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大日本帝國海軍 文章列表
#
大日本帝國海軍
約 5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中共如何定義「抗戰勝利」?
每年的「九一八」、「七七」、「一二一三」以及「九三」等對日抗戰相關的紀念日,中國大陸都會陷入狂熱的民族情緒之中。近年來受到官方仇日教育的鼓動,對岸小粉紅的行為也越來越極端,輕則在圓明園跟蹤騷擾日本遊客,重則對國際學校裡的日本孩童下手,自卑的形象完全讓人感覺不出今日的中國人是對日抗戰的勝利者。
許劍虹
2024-11-03 07:2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美國該不該出兵保護台灣?米爾斯海默與薩克斯這麼說
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Mearsheimer)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Sachs)上個月做了一次公開對談。米爾斯海默是國際關係的現實主義宗師,薩克斯則一直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嚴厲批判,也是2022年的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雖然這兩位重要的思想家在這場將近一小時的對話中談到烏克蘭、台灣、中國威脅等重要議題,但媒體對這場論壇卻鮮有報導。RealClearPolitics等少數媒體或部落格提及,也只有聚焦在「深層政府」話題,甚為可惜。
李忠謙
2024-10-01 06:1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戰後美國扶持「偽軍」的成敗
筆者寫了不少文章討論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扶植的「偽軍」,為此在風傳媒上得到了不少讀者點閱與打賞,看來這個主題很受大家歡迎。不過「偽軍」並不是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所獨有的現象,同時代凡日軍、德軍還有義大利軍的佔領區都有由本土合作者組成的武裝力量存在,協助侵略者鎮壓當地的抵抗勢力或者打擊盟軍。
許劍虹
2024-05-19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蔣中正─亞洲北約的先行者
今年4月4日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75周年的日子,這個日子看起來對身處亞洲的我們好像不是那麼重要,畢竟北約的總稱開宗明義已經將防禦範圍限定在北大西洋地區,地處西太平洋的台灣距離北大西洋相差十萬八千里,國人很難想像有一天我們會被納入這個集體防禦架構之內。可事實上,北大西洋組織距離台灣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接近。
許劍虹
2024-04-14 07:20
評論
政治
專欄
韋安觀點:命運的選擇─侯友宜的「敢拚人生」!
對我而言,經過2024這場大選,發現侯友宜有更多的故事可寫……。當他人以成敗論英雄時,我覺得侯的參選總統之旅,已經和他的人生一樣精彩。
韋安
2024-02-14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陳宗逸觀點:又是水雷又是地雷,台灣國防就是要把自己封死?
近日有關美國售台M136火山(Vocano)車載布雷系統的新聞,引發台灣社會兩極化的反應。支持者認為美國售台「現役」裝備,足以證明台美軍事合作關係穩固、互信堅強!反對者則對此型系統,未來在台灣戰場上「四處布雷」,會將台灣變成第二個柬埔寨之類的地雷之國,遺害萬年。
陳宗逸
2023-01-20 14:3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防衛預算衝上全球第三、鬆綁「專守防衛」束縛:揚棄「一國和平主義」的日本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去年4月公布的最新全球軍費排行,美國、中國、印度依舊穩坐軍事支出前三強,分別是8010億、2930億、766億美元,其餘4到10名分別是英國、俄羅斯、法國、德國、沙烏地阿拉伯、日本、韓國。不過岸田文雄政府上個月正式通過安保3文件,確立防衛預算倍增之後,日本的全球軍費排名也將躍居全球第三,成為僅次美中霸權的軍事強國。
李忠謙
2023-01-09 14:10
評論
國際
藝文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決戰38度線─美國的族群融合
提到今年兩部最熱門的空戰片,莫過於同樣為「劊子手」(Hangman)小葛倫·湯瑪斯·鮑威爾(GlenThomasPowell,Jr.)主演的《捍衛戰士:獨行俠》(TopGun:Maverick)以及《決戰38度線》(Devotion)。前者是背景設在21世紀的虛構電影,後者則是以發生在韓戰期間的真實故事所改編,但都集結了刺激與感人的成分。
許劍虹
2022-12-04 15:10
政治
兩岸
七七事變只是偶發意外?郭岱君曝日軍最初想定:前線殺紅眼掉入蔣介石布局
抗戰85周年前夕,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在一場抗戰史演講表示,八年抗日戰爭是近代史重要的轉捩點,不僅改變中、日兩個民族的命運,也重組世界政治版圖。她表示,日本在侵華過程中贏得不少的戰役,何以最後一步步落入中國的「戰略泥淖」?國民黨又為何「贏了抗戰、輸了江山」,是這段歷史重要的問題。
潘維庭
2022-07-03 17:2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40年前的這一天,一場1萬3000公里的海上長征畫下句點,遠方的大英帝國拿下勝利
許多關注台灣、中國、美國三方情勢的人士,會著眼於三方的相對距離,強調「台海一旦開戰,美軍鞭長莫及」,好像駐紮日本、南韓、關島的美軍都是稻草人。看看歷史,1905年,大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在對馬海峽以逸待勞,殲滅從波羅的海出發的俄羅斯第二太平洋艦隊。但40年前的6月14日,另一場「近水樓台」對上「鞭長莫及」的戰爭畫下句點,一個遙遠且式微的帝國贏了。
閻紀宇
2022-06-16 06:23
評論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星馬陷落80周年─太平洋戰爭與新加坡的生存戰略
今年2月15日,是新加坡淪陷80周年,在星馬華人的集體記憶中是日軍實施「肅清」的開端。原來是從30年代開始,就有陳嘉庚與胡文虎等僑領號召東南亞華僑向國民政府捐款抗日,激起了日軍的憤怒。國民政府在抗戰時的國防經費,有2/3來自東南亞華僑,而經由這些經費採購的武器,都曾經於沙場上大量殺傷日軍,自然不可能讓佔領新加坡的日軍對華人有好臉色看。
許劍虹
2022-02-13 15: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別把烏克蘭與台灣相提並論
今年1月份最引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不是台灣,而是遠在東歐的烏克蘭。到底普京(VladimirPutin)會不會一如當年的希特勒(AdolfHitler),在占領了蘇台德地區後,繼續吃掉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然後再把侵略目標轉向波蘭,最後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這點確實值得令人警惕。我們也都不必懷疑,俄羅斯的野心不會只有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隨時還可能會把目光投向波羅的海。
許劍虹
2022-01-30 15:2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VIP
名家專欄
李忠謙專欄:「台灣如果淪陷,這裡就會變成日本的金門」台海風雲下的與那國島
與那國島是距離東京最遠的日本陸地,兩地相距兩千公里,也是全日本最西端的一個島嶼,從這裡到沖繩也有510公里遠。與那國島東西兩端僅有11公里,大概是台北市忠孝東路一段走到七段,島上面積28.95平方公里,大約是金門群島的五分之一,約略相當於馬祖列島。不過馬祖居民超過13000人,這裡卻只住了不到兩千人。
李忠謙
2022-01-10 14:20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日軍與國共兩軍的走私─從珍珠港事變80周年談起
筆者過去曾在寫給風傳媒的文章中,介紹台灣商人辜金良給日本陸軍第15師團當仲介,向安徽省北部新4軍第7師根據地走私米糧的往事。這絕非筆者空穴來風,憑空編造的故事。相關的紀載,完全是閱讀了辜金良夫人許金玉女士的傳記《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所得知而來,可見這位台灣統派大老在二戰的中國戰場上曾經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許劍虹
2021-12-26 07:10
新聞
國際
軍事
烏克蘭戰雲密佈,美俄總統舉行視訊會議:拜登警告普京「不可入侵烏克蘭」,普京要求「保證北約不東擴」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在山本五十六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對美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的珍珠港發動突襲,揭開了二戰太平洋戰爭的序幕。美日兩國在整整80年後已非仇敵,但中國與俄羅斯對台灣與烏克蘭的野心,卻讓世界和平再次蒙上陰影。美國總統拜登為此接連舉行了兩場視訊會議,分別警告習近平與普京不可動武,但習普兩人卻分別要求拜登承諾「反台獨」、「保證北約不會東擴」。
李忠謙
2021-12-08 14:13
評論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驚滔駭浪的1941年—紀念太平洋戰爭80周年
今年12月7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那就是珍珠港事變80周年,此一歷史事件為美國與日本之間的太平洋戰爭拉開了序幕。與日本不宣而戰打了4年之久的中華民國,也終於追隨著美國還有英國的腳步在1941年12月9日對德國、義大利還有日本組成的軸心國宣戰。自此中華民國總算擺脫孤軍奮戰的局面,使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融為一體。
許劍虹
2021-12-05 07:2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李忠謙專欄:美軍撤出阿富汗之後,美國協防台灣的「戰略模糊」立場變了嗎?從拜登20年前的一篇華郵投書談起
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決策,讓阿富汗政府在短短幾個月內便將大好江山拱手讓人。神學士在喀布爾宣布「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復辟,讓美國過去20年在這個中亞國家的經營與努力化為烏有,也讓其他需要美軍協防的國家有所疑懼。在飽受政敵批評之際,美國總統拜登也在媒體專訪中談到阿富汗的情況與台灣、南韓、北約存在根本差異,拜登強調美國與北約結下《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集體防衛)的神聖承諾,有任何敵人入侵北約盟邦,美軍勢必有所回應,日本、南韓與台灣的情況也是一樣。
李忠謙
2021-08-23 14: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為什麼日本會在8月15日投降,兼談中共對原爆的立場
今年8月15日,是大日本帝國太平洋戰爭戰敗投降76周年的日子。一般人對於日本為什麼會投降,常常以「屈原」還有「蘇武」兩個中國古人的名字來討論到底原因何在。
許劍虹
2021-08-15 07:1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新新聞
美軍為何試炸自家最新航母?中國軍事專家:這是炸給解放軍看,表示「我不怕你的航母殺手」
造價超過4000億、採用電磁彈射技術的「福特號」核動力航母,從今年6月18日起進行三度「全艦衝擊測試」(FullShipShockTrials,另外兩次則是7月16日、8月8日)。美軍以水下引爆的實際衝擊與電腦運算,驗證福特號在實戰中的抗衝擊與應對能力。4萬磅炸藥帶來的震撼,在佛羅里達棕櫚海岸外海揚起比福特號艦橋還高了數倍的水花,水底更是出現芮氏規模3.9的「海震」,對軍艦的衝擊與傷害可想而知,福特號在完成測試後也回到母港進行維修。
李忠謙
2021-08-14 18:22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李忠謙專欄:「史上最大規模海戰」20世紀差點在台灣近海爆發—中美日航母再度聚焦東亞,太平洋三強捲土重來?
如果問起「人類歷史最大規模的海戰」,你認為會是哪一場戰役呢?答案是二戰末期的雷伊泰灣海戰,美國與大日本帝國在菲律賓的雷伊泰島附近,共有21艘航空母艦(美軍17艘、日軍4艘)、18艘護航航空母艦(均為美軍所有)、241艘各式戰艦(美軍179艘、日軍62艘)、將近2千架軍機(美軍超過千架、日軍超過600架)投入這場海上血戰。
李忠謙
2021-07-26 14: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