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大疆 文章列表
#
大疆
約 3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商業
經濟
AI
台美貿易順差大增,根本是美國造的孽!賴政府「零關稅」應對,尹啟銘給「4字評價」
川普(DonaldTrump)對等關稅政策蓄勢待發,外界一般預料對台灣經濟將造成巨大衝擊。經濟部前部長尹啟銘29日下午出席「和平之旅20周年的回顧與前瞻」紀念座談會,他直言民進黨政府從「零關稅」談起的因應之道「完全錯誤」,台灣缺乏新興主力產業,經濟將面臨重大困境。而政府宣稱要取代中國大陸品牌大疆(DJI)無人機占全球7成的市場,尹啟銘更嘲諷讓人「笑掉大牙」。
張鈞凱
2025-05-01 00:10
新聞
兩岸
財經
誰能不加班?中國官方「整治內卷」,風口行業下有對策
「實際上我們只是把工作帶回家做了,這樣樓裡的燈熄滅了,看起來就是不加班了,但實際上誰能不加班?」在上海一家互聯網企業上班的劉女士(化名)告訴BBC。在今年的中國兩會上,「整治內卷」成為一個熱議話題,中國媒體隨後報導督促企業停止加班以迎合上述訴求的場景。但多家位於風口上的公司員工告訴BBC「加班仍在繼續」。
BBC News 中文
2025-04-04 13:15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美中科技戰》老美只會限制晶片出口,真的管用嗎?瑞士學者:美國嚴重低估中國的科技創新
美國政府試圖限制晶片出口來遏制北京的技術雄心,但這麼做真的管用嗎?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教授馬克・葛里文(MarkGreeven)在《新蘇黎世報》的客座評論指出,美國確實低估了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即便花了很大力氣管制尖端晶片及其製造設備的出口,此一戰略卻收效甚微。包括字節跳動(ByteDance)、大疆(DJI)和比亞迪(BYD),都在引領全球產業的創新標準。
國際中心
2025-03-25 18:34
新聞
兩岸
商業
北京觀察》下班不羞恥!中國兩會整治「內卷式」加班 大疆、美的等企業推動「休息改革」
在今年全國大陸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整治「內卷式」競爭問題,當中提到了對於一些用人單位無法按照正常工作時間保證員工休息的問題,包括在9日下午舉辦的人大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大陸人社部部長也對此提出「內卷式」競爭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的問題。
田暢
2025-03-11 16:57
風生活
品味生活
科技
汽車
比亞迪與大疆聯手推出車載無人機系統 靈鳶可以動態起降
中國電動車巨頭BYD比亞迪再次引領創新,聯手無人機專家DJI大疆推出一款可從車頂起飛的4K無人機系統「靈鳶」,這套系統能夠讓車主在行駛過程中捕捉壯麗的空拍畫面,為日常駕駛增添更多樂趣,該無人機系統目前率先搭載於方程豹的豹8休旅車,售價約16,000人民幣(約台幣7.3萬元),並預計將擴展至更多車型。
Carture車勢文化
2025-03-07 10:48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台灣無人載具至少落後10年!共軍號稱「可控萬台」 犯台威脅大軍方怎麼看?
歷時3年的俄烏戰爭,充分驗證了以小博大、以弱抗強的「不對稱作戰」確實可行,戰場上廣泛運用證明有效的無人載具,也成為各國軍方發展重點,近幾年來國軍建軍備戰同樣逐步朝向建構不對稱戰力轉型。然而,解放軍不但已在無人機領域遙遙領先國軍10年以上,目前更大力研發軍用機器狗、機器狼等地面無人平台,積極推進實戰層面的運用,面對解放軍新興無人戰力快速成長的威脅,我軍方究竟是如何看待?
張曜麟
2025-02-27 08:30
新聞
政治
認了!黑熊學院「護台灣」空拍用中國無人機 他點名八炯:不查誰被統戰嗎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創辦的「黑熊學院」,力推民防教育,但在8日舉辦的「台灣主站派、接力護台灣」活動中,被踢爆使用中國大疆無人機,黑熊學院12日晚間發出聲明證實,網友看法兩極。對此,媒體人黃揚明在臉書引述該篇聲明表示,募資上千萬元辦保台排字活動,卻被踢爆使用中國品牌空拍機,而黑熊學院強調是外包廠商的問題,但「不去查一下誰被統戰嗎?」
李瑋萱
2024-12-13 10:03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從TikTok、Temu到大疆:美國人生活無法忽視的中國科技,「誰才是威脅」根本毫無標準
過去70多年來,被世人廣泛使用的關鍵科技幾乎大部分都來自美國企業,但如今這種局面不再成立,許多美國民眾喜愛的手機程式與平台背後,都來自中國企業與他們研發的技術,此一趨勢仍持續增長中,TikTok只不過是最顯眼並遭到攻擊的那一個。
李靖棠
2024-12-12 09: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美國不讓大疆銷售新型無人機?北京準備還以顏色:將限制對歐美出口「無人機關鍵零件」
彭博社週二(12月10日)引述不具名知情者說法指,中國無人機廠商最近開始限制關鍵零件出口至歐美。西方官員預期,此舉是北京在新的一年打算擴大對無人機出口管制措施的序幕。
德國之聲
2024-12-10 15:13
新聞
國內
財經
軍事
科技
台美打造去紅化無人機供應鏈 業界盼突破3道關卡
對抗中國制霸全球無人機市場,台美將合作打造「去紅化」供應鏈。業者分析,生產成本是第一道關卡,而台灣供應鏈強大、隱形冠軍多,還需補強關鍵缺口,並突破量產瓶頸,看好民間能量加乘政府、聯盟助陣,才能快速練兵壯大。
中央社
2024-10-29 17:54
財經
科技
商業
「嘿,我們不是中國軍工企業!」無人機龍頭大疆正式控告美國國防部
主導全球市場的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DJI)表示,它正在向美國國防部提起訴訟,批評華盛頓「錯誤地」將該公司列入中國軍工企業黑名單。
德國之聲
2024-10-20 11:10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科技
不讓「長了翅膀的華為」妨礙台灣自衛!台美計畫聯手製造無人機,抗衡中國產業主導地位
如果問中國領先全球的產業有哪些?「無人機」勢必名列其中,《華爾街日報》甚至報導過,連美國政府許多單位都大量採購中國無人機,原因就是便宜好用、品質優秀。如果問哪些新興科技產品能在戰場是大放異彩,答案還是「無人機」,俄烏兩軍在烏克蘭戰場上都大量運用無人機,也成為許多軍事專家關注的焦點。但是當台灣要裝備無人機來防衛國土,如何避開中國在這個產業的主導地位,變成了讓人頭痛的挑戰。
國際中心
2024-10-01 12:20
風生活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國際熱議》中國無人機在美國市佔近9成,連特勤局都買20架大疆;美國將被「恐怖真空」卡住咽喉?
雖然美國兩黨、軍方和監管機構,對中國無人機非常感冒,但據統計,中國無人機第一品牌-大疆國際,在美國商業、地方政府的市佔率已經高達70%-90%。
金牛幫幫忙
2024-08-13 11:00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國家安全與實用性之爭:美國的搜救人員為何不希望中國無人機被禁?
美國尚未準備好擺脫對中國無人機的依賴。
Heather Somerville
2024-08-12 1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商業
空中飛滿中國無人機!美國想封禁「這個品牌」卻陷入兩難
近期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ASC)發布2025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修訂版全文,被發現與上(6)月眾議院通過的版本不同。其中最為關鍵的差異,是參議院版本刪除了限制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DJI)無人機在美國銷售的條款。
兩岸中心
2024-07-17 18:1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台灣建立無人機大軍的罩門:如何繞過中國供應鏈?
隨著無人機改變了烏克蘭和加薩的戰爭態勢,台灣也在加緊努力為其防務系統建造一支無人機隊。
華爾街日報
2024-06-25 10:2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科技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美國無人機「價格貴又容易壞」,烏克蘭軍無人機首選品牌是:中國大疆
矽谷公司Skydio向烏克蘭供應了數以百計該公司最先進的無人機,幫助打擊俄羅斯人。但事情進展並不順利。
Heather Somerville
2024-04-12 12: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葉家興觀點:「和平之旅」看見三個中國
4月1日,香港正處於復活節假期的最後一天,不少港人在這個被戲稱為「香港春運」的時刻到訪大陸,在深圳各大商場形成「迫爆」人潮。也在這一天,馬前總統率「大九學堂」的數十位台灣青年從台北出發抵達深圳。即將於接下來的十天到訪廣東、陝西、北京等地。
葉家興
2024-04-08 07:00
新聞
兩岸
國內
財經
中國大疆無人機被課重稅仍逆勢成長 陳鳳馨曝市場區別:美國難與之競爭
在俄烏戰爭中,無人機成為現代戰爭必備武器,而中國無人機品牌大疆科技的全球市占率高達79%,也成為美國點名要制裁的名單之一。對此,陳鳳馨今2日在節目《東南西北龍鳳配》中指出,大疆跟華為一樣,很早就被美國針對的中國企業,但透過不斷投入研發,並與美國軍用無人機市場做區隔,如今大疆依然持續成長,絲毫不受制裁影響。
文及均
2024-04-03 08: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習近平訪俄羅斯》營造「和平使者」形象 實際上援助普京打烏克蘭
中國官方確認習近平下周訪問莫斯科。按照中方渲染的氣氛,似乎北京是和平使者,去莫斯科給世界帶來福音。但旅德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習近平此行將給本來就未知的烏克蘭戰爭的最終結果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德國之聲
2023-03-20 17: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