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文章列表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約 5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陳宜民觀點:期待新的模式─關於永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自今年起,金管會要求實收資本額在20億元以下之上市櫃公司,均應提出永續報告書,並於今年8月底完成申報,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截至去年 (113年) 8月底止,已申報112年度永續報告書之上市櫃公司家數計有1,020家 (約占56%) ,其中包括強制申報者578家及自願申報者442家,其中取得第三方確信者計有613家。
陳宜民
2025-04-27 06:30
VIP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周宏昌觀點:台灣經濟─要過美國政策、關稅與匯率的三重考驗
世界都知道台灣人的勤勞和敬業精神,而台灣的經濟數據也在不斷地創下新紀錄。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更是全球最頂尖的領導者,也是台灣經濟的關鍵和領軍產業。台積電作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龍頭企業,全年營收大約為台灣GDP一成左右,半導體概念產業營收已經達到台灣GDP13.2%,半導體族群總市值更衝上台股37.4%比重。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經濟的火車頭,拉動著消費、投資、進出口各項經濟指標,是台灣經濟引擎與社會發展的關鍵動力。
周宏昌
2025-02-11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宜民觀點:廢核,減碳與濕地
2024年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ocietyofWetlandScientists,SWS)年會移師至臺灣舉行,這也是該學會第一次在亞洲舉行年會,SWS成立於1980年,迄今已44年,該會致力推動公民對於濕地的理解,並倡議濕地的保育、保護及恢復,其實,早年我們對於濕地的施政主軸也與該會的宗旨不謀而合,例如保育防風林與維護濕地原來樣貌都與該會的目標一致。
陳宜民
2025-01-29 06:50
風生活
財經
即時
「陸客是台灣最大市場」他們不來…觀光逆差7300億創新高!日客1理由也不敢來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14日表示,今年1到8月的出入境逆差達到641萬人次,觀光產值逆差推估今年將達7300億元創歷史新高。業者說,不僅陸客市場重要,兩岸關係也會跟旅客願不願意來台有關。
中央社
2024-11-15 12:51
評論
國際
政治
財經
專欄
周宏昌觀點:美國總統大選後,看台灣明日的挑戰與機會
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OvalOffice),將再次迎來唐納·川普(DonaldJohnTrump)的回歸,總統辦公室的堅毅桌(Resolutedesk)上,已經擺著許多棘手的國內外紛爭議題。這次舉世矚目的美國總統選舉,美國的國內民眾,對於美式民主、就業經濟、墮胎與移民等特定議題,顯示出更加深度地分裂;而長期作為全球超級強國的美國,也正面臨著國際地緣政治、軍事實力、科技創新、金融地位的多方面挑戰。
周宏昌
2024-11-08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周宏昌觀點:美國大選倒計時─分裂深化 ,唯一超級大國地位岌岌可危
截至美東時間十月二十九日凌晨,已有近5000萬美國選民以親自到場或郵寄方式完成提前投票,這是約美國四分之一的選民數量,從過往數字上來看,郵寄選票通常是民主黨支持者主要的投票方式,目前各州政府選務辦公室顯示的統計數字也是如此,但共和黨正努力鼓勵支持者提前到場或郵寄投票,兩黨都在最後一週通過選舉策略,增加各自支持者的提前投票率,以拉抬自身政黨候選人的聲勢與熱度!
周宏昌
2024-10-31 07:10
新聞
政治
林右昌頭大!嫡系議員涉貪、海科館爆弊案 國民黨喊話檢調介入調查
國民黨今(25)日召開記者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執行長凌濤、發言人楊智伃、副發言人康晉瑜等出席。記者會提及,前市長林右昌人馬仍持續危害基隆,不但嫡系市議員張顥瀚因為涉入詐領助理費弊案羈押禁見;林右昌任內的教育處長,接任海科館館長後,持續霸凌基層員工,造成員工心理創傷,並涉及以標案照顧自己人。以民進黨的標準來說,已經是重大弊案,教育部應該介入調查,還給海科更好的發展,還給海科館員工公道。
戴祺修
2024-10-25 11:31
新聞
政治
質疑前朝林右昌市府機要「收錢給官」 藍營批:如今搞惡罷要維護貪腐政權?
國民黨今(4)日召開記者會,再次揭露林右昌市府貪腐弊端,質疑林右昌市長任內的機要秘書黃永翔「收錢給官」,由當時環保局長賴煥紘違法任命「政治技工」,將市府職缺成為林右昌支持者的政治回報。國民黨強調,林右昌市府不但有「政治技工」,還有大日公司行賄的「貪腐技工」,顯然許多交易都是政治考量,現在要搞惡罷,難道也是政治目的?目的是要維護貪腐的政權?呼籲基隆市民10月13日出門反惡罷,投下不同意罷免票表達心聲。
戴祺修
2024-10-04 12:27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BBC看台灣國防預算激辯:川普跟馬英九誰更有道理?要不要向以色列看齊?
台灣行政院於上周四(8月22日)通過了2025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有關軍事防衛的支出預計增長到佔GDP2.45%左右,超過去年的2.38%,同比增長7.7%,總額達到6470億新台幣,創下紀錄。
BBC News 中文
2024-08-30 09:31
新聞
政治
國會改革被當擴權?前藍委嘆立院形象不佳:川普遇刺調查最公正的是國會
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國會職權修正法案進入釋憲延長賽,面對綠營抨擊在野陣營推動的國會改革為「國會擴權」,曾任立委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內政法制組召集人高思博,今(2)日出席論壇時表示,藐視國會罪、總統國情報告、國會聽證調查權都具有法理基礎,是存在超過20年以上的國會職權,但因立法院社會形象長期不佳,及民眾對國會改革缺乏想像,才會先入為主的認為修正案為國會擴權。
許詠晴
2024-08-02 21:43
新聞
政治
「總統赴立院國情報告是義務非權力」 學者:接受詢答有利釐清與閣揆分工
憲法法庭將在6日就總統府、行政院、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及監察院,針對國會職權相關修正法案聲請的釋憲案,行言詞辯論程序。對於憲法法庭日前將總統國情報告新規在內的條文作出暫時處分的裁定,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今(2)日表示,總統赴立法院國情報告為總統的憲法義務,也是立法院的憲法權力,若以地方首長需到議會接受議員詢答類比,法理上總統國情報告,也並非總統對立法院負責,反而有利於釐清總統與行政院長的職權分工。
許詠晴
2024-08-02 20:27
新聞
政治
「立法院才是民主國家基礎!」李念祖談國會改革釋憲:裁定違憲恐反民主
憲法法庭日前就在野陣營力推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作出暫時處分的裁定,並定於6日對總統府、行政院、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及監察院聲請的釋憲案行言詞辯論程序。不過,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李念祖今(2)日表示,這次釋憲案已牽涉國會自律原則的正當性,過去憲法法庭高度尊重立法院自治,民選的立法院才是民主國家的基礎,因此司法在憲政爭議上,應採取極簡主義,若沒有十足把握,就不該作出違憲的判定。
許詠晴
2024-08-02 19:00
新聞
政治
「國會改革釋憲不符聲請要件」 學者質疑許宗力:參考德國立法卻造出法國制度
國會職權相關修正法案通過後,總統府、行政院、監察院、民進黨立法院黨團4機關聲請釋憲,憲法法庭日前作出暫時處分裁定,並定於6日進行言詞辯論。不過,雲林科技大學科法所教授楊智傑今(2)日直指,釋憲聲請不符要件,不僅「憲法疑義」解釋已被刪除,且暫時處分應以機關協商未果作為前提,而身兼司法院長的大法官許宗力昔稱參考德國立法,但此次暫時處分卻偏向法國的「事前審查」,照德國定法卻創造出法國才有的制度,萬萬不可。
許詠晴
2024-08-02 15:53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揭仲觀點:從漢光實兵操演談國軍「去中心化指揮管制」
國軍漢光40號演習實兵操演已於7月22日正式展開,演練重點除首次實施的「演習狀況不預先公布、由統裁部臨時下達」外,另一個就是「去中心化指揮管制」,以驗證國軍近年在建構「分散式指揮管制機制」方面的成效。
揭仲
2024-07-25 06: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大詐欺時代下選罷法修正的法理爭議
這年頭,講道理的愈來愈少,願意聽道理的人也愈來愈少,聽得懂的更少。台灣已經陷入一個資訊曲解的大詐欺時代,打165也沒用。
呂啟元
2024-07-06 06:00
新聞
政治
列林右昌給基隆5大爛尾案 藍酸「民進黨最Low秘書長」:操作罷免轉移焦點
前基隆市長、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正式投入罷樑行動,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進入熱戰,國民黨今(28)日召開記者會,桃園市議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執行長凌濤質疑,東岸商場爭議中,OT案中的「T」全世界都是「Transfer」,最後財產要回到市府,但林右昌的「T」卻是主富公司「NET」;除東岸商場弊案外,林右昌任內還有4大爛尾案,此次積極介入罷免案,就是意圖用罷免當遮羞布,轉移施政爛尾的焦點。
戴祺修
2024-06-28 12:29
新聞
政治
子弟兵鋪路?朱立倫傳將以黨主席身分訪美 凌濤先受邀拜會美學政界人士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執行長、國民黨籍桃園市議員凌濤今(22)日在臉書貼出受美國國務院「ACYPL領袖計畫」(AmericanCouncilofYoungPoliticalLeaders)邀請,和民進黨、民眾黨等跨黨派代表,及台灣三個專業領域NGO、外交部組成代表團,前往美國華府、堪薩斯州、密蘇里州拜會美國學政界人士。
戴祺修
2024-06-22 12:00
新聞
政治
軍事
美對台軍售2款自殺式無人機 學者揭利弊:這問題不解決嚴重影響作戰效率
美國國防部宣布售台「彈簧刀300」、ALTIUS600M-V這2款攻擊無人機,合計逾千枚的滯空攻擊彈藥,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認為,這2款滯空攻擊彈藥確實能大幅增加國軍基層部隊的戰術情報蒐集能力與對高價值目標的即時打擊能力;ALTIUS600M-V更可望改善國軍地面野戰部隊長期缺乏電戰能力的弊病。但「彈簧刀300」在複雜電戰環境下的作戰表現不盡理想,與國軍迄今仍未頒布無人機作戰與防禦相關準則等問題,仍舊要設法解決。
張曜麟
2024-06-19 19:11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揭仲觀點:拜登《時代雜誌》專訪內容貼近「戰略模糊」的基本精神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接受《時代雜誌》(TIME)專訪的內容,已於6月4日刊出。在專訪中,拜登親口表示不排除動用美國武力保護臺灣的可能性;由於這是拜登自2021年就任以來,第五度針對「動用武力保衛臺灣」親口做出描述,使不少學者先進認為,拜登領導的美國政府,在對臺政策上已經從過去45年的「戰略模糊」(StrategicAmbiguity),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詮釋,更趨向「戰略清晰」(strategicclarity)。
揭仲
2024-06-13 06: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印度大選》主打外交成果險勝 莫迪3.0外交目標有這些
長達1個多月投票期的印度大選落幕,現任總理莫迪4日宣布贏得選舉,即將展開第3個總理任期。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助理主任古普塔認為,莫迪的外交政策會專注在與理念相近國家建立「極少邊」戰略聯盟,確保包括台灣海峽在內的印太地區和平。
簡恒宇
2024-06-05 1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