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接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15年來成效卓著, 日前經營權評選卻失利,明年起將由長庚接手;對此,高醫工會理事長柯心炫表示,全案評選過程卻有諸多啟人疑竇的「先射箭再畫靶」痕跡,高市衛生局不看高醫「實績」,卻偏聽長庚「承諾」,一路「挺長庚損高醫」疑點重重、欲蓋彌彰,她懷疑有政治因素介入,令大同醫院員工不服,憤而發起「一人一信」向賴清德總統告御狀,明(26)日也將赴高市府抗議,據聞有重量級國策顧問的高醫人與20個以上的工會團體,於26日現身站台,並支持大同千位醫護「要真相、反黑箱」陳抗。
今年三月衛生局召集的「優先議約評選委員會」認為高醫無相關擴建投資計畫,僅為委託經營,明顯不利於市民就醫權益保障,給予平均分數未達七十分評價,讓高醫喪失優先評議資格,經衛生局公開招標評選,八月又無法承諾將分階段於122年通過「衛福部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輸給競標的長庚醫院,高醫的大同經營權因而拱手讓人。
高醫接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15年, 日前經營權評選失利,明年起將由長庚接手。(圖/徐炳文攝)
大同醫院去年榮獲全球最佳醫院殊榮,是國內唯一進榜的市立醫院
「大同醫經營權是被做掉的!」柯心炫義憤填膺言之鑿鑿,她說,長庚要接大同早在今年初就甚囂塵上,當時來院的醫材廠商就在傳,她起先認為只是謠言,不以為意,因為大同醫院去年甫榮獲全球最佳醫院殊榮,是國內唯一進榜的市立醫院,市長陳其邁去年來院參加院慶也公開肯定大同是「市醫楷模、與有榮焉」,大同近年來被衛生局考評非優即甲,且是優等居多,再怎麼差不至於淪落到70分以下。況且院方為確保最後一年評比分數能取得續約優先評比權,全院去年特別上緊發條戮力以赴,院方還砸上億元購進新的電腦斷層儀器,還好海關卡關還沒進醫院登錄財報,否則就成為別人的財產。衛生局在大同經營權變天後竟還好意思緊追這台卡關電腦斷層儀器的進度,真的有夠離譜。
陳抗訴求主軸是「要真相、反黑箱」
柯心炫指出,26日的陳抗訴求主軸是「要真相、反黑箱」,第一個陳抗訴求「要真相」是針對評選委員三月考評高醫經營大同醫院15年來未達七十分的真相;高醫接手大同醫院以來被衛生局考評非甲即優,去年還是甲等,難道已過這些成績衛生局是「打假」的嗎?今年三月委員考評卻將高醫「從學霸變學渣」打到低於70分,讓長庚取得招標評比門票,這是怎麼打的?衛生局當時找來的考評委員只一個有醫療背景專業,考評當天卻請假,結果任憑其餘沒有醫療專業的委員來考評我們,又打出如此低分,叫大同員工難以信服,令人合理的懷疑「他們是配合做掉我們」為市府找來的長庚進來競標「開門」。
(相關報導:
驚爆「賴總統打電話罵彭啓明」掀波 邱泰源道歉了:用詞不當造成誤解
|
更多文章
)
柯心炫進一步說,26日陳抗記者會現場會擺出高醫進駐大同醫院及同仁15年來得獎的獎狀、獎盃等光榮事蹟,呈現這15年來的成果,凸顯委員考評我們總分未達七十分及數落我們經營不好的疑慮。她指出,第二個陳抗訴求「反黑箱」則是針對今年八月競標評選高醫輸給長庚的部分,陳抗記者會現場也會一一回擊衛生局發布新聞稿提到委員數落大同醫院經營不佳的缺失,以及不設重症的原因是大同已沒腹地,況且是區域醫院依法不必設重症中心,加上位市中心且距離高醫不遠,為免浪費醫療資源因此沒必要設重症中心。
柯心炫:目前有85%員工力挺工會,不會與長庚簽約留任
柯心炫指出,工會雖沒有本件議約權,但長庚要找工會簽高醫派駐大同的員工去留合約。她堅持承認員工在高醫的年資、留任大同員工的工作地點不能跨院、約聘人員權益比照正式員工、長庚給員工每月加薪5000元需算在本俸,她絕不妥協,除非長庚讓步否則她不會簽。大同員工現有1086人,響應工會「一個都不留」行動,據她所知目前有85%的員工力挺工會,不會與長庚簽約留任。
她強調,26日到市府抗議的物資和設備也因此受到許多醫界奧援,當天抗爭活動的電視牆、舞台、音響等物資都有人捐助了!這場抗爭不會隨陳抗就結束,工會將繼續循法律途徑爭取真相,後續會請議員及立委繼續質詢,待本案協議簽下後,還會向衛福部及監察院糾舉市府的不法。
鄭丞傑:高醫和長庚是薪資福利、企業文化完全不同的醫療體系,兩者很難相容
針對此一爭議,曾經擔任高醫大附設醫院副院長,現任台北秀傳醫院院長的鄭丞傑分析,高醫和長庚是兩個薪資福利制度完全不同的醫療體系,企業文化也大不相同,兩者很難相容。
鄭丞傑說,高醫的醫師底薪高績效抽成低,和台大榮總三總等公立醫院的制度很接近。而長庚醫院的醫師是底薪很低績效抽成高,這也是台灣絕大多數私立醫院跟進的制度。前者醫師的醫療行為道德風險較低,但醫院的營運績效相對較差;後者醫師的醫療行為道德風險較高,但醫院的營業績效較佳。這兩種制度各有優缺點,但是高醫大對醫師採用比較高的底薪保障,卻能夠使高醫的醫務收入盈餘佔全國第二名,大同醫院的醫務收入盈餘也高居全國非醫學中心的第五名,經營能力不容否定。
長庚如果接手大同醫院,不太可能給予和體系內其他醫院不同的薪資獎金制度,尤其當醫師可能在大同和高雄長庚兩邊執業的狀況下,更不可能「一院兩制」。
大同醫院有些主治醫師是高醫大的專任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如果長庚接手大同醫院,這些醫師不太可能取得遠在林口的長庚大學專任教職,因為連許多高雄長庚的醫師,都很難取得長庚大學的專任教職。因此這方面長庚要如何保障大同的醫師呢?
至於員工福利,鄭丞傑說,高醫大體系薪資不是特別高,醫師的績效獎勵金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低,但是健康照顧的福利應該是全國最佳,可說是「幸福企業」。過去曾經有一位應徵香妝品學系副教授的老師,已年近五十,卻擠破頭想進入高醫大工作,她說「想要享受植牙的優惠」。
高醫大及所有附屬機構的員工,在體系內各醫院包括高醫、岡山、大同、小港、旗津醫院就醫,門診完全免費,包括掛號費、健保部分負擔….,全部都由醫院吸收,這是70年前台大醫學院院長杜聰明創立高醫的時候,就比照台大醫學院而立下的規矩,後來台大的員工優惠被立法院取消,所以全台灣只剩下高醫有這麼好的員工就醫優惠。
(相關報導:
驚爆「賴總統打電話罵彭啓明」掀波 邱泰源道歉了:用詞不當造成誤解
|
更多文章
)
高醫大退休員工的醫療優惠是照顧到「上天堂為止」
高醫的住院優惠也相當大,教授甚至住單人房也完全免費。自費項目幾乎是打三四折,例如試管嬰兒市價20 萬元,高醫大體系內員工只要五六萬元。市價近萬元的自費無痛胃鏡加無痛大腸鏡檢查,鄭丞傑說,他在高醫健康檢查的經驗是只花兩百多元的藥費成本,且執行檢查的主治醫師領到的績效獎金完全不受影響,也就是由醫院完全吸收費用。高醫大退休員工的醫療優惠是照顧到「上天堂為止」,曾有一位前校長退休後因為中風住院15年,高醫免費照顧到去世為止。退休教授也仍然有三年一次的免費高階健康檢查。
鄭丞傑指出,高醫大醫療體系花在照顧員工的健康的費用,每年支出近三億元,如果長庚要比照辦理的話,那麼大同醫院留任的員工不只在大同醫院要享受完全一樣的優惠,去其他任何地方的長庚醫院也必須都是免費醫療,這樣才是維持他們原本的福利。但是如此一來會變成長庚醫療體系裡面有兩種制度,管理上會很困擾。而各地的長庚醫院員工可能也會要求和大同醫院員工同樣的福利,長庚願意照辦嗎?
鄭丞傑強調,高醫醫院內的工會是台灣第一個成立的,歷史已經近卅年,工會組織相當健全,成員運作相當積極強勢,不是高層隨便摸頭就可以忽悠過去的。這點好像根本不准組織工會的長庚醫院可能也不清楚。如果要比照原有的福利,當然必須准許大同的員工成立工會,長庚可以接受嗎?如果接受了,其他各地的長庚醫院員工不會要求跟進嗎? 這樣又造成管理上的困難。
長庚醫療法人:114年加發每人5仟元/月,未來10年均將持續保障
長庚醫療法人強調,對未來大同醫院的發展,除將以體系力量全力支持外,更誠摯歡迎所有現任大同員工繼續留任,對於大同醫院113年8月31日前已到職且留任的一般正式員工(不分職級,主治醫師另協商),將於114年加發每人5仟元/月(即6萬/年),未來10年均將持續保障;且留任後之特別休假及新制退休金的年資計算皆延續完整採計;現行福利制度(包括就醫優待、員工子女教育補助等),也將完整保留。
(相關報導:
驚爆「賴總統打電話罵彭啓明」掀波 邱泰源道歉了:用詞不當造成誤解
|
更多文章
)
目前高醫工會決定9月26日上街頭抗爭,事情越演越烈,加上又有藍營民代相挺撐腰,恐怕是高市府「誤判情勢」、始料未及。其中,「挺長庚損高醫」更令「高醫人」群起激憤、嚥不下這口氣,高雄市有一半的醫師是高醫的校友,這是全國各縣市罕見有的狀況,甚至連高雄長庚醫院的醫師也是高醫的校友占最多,高市府一下子得罪了這麼多人,而且絕大多數是長期支持綠營的醫界人士,對市長陳其邁的政治生涯難保不會有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