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台灣有多少染疫黑數?近2成死後才確診,醫揭「死亡率假象」背後訊息

本土疫情嚴峻,自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階段以來,有破萬人染疫、死亡人數超過300人,死亡率高達2.9%。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國內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進入社區傳播,近1個半月確診與死亡人數分別就累積10399、297人,死亡率達2.9%,遠高於全球平均2.2%。根據《新新聞》獨家依個案死亡日期逐一歸位的結果,從5月23日起,國內新冠死亡人數已連續至少13天處於2位數高峰,其中又以5月31日單日就有多達40人死亡最令人斷腸;且依確定病例發病日軸線研判,近日可能還會有一波不低於5月31日的死亡高峰出現。

「不是說台灣是全球防疫優等生嗎?怎麼疫情不來則已,一來就兵敗如山倒,甚至只花不到2個月死亡率就超過全球平均,究竟問題出在哪裡?」許多人每天盯著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新增死亡人數,甚至開始聽到鄰居、遠房親戚、朋友的朋友等家中有人淪為新冠肺炎病魔爪下的亡魂,心中除了恐懼,可能都有同樣的問號。

20210609-SMG0035-黃天如_D新冠肺炎死亡個案死亡日統計
 

台灣死亡率衝破全球平均 醫:全因篩檢量不足

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王明鉅等專家學者提醒,國內短時間內因為本土疫情損失近300條寶貴的生命是事實,但若論死亡率,2.9%極可能是過度高估的「假象」。理由是先進國家在疫情高峰期多會進行廣篩,以新加坡為例,其人口550萬人與雙北差不多,該國疫情高峰期每天篩檢量約9萬人;惟近日我全國每日篩檢量最多只有3萬人次,篩檢量顯然不足。一旦篩檢量不足,就只有部分確診者會被篩出,而作為計算死亡率分母的確診人數也會失真且被嚴重低估,再加上死亡人數快速增加,死亡率自然一飛沖天。

面對這波本土疫情,國內篩檢與確診腳步完全跟不上病毒傳播速度的另一個證據是,「死後確診人數比例」高得嚇人。根據《新新聞》就疫情指揮中心界定的這波社區感染監測起點4月20日,直到6月8日累計的297名新冠肺炎確診死亡個案,並就每一名個案的確診與死亡時間進行逐一計算。

結果發現,確診至死亡天數少於或等於3天的人數竟高達140人、47.1%,其中更有多達54人、18.2%為死後確診。也就是說,國內新冠患者被延遲確診的情況相當嚴重,且平均每5名死亡個案中就有1人,生前竟連以新冠肺炎患者身分被治療的機會都沒有,就撒手人寰。

20210609-SMG0035-黃天如_A新冠社區感染死者確診→死亡天數統計
 

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國內近日爆發的社區感染確診者有極高比例是有慢性病史的老年人,與去年國內確診者多為境外移入年輕人的情況不同。數據分析證實,這波疫情≧60歲確診者衍生重症的比例達33.4%,較全體確診者重症比例17.5%高出16個百分點。

另一項分析也發現,在最近國內200多名新冠肺炎死者中,大於60歲的比例高達92%,且83%都有潛在慢性疾病,是國內死亡人數及死亡率短時間內衝高的原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0日記者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出席。(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此波本土疫情確診者以高齡族群為大宗。(資料照,指揮中心提供)

高齡社會不等於高死亡率 新加坡僅0.05%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是不爭的事實,根據最新統計,國內65歲以上人口已達378萬7315人,占全體人口比例16.07%,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的「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全體人口比例逾14%)。 (相關報導: 以愛國之名逼國人接種 國產疫苗跳過三期緊急授權 全球僅中、俄敢做 更多文章

但高齡社會面對疫情襲擊,就一定會較非高齡社會發生更高的死亡率嗎?恐怕未必。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WB)公布的2021年全球高齡化國家排名,排名前10國家中除了中國以外,其餘9國高齡化程度都與台灣相當甚至更高;然面對新冠肺炎,許多高齡國家還是能有水準以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