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族意識 文章列表
#
國族意識
約 8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民進黨的「言論自由」—威權來塑造的台灣建國之路
鄭南榕遺孀葉菊蘭近來提到:「沒有獨立主權的國家,談什麼言論自由?」。
許正豪
2025-04-13 06: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鄺健銘專文:馬來西亞族群政治的前世今生
族群政治向來是社會科學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人如何依據血緣、歷史、地域、文化、語言、價值觀、宗教等因素形成不同族群,國家與族群如何互為因果,都是學者向來關心的問題。旅台馬來西亞年輕學人馮垂華在其得獎作《街頭的共同體:馬來西亞淨選盟大集會裡的國家與族群》,正是透過極具歷史意義的馬來西亞淨選盟大集會,梳理馬國族群政治的前世今生,乃至未來。
鄺健銘
2025-02-01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賴清德訴求團結民主,作法卻挖空台灣!
賴清德總統在本月21日第8屆的「凱達格蘭論壇:2024印太安全對話」中,訴求團結區域及全球民主國家,才能抵抗威權主義的擴張。但他的作法卻處處掏空台灣,如意識形態反中的作法,掏空文化根基斷絕追遠;剛愎自用搞對抗作法,脫離現實掏空主權;過度倚美親日作法,掏空台灣經濟。如果賴清德的訴求讓台灣付出諸多代價,選民應該擦亮眼睛起而反對這種「個人威權」;不能因為一個人的盲目,拖累所有台灣人,因為人民才是國家真正的主人。
阿寶JH Wei
2024-08-30 0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徐全觀點:「國軍」戰史在「國族敍事」與「紅色敍事」夾縫中沉浮
當下存在於中國大陸公共空間中的國軍史蹟,以抗戰紀念建築為最大比重。這些建築,作者認為可歸納為三類:第一類,乃由國民政府修建並存留至今;第二類,乃由國民政府修建、1949年後一度遭到全部或部分毀損、後被重建或修復的;第三類,完全由現在的中國大陸官方(中央或地方)修建,並無1949年之前的建築史蹟作為藍本或溯源(例如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上述三大類別中,第二類、第三兩大類數量最多,第一類則較少。
徐全
2024-08-25 07:00
新聞
政治
反對翁柏宗接NCC主委 卸任委員王維菁:事務官出身順從性、服務性太強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4日下午舉辦「媒體會客室」活動,邀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卸任委員林麗雲、王維菁與談,並由同樣曾任NCC委員的媒觀基金會董事長洪貞玲主持。對於NCC主委現由被提名人、前副主委翁柏宗代理,王維菁直言,事務官出身跟政界、業界都太熟悉,「他們很容易就會變成服務政治界,以及服務部分業者的主委,NCC自此不用想要有獨立性與公正性。」
鍾秉哲
2024-08-24 20:29
評論
國際
國內
歷史
專欄
文化
衣冠城觀點:體育賽事與部落主義
現代奧運之父德庫貝當伯爵(BaronPierredeCoubertin)曾經樂觀地認為現代奧運的舉辦可以消解19世紀以來的民族狂熱,透過比賽發洩民族主義,在君子之爭的文明競賽中,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與相互認識,最終促進世界的團結與和平。在人體追求更高、更遠、更快的自我極限中,奧運成為人類的偉大慶典。
衣冠城
2024-08-16 06: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
破解巨龍的神話!杜正勝院士談「中國是怎麼形成的」
2022年底,中央研究院杜正勝院士在《古今論衡》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話題論文〈中國是怎麼形成的〉。文章鑑古知今,既翻轉了中國的疆域版圖觀念,也指出周代開始的「內諸夏而外夷狄」架構,如何影響歷代政權的統治觀。歷經一年的整理著述,杜院士於2023年底將此研究正式成書,並在新年時節接受研之有物團隊的專訪,分享新作重點與研究心法,以宏觀視野帶領眾人看見中國自古以來的統治核心思維。
研之有物
2024-06-17 12:31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楊鎵民專文:娛樂產業的國族主義文化迴圈
若一九九〇年代新一波的中國國族主義出現是「中國經濟崛起」的產物,那是何種經濟運作的下層結構決定了上層結構的意識形態與國族認同,特別在本研究關注的「文化場域」(臺港中影視產業)之意識型態運作過程?本研究試圖引介社會學家保羅.杜蓋伊(PaulduGay)等人在一九九〇年代提出的「文化迴圈」(thecircuitofculture)分析架構,從「再現」、「認同」、「生產」、「消費」與「規範」五個端點,抽絲剝繭的詮釋臺港中影視產業的樣貌。
楊鎵民
2023-11-25 05: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新加坡─以共存、平等、相互尊重為原則的第三國
在2023年10月,我有幸跟隨大九學堂的腳步,前往新加坡參與了「亞洲前瞻峰會」。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回顧李光耀對亞洲和全球關係發展的貢獻」,這位政治家在新加坡的歷史中佔據重要地位。峰會中,馬前總統強調了李光耀的兩岸政策,認為兩岸之間應該多交流,兩岸問題應該由兩岸共同解決,這是確保亞洲區域穩定和世界和平的必要因素與關鍵。
唐唐
2023-11-24 05:3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大國博弈
專欄
李忠謙專欄:習近平沒有武統時間表又怎樣?
雖然以巴衝突繼俄烏戰爭之後,佔據了國際媒體的焦點,但沒有人會否認,美中關係仍是左右全球格局與地緣政治的最關鍵因素。就算是現在的烏克蘭與加薩戰場,兩大強國在背後運作的斧鑿痕跡也斑斑可見,更不要說日益升高的美中科技戰、川普下台後仍持續的美中貿易戰、乃至《經濟學人》筆下「全球最危險之處」的台海情勢,在在都與美中情勢密切相關。這也是為什麼時隔一年的二度拜習會,如此受到全球矚目。
李忠謙
2023-11-21 06: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BBC解讀郭台銘參選:首富盲點、泛藍分化、以及台灣政壇的「八年魔咒」
台灣鴻海創辦人郭台銘8月底宣佈以獨立身份參選明年初的總統大選,9月中旬委任藝人賴佩霞為其競選搭檔,每個舉動都有十足話題性。然而,數周來各項民調都顯示其支持度一直敬陪末座,落後其他三名參選人。
BBC News 中文
2023-09-22 16:06
評論
政治
專欄
郭倍宏專欄:郭台銘參選起手勢就是連開芭樂票!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正式宣布參選,2024總統大選進入四腳督的格局。郭台銘在立場上,首先大言不慚地強調「兩岸同為中國人」,聲稱自己有能力主導兩岸和平談判,還說要讓台灣GDP翻一倍,台灣只要拼經濟不用擔心國家安全。
郭倍宏
2023-09-01 06:30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台灣政治
筆者雖然是軍事迷,但是會投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的研究,還有對參加過二戰的老兵進行口述歷史,還是有相當大的程度是受到台灣政局的影響。我成長於90年代,那個時候台灣剛剛解嚴,許多威權時代不宜談論的歷史故事一時之間成為顯學。包括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還有孫立人案的歷史,不斷衝擊著我對教科書上歷史偉人的觀感。
許劍虹
2023-08-27 07:20
地方新聞
台北
北美館2023 TFAM年度個展 四位藝術家聯合開幕
臺北市立美術館最新推出「2023TFAM年度個展:饒加恩、施懿珊、王耀億、張永達」,自7月15日至10月8日於北美館3A、3B展覽室展出。14日(五)下午於北美館舉行聯合開幕,四位藝術家各自以獨特的創作思維,開展其對不同議題的探問與辯證。
陳逸群
2023-07-15 19:34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殷惠敏專文:一個時代的終結─國族詛咒下的歷史嘲諷
在印度獨立之前,曾有英國人向甘地表示,由印度人來治理印度很可能會治理不當。甘地的回答是:「治理不當也是我們的特權。」
殷惠敏
2023-04-23 13: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進黨「事大對日」反襯國民黨「務實友日」
馬前總統日前宣布即將訪陸祭祖,海內外一陣譁然。綠營一如往常見獵心喜,認為這正是政治攻防的大好時機,先是指摘馬英九訪陸是為了跟中共討論2024國民黨的候選人,企圖將此行描繪成「朝貢」,如同在天朝宗藩體系下,附庸國的國王登基前,要先到北京面聖一般,但當馬前總統行程公佈、沒有馬習二會後,此謠言不攻自破。為了延續攻勢,綠營竟開始檢討馬英九前去參訪抗戰遺址,主張「參訪抗戰遺址,是與國民黨主席的友日政策唱反調」,認為此行會破壞台日關係。
顧胤辰
2023-03-26 13:30
評論
政治
專欄
劉性仁觀點:三民主義新時代發展的體認與詮釋
三民主義在台已有百年有餘,其理論與內涵對於台灣具有重大的指導與實踐意義,然而時至今日有其理論的檢討及內容上增修調整之必要,故三民主義新時代發展的檢討與省思殊值探討。民族主義以反帝國主義為主要內容;民權主義是以人民民主為主要內容;民生主義是以耕者有其田為主要內容。
劉性仁
2023-02-28 13: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從國民黨改革結果看民進黨「信號論」的破產
2022年11月12日,隨著民進黨爆發一系列弊案,其選情日漸不利,蔡英文總統造勢時向支持者喊話道:「九合一大選是中共20大後第一場選舉,全世界都在看,台灣人一定要挺身而出,向世界傳達正確訊息。」此番激昂人心的言語,意在將地方大選與國族意識綁定,讓「選舉」成為一場「聖戰」,投給民進黨就是捍衛台灣的主權獨立;相對而言支持國民黨就是向世界傳達台灣人「親中」的資訊,是「錯誤」的信號。然而大選結局卻是民進黨執政版圖全面收縮,北台灣全由國民黨執政。
賴國萍
2023-01-27 13: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抗中保台提前折損,民進黨如何面對2024?
在民進黨大選慘敗下,蔡英文辭去黨主席一職顯現本次選舉各項失策:除了地方政治角力、既有選民結構等因素外,近兩年來慣性採用的空戰主導模式更顯有失蹄。蔡總統本在網路空戰中摶扶搖而直上,在空戰已成選舉戰術慣性下,筆者更認為其根本問題是抗中保台意識作為戰術基底的失靈,不僅遠離地方,更遭敵對勢力輕易化解。
陳玉衡
2022-11-29 14: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從《一個美國飛行員》到《太陽帝國》─中共地下黨員丁錫山
1987年上映,由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Spielberg)指導,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Bale)主演的電影《太陽帝國》(EmpireoftheSun),是對岸改革開放以來在大陸第一部拍攝的美國好萊塢電影。筆者在高中一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在電視上觀看了這部電影,覺得非常之感動,尤其是看到當年還是童星的「黑暗騎士」克里斯汀貝爾那對飛機的真誠感情,與筆者有極高的共鳴。
許劍虹
2022-10-02 15:2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