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單株抗體藥物 文章列表
#
單株抗體藥物
約 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品味生活
博太生醫佈局全球植物新藥平台 主攻失智症植物新藥解決方案
博太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於週四(4/24)針對投資機構與媒體進行首次說明暨參訪活動,期間以植物新藥的全球趨勢、國際市場變化及台灣發展現況向現場參與者說明。在全球產業加速數位與綠色轉型及中美貿易衝突下,全球供應鏈被迫重構,台灣除半導體產業外,亦需拓展具軟實力的創新動能。生技醫療產業被視為未來關鍵戰略產業,台灣有潛力從科技製造延伸至生技醫療等高附加價值領域,成為台灣下一座能兼具人類福祉與全球競爭力的護國神山。
唐可欣
2025-04-24 14:45
新聞
國內
導入AI提升開發速度!生技中心攜手馬偕醫院 聚焦細胞治療等6大項目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發布新聞稿指出,28日與馬偕紀念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攜手推進醫學研究與創新發展,並聚焦於細胞治療、基因治療、核酸疫苗(含癌症疫苗)、罕見疾病研究、結合人工智慧與醫療應用、強化智財加值路徑等合作項目,為打造醫學研究重鎮及優化醫療創新發展、提升病人良好照護等面向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陳怡慈
2024-03-29 11:37
風生活
國內
健康
新知
不是醫生話術!為何要每半年洗一次牙?過來人揭看診真相:1舉動能省幾十萬
大家都知道,牙齒對於咀嚼來說相當重要,但你會定期檢查牙齒嗎?一名網友分享,他因為牙周病被牙醫念,叫他每半年就要洗一次牙,但他相當困惑,不知道洗牙有沒有必要,因此上網詢問大家「你們都會半年洗牙嗎?」問題一出,引發討論,就有人透露洗牙其實相當重要!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7-12 12:08
新聞
國際
「唐獎講座」再登世界藥理學大會 唐獎得獎人掀單株抗體的醫療革命
每四年舉辦一次,深受全世界藥理學界重視的世界基礎與臨床藥理學大會,今年會期自2日起至7日,一連6天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舉辦。而唐獎基金會自2018年以後,再次受邀主辦唐獎講座(TangPrizeLecture),並在今(4)日上午正式登場。
駱肇樑
2023-07-05 08:50
新聞
國際
抗疫佳音!美國科學家發現能對抗所有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抗體
目前使用的新冠疫苗不能很好地防範Omicron變異株。但是美國科學家說他們已經在一個小鼠模型中發現了一種可能可以對抗所有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抗體。
德國之聲
2022-09-13 02:00
風生活
全台首例!新北2歲重症童「搶救6天仍宣告不治」,院方回應死因:病毒發展快速且嚴重
新北市一名2歲幼童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雙和和台大醫院醫師會診,因病程進展非常快速、罕見與嚴重,是過去治療兒童上沒有發生過的案例,連日搶救仍出現憾事,2歲童不治。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2-04-19 19:33
新聞
國際
Omicron病毒突變眾多!美國醫師警告:2種主力抗體藥物恐怕難以治療
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短短數週內就快速擴散於全球,許多公衛專家擔憂Omicron迅速傳播可能將造成嚴重後果。目前美國主要使用雷傑納隆藥廠及禮來藥廠的抗體藥物治療新冠肺炎,但這2種藥物都難以對抗Omicron,而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與美國製藥公司「VirBiotechnology」合作開發的藥物雖然有望治療Omicron,但美國手邊擁有的數量不多,可能難解燃眉之急。
廖綉玉
2021-12-21 05:09
新聞
國際
大幅降低新冠死亡風險,對所有變異株都有效!默沙東抗疫口服藥,向美國正式申請緊急使用授權
美國藥廠默沙東集團11日表示,已針對旗下COVID-19抗病毒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向美國監管當局提出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
中央社
2021-10-12 10:26
新聞
國內
單株抗體藥物降低重症死亡率多有效?張上淳:60幾案僅1例重症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疫情從5月11日至7月3日累計確診1萬3792例,男女各半,50至60歲患者居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重症個案2712位,占比接近20%左右,重症個案中,截至4日有675人死亡,男性有6成4,而在死亡個案中,年齡60歲以上占9成,其中的9成有潛在疾病。
黃信維
2021-07-05 15:53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一文揭密聯亞集團真面目! 興櫃首日暴漲6倍、疫苗爭議背後的緣由,投資人都看懂了嗎?
6月27日周日傍晚,對台灣防疫來說是至關重大時刻。繼高端疫苗後,另一支國產疫苗——聯亞生技舉行COVID-19疫苗(UB-612)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報告記者會,攸關台灣政府預採購500萬劑新冠疫苗的結果。
今周刊
2021-07-04 13:00
新聞
政治
國內
致死率高達4.2%柯文哲憂「有黑數」 指揮中心搬數據佐證「檢驗量能良好」
台北市長柯文哲24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指出,台灣疫情讓他覺得怪怪的,因為醫療有一定水準但新冠肺炎(武漢肺炎)致死率卻超過世界平均,他推測台灣仍存在確診「黑數」,仍有很多確診者沒被找到。
盧逸峰
2021-06-26 08:30
新聞
國際
Delta之後,還有巴西Gamma病毒!美國疫苗接種率需達86%,才能阻止萬千傷亡
已經擴散到92個國家的新冠Delta病毒株(印度變種病毒株),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新冠肺炎最主要的病毒株,由於它傳播快、適應力強,而且有能力攻擊易演變成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因此WHO警告疫苗接種率低的國家應小心。
蔡娪嫣
2021-06-23 15:10
新聞
政治
北農群聚風暴!柯文哲挨嗆:沒準備下一題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群聚感染擴大,民進黨前秘書長羅文嘉在臉書表示,這就是不準備下一題的結果,他1周前在臉書提醒,不論中央或地方行政首長除了解決眼前這一題外,永遠不要忘了準備下一題。羅文嘉也說,必考題之一就是「維持社會基本生活物資供應系統的人員,如何能安全運作,以不影響民生物資供應。」
黃信維
2021-06-21 17:51
新聞
國際
科技
下班經濟學
新研究發現「救命藥」:新冠重症死亡率降低20%!但一劑至少4萬元,供應嚴重不足
美國再生元製藥公司開發的一種抗體組合療法「REGEN-COV」,已被證明可顯著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風險,有望成為治療重症患者的新「救命藥」。英國近1萬名患者參與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在標準治療基礎上施用REGEN-COV,可挽救許多無法自行產生新冠抗體的住院新冠患者,把死亡風險降低20%。
蔡娪嫣
2021-06-19 10:10
新聞
政治
國內
「民智已開、1450被人摸清」 郭正亮曝綠營困境:這樣搞下去真的會很慘!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嚴峻,蔡政府各種作為備受質疑。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直言,現在的氛圍有點像2018年,民進黨很多議題已經拗不過,再加上1450已經漸漸被人摸清,而且笨到極點連PTT都得罪,「這樣搞下去真的會很慘」。
羅立邦
2021-06-19 08:30
風生活
新冠肺炎》救命抗體藥物抵台,有效降低重症風險!指揮中心:符合2大資格皆可申請用藥
為降低武漢肺炎患者重症、死亡率,指揮中心今(18)日宣布邀集22名重症醫師成立線上諮詢平台,先前採購的單株抗體也已到貨,將儘速提供各醫院使用,降低併發重症風險。
中央社
2021-06-18 18:21
新聞
政治
變種病毒再成疫情隱憂 衛福部:持續嚴管邊境、避增醫療負擔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7)日在行政院會聽取衛福部「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專案報告」。衛福部也發佈新聞稿表示,依照相關資料,全球疫情穩定控制中,惟近期病毒變異株快速傳播,致歐、美及東南亞地區有多個國家疫情回升,我國將持續嚴管邊境,以避免增加國內醫療負擔。
黃信維
2021-06-17 12:09
VIP
國內
政經解密
新冠戰疫》陳時中曝臨床治療「救命藥」將到貨 使用對象、效益曝光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11日本次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疫情,共造成11142人確診,其中有17.5%為重症個案;年齡大於60歲者更有33.9%為重症,重症人數比例仍相當高,讓確診者不幸病逝的消息持續出現。為減緩輕、中度確診者轉為重症的風險,指揮中心已採購複合單株抗體藥物,將成為臨床治療改善病況的救命藥。
盧逸峰
2021-06-12 1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蔡英文說的台灣疫苗故事
全國疫情三級警戒後,蔡英文總統隔三差五發表電視談話,第一次談話是高端股價跌停隔日,最新的第五次談話則在高端二期解盲(成功)之後,蔡英文應該感到心安,在行政院長蘇貞昌與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相繼在立法院為新冠失去生命的三百多位國人道歉之後,蔡英文終於第一次表達她的歉意,然而,蔡英文的不捨與歉意,並不能緩解國人的焦慮,因為即使日本援贈的一百多萬劑疫苗即將開打,於台灣亟需群體免疫的需求還遠遠不足;更重要的,造成台灣社會集體焦慮的根源並未得到解決。
主筆室
2021-06-12 07:1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台灣有多少染疫黑數?近2成死後才確診,醫揭「死亡率假象」背後訊息
國內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進入社區傳播,近1個半月確診與死亡人數分別就累積10399、297人,死亡率達2.9%,遠高於全球平均2.2%。根據《新新聞》獨家依個案死亡日期逐一歸位的結果,從5月23日起,國內新冠死亡人數已連續至少13天處於2位數高峰,其中又以5月31日單日就有多達40人死亡最令人斷腸;且依確定病例發病日軸線研判,近日可能還會有一波不低於5月31日的死亡高峰出現。
黃天如
2021-06-10 17: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