42年蟬聯台灣10大死因之首,近年罹癌者更有年輕化趨勢,為照顧年輕族群健康,新北市自102年全國首創提供未滿30歲有性行為女性接受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獲得民眾肯定,近3年篩檢1萬5,273人,今年7月1日進一步率先將腸癌篩檢年齡擴大至45歲年輕族群,前瞻積極獲得認同,行政院隨即宣布將在明年起擴大全國癌症公費篩檢,地方與中央攜手積極照護民眾健康。
李梅瑛
2024-07-15 20:32
風生活
健康
不是油炸物!夫妻吃飯常加1配菜,一年內先後罹患大腸癌
內地杭州一對夫婦經常進食蔬菜,但排便卻非常不規律,有時更會出現便血情況。二人之後到醫院求醫,經檢查後發現二人在年內先後患上大腸癌,詳細問診後才發現原因竟與飲食習慣有關。
U Lifestyle
2024-04-07 09:30
風生活
健康
常累到不知不覺睡著,檢查驚見「腫瘤塞住大腸」!醫曝癌症三期惡化關鍵
日常生活中如果身體出現異狀,通常我們都可以透過一些小徵兆來發現異常警訊,及早做一些預防措施,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態。不過,有一名40歲女子在察覺自己容易疲憊,常不知不覺就睡著之後,懷疑是肝臟出問題而就醫,只是醫生替她照超音波之後,發現肝臟並無異常。後來進一步照胃鏡檢查才發現她確診「大腸癌第三期」,但在病情演化到這一步之前她毫無察覺,也沒發現自己的糞便跟過去有什麼不同,在醫生追問之下才得知,原來她都用「免治馬桶」,沒在擦屁股,也不會刻意觀察自己的糞便,因此忽略了身體的警訊!
洪生儒
2023-12-20 18:04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60歲男以為胃食道逆流,就醫竟檢查出大腸癌!醫師揪出致癌兇手:每天吃1傳統美食惹禍
衛生福利部公布111年(西元2022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惡性腫瘤)連續41年居十大死因首位,其中癌症死亡率的前三名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第三名的「癌中之王」大腸癌是近幾年台灣癌症的頭號話題,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不容小覷。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提醒,自己曾遇過一名三高患者每天早上喝牛肉湯,結果後來一照大腸鏡發現2.5公分的大腸息肉,切除完才發現是早期大腸癌。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0-23 12:01
風生活
即時
健康
男子排便頻率改變!每天1次→2、3天1次 醫一查驚見「整面佈滿腹腔」⋯半年後不幸病逝
「腸道」是人體健康重要關鍵,排便頻率突然改變很可能是身體警訊!外科醫師陳榮堅日前分享案例,一名40歲男子發現排便頻率改變,到醫院安排大腸鏡、超音波檢查結果正常,卻還是常覺得肚子不舒服,直到透過胃鏡檢查,才發現是胃出狀況,最終半年後男子就撒手人寰。
吳哲宜
2023-08-05 14:57
風生活
即時
年砸6千萬抗老還不夠…美富豪「注入兒1公升鮮血」盼回春 3個月後「沒任何效用」
美國科技富豪強森(BryanJohnson)對於「永保青春」相當癡迷,不僅每年花費鉅額維持身體機能,更實行「三代換血」計畫,抽出自己與17歲兒子各1公升血液,分別注入自己與70歲父親體內。不過,強森最近宣布將暫停此計畫,原因是他認為該方式對自身無益,不過他仍會繼續觀察父親在血液替換後有何改變。
陳星妤
2023-07-13 16:49
風生活
健康
大腸癌初期幾乎無症狀,發現時早已錯過黃金治療期!營養師教4招有效預防,2大NG飲食千萬別吃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曾連續十五年蟬聯我國「十大癌症」之首,偏偏大腸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導致患者常在感到明顯不適時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因此大腸癌可說是「預防勝於治療」;以下便整理出四個如欲預防大腸癌可以培養的習慣,一起來看看吧!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2023-05-14 09:00
風生活
健康
全台1地區大腸癌盛行率第一!營養師曝8大NG飲食千萬別吃,多吃這些食物有效防癌
名作詞人李坤城與日本名作曲家坂本龍一日前分別因大腸癌及直腸癌病逝,讓有「癌中之王」之稱的大腸癌再度引起社會熱議,營養師高敏敏12日於臉書發文表示,若想預防大腸癌,良好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4-14 11:45
風生活
健康
為何許多人吃素卻還是得大腸癌?營養師曝6大關鍵原因,3樣食物比許多葷食更NG
現今健康飲食當道,不少民眾飲食習慣會多以素食為主,甚至是全素。不過也有許多民眾不解,為何都吃素了還罹患與飲食高度相關的大腸癌?
今健康
2023-04-11 16:30
風生活
健康
「爺孫戀」李坤城大腸癌發病7個月猝逝!3大QA看懂大腸癌前兆、如何預防,醫揭3類人是高風險族群
資深音樂人李坤城與妻子林靖恩曾因相差40歲的「爺孫戀」廣受熱議,近日卻傳出李坤城於8日病逝的消息,享壽67歲。林靖恩證實,李坤城生前受大腸癌所苦,最後因癌細胞轉移肝與骨頭病逝。大腸直腸科醫師黃郁純分享罹患大腸癌會出現的7大徵兆,有3類人更要特別注意,35歲開始就要定期檢查。
蔡惠芯
2023-04-10 11:35
即時
風生活
健康
娛樂
楊繡惠健檢「大腸癌指數超標」!求宮廟竟被告知「下半身腸子都黑了」崩潰立遺囑
藝人楊繡惠因性格直爽豪邁而圈粉無數,但她之前突然宣佈未來將不再出演八點檔、不接外景節目通告,將更多時間留給家人和更注重自己的養生,讓不少粉絲覺得十分可惜。不料,楊繡惠日前自爆健檢時發現大腸癌指數超標,甚至還被斷定「大腸都黑掉了」,嚇得她趕緊立好遺囑,所幸只是虛驚一場。
古靜兒
2023-04-05 21:35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連15年居十大癌症之首,大腸癌年奪6000多人命!1族群罹癌風險較一般人高出30倍
大腸癌連續15年居十大癌症之首,年奪6000多條人命。衛福部國健署今(16)日提醒,早期大腸癌容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發生率及35%死亡率。
中央社
2023-03-17 00:27
風生活
健康
大便偶有出血以為是痔瘡,50歲男竟檢查出大腸癌!醫師曝7大關鍵症狀出現快就醫
大便偶有出血以為是痔瘡,卻止不住,檢查竟發現罹患大腸癌第二期!但是得知的結果的患者卻納悶忍不住詢問:「為何去年的大腸鏡檢查都沒有發現?」醫師表示,有5個因素可能會影響大腸鏡檢查精準度。
華人健康網
2023-03-13 17:38
風生活
健康
每31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專家示警:看到4種大便型態要小心
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依據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蔡英傑教授表示,腸癌被稱為「安靜的致命殺手」,沒有明顯症狀,被發現時經常已轉移,導致其五年存活率降到10%以下,但其實腸癌是可以預防並且早日發現治療的,甚至可以透過大便觀察,要是日常如廁時出現4大狀況,就必須提高警覺。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2-23 18:3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