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 文章列表
#
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
約 4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調查
專題報導
政經解密
獨家》美送大禮?賴清德出訪前,台美簽署貿易協議
美國和中國將對台貿易當作戰場,北京對台針對2455項進口商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被視為有意影響台灣總統大選。熟悉國際經貿的黨政人士向《風傳媒》透露,副總統賴清德8月過境美國之前,台美雙方可望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階段協議,也就是台美雙邊貿易協議(BTA),將是美國送給賴清德的第一份大禮。
林庭瑤
2023-05-09 16:40
新聞
政治
陳建仁怒嗆高金素梅「疑美論」 羅智強曝綠2大咖過往言論反酸:別忘抓去陪斬
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日前對美國提出「台灣學人法案」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引發陳建仁動怒反嗆「疑美論」。對此,國民黨台北市前議員羅智強於臉書質疑,民進黨立委蔡培慧曾把「美牛換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說成「不公義的經濟模式」、高雄市長陳其邁甚至說過「萊豬進來,總統下台」,陳建仁要斥責陳其邁、蔡培慧不愛台灣?
鍾秉哲
2023-03-16 19:32
評論
政治
財經
風評
風評:台美經貿協議─經濟雞肋還是大補丸?
被蔡政府視為經貿一大成果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官方宣稱預計針對5項議題先簽署行政協定。現在外界好奇、也不清楚的是:到底這是台灣經濟的雞肋還是大補丸?
主筆室
2023-03-03 1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財經
專欄
經濟
陳為廷專欄:小心台美貿易倡議成總統大選前未爆彈
離開台灣一段時間了,有時候我想關心一些朋友最近都在幹嘛,就會點進立法院公報系統,看看逐字稿,關心他們最近都在質詢什麼。
陳為廷
2023-02-01 13:5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經濟
名家專欄
施威全專欄:BTA只是鄧振中的喃喃自語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1月14日至17日在台北舉行實體談判,我方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主談,美方由貿易代表署助理貿易代表麥卡廷(TerryMcCartin)主談。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表示,此次鎖定貿易便捷化、中小企業、反貪汙和良好法規四項議題,我方以在今年底前能簽署雙邊貿易協定(BilateralTradeAgreement,BTA)為目標。
施威全
2023-01-22 14:50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劉名寰觀點:為什麼台美FTA前景可以期待?
象徵台美經貿關係升級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上月底在美國華府召開首輪會議。有別於台美既有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和「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等機制,「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旨在促進雙方就更廣泛的經貿議題展開合作,而我國也期待藉此新設平台,與美國完成雙邊貿易協定的簽署。
劉名寰
2022-07-13 15: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吹,吹吹,吹吹吹──自殘的「倡議」
拜登政府將台灣擋在「印太經濟架構」(IPEF)門外之後,台美於6月初火速宣布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Initiativeon21st-centuryTrade),台民進黨當局立即展開一波大內宣,再次誇稱「重大成果」,深恐沒人知道它高潮,急欲彰顯自己是小三,而不是「見不得人的小三」。然而,不吹還好,愈吹愈窘,因為這顯然是一個被美國玩弄後還收不到錢的「倡議」。
雁默
2022-06-07 13:40
政治
調查
VIP
政經解密
台美新倡議是內宣或真有料?專家看法陷兩極 知情人士:是美國給的「外掛」
行政院罕見在晚間大陣仗召開「重大成果」記者會,宣布「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Initiativeon21st-CenturyTrade)6月將於華府舉行會談,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還說「不是倚老賣老,我等30年了」。這個台美新倡議,鄧振中說「等了30年」,到底等到了什麼?
林庭瑤
2022-06-03 16:40
政治
「IPEF沒加入、TIFA沒進展」 江啟臣酸: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像安慰劑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1日晚召開「深化台美經貿關係『重大成果』記者會」,「達成台美21世紀雙邊貿易『倡議』,未來將針對『不包括關稅』的11項貿易議題進行討論,只要台美雙方達成共識就可簽署協議。」國民黨立委江啟臣2日表示,把倡議說成重大進展、重大成果,但事實是連談判都還沒啟動,內容為何也不知道,請問這是什麼重大進展,有什麼重大成果?有必要急著大內宣嗎?
潘維庭
2022-06-03 00:22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周鉅原觀點:台美貿易協定新思維─數位經濟夥伴可為先聲
美國在2018年所採取的貿易戰,不但未如川普所期待的改善美國的貿易逆差,而且對美國的總體經濟也有負面影響。Fajgelbaum等學者估計美國總體經濟大約淨損失了7.2億美元,占GDP的0.04%。但是從2020年大選的結果,卻可以看出來,關稅戰的確在兩黨劇烈競爭的選區,有顯著影響。本文先引用最近學者的研究,藉以了解美國貿易政策制定的誘因,再申論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走向,作為台灣推動台美貿易協定的參考。
周鉅原
2022-02-04 15: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呂恒君觀點:「不公不義的臺灣」—─政治紛爭的時代悲音
臺灣知名學者、曾長期擔任政治職務的龐建國教授1月11日清晨於臺北家中墜亡。其生前在社交媒體發表遺言:「不公不義的臺灣,我生不如死!」。此事不僅引發政界廣泛震驚,也引起世界範圍內關注與同情臺灣命運的華人學界深切悲鳴。與龐教授曾有數面之緣的德國漢學家呂恒君(HangkunStrian)亦深有感觸,並由此引發對於臺灣未來政治發展的深思。
呂恒君
2022-01-21 15:0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福島核食農曆年前解禁?經貿官員:全面開放有難度,或採「韓國模式」
反萊豬公投沒通過,蔡政府認為排除了台美、台日貿易障礙,將趁勢追擊。據相關官員透露,繼開放美國萊豬之後,台灣爭取在中國和韓國之前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加速準備相關的談判工作,很快就會解除福島5縣市食品進口禁令。因為CPTPP明年1月底、2月初將舉行部長級會議,有學者據此研判,開放時間在「明年農曆年前」,政府將解除對福島5縣市相關食品的進口限制。
林庭瑤
2021-12-21 16:10
VIP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沈榮欽專欄:趙少康反萊豬論述就像幼稚園小朋友吵架
反萊豬公投電視說明會已經舉辦了4場,除了最後一場聚焦食安風險因素外,前三場對反萊豬議題的影響進行了廣泛的辯論。前3場的正方的代表是林為洲、趙少康與林麗蟬,分別對上反方代表陳吉仲、李淳與王美花。其實在前3場說明會後,正反方的論點大致都已清楚表述。有趣的是,正方立場在電視說明會後,產生了微妙但根本的變化。
沈榮欽
2021-12-07 15: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BBC帶全世界關注台灣「四大公投」,深入分析你不能不了解的重點
台灣又將舉行公民公投。包含「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及「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遷建」的四大公投案,即將在12月18日舉行投票。此次攸關台灣重大民生及環保的公民投票,外界分析不僅將影響台灣政黨政治,也與台美關係相關。
BBC News 中文
2021-12-06 19:00
VIP
評論
國際
新新聞
專欄
經濟
沈榮欽專欄:全面解析台灣加入CPTPP戰略之1:為什麼CPTPP對我們很重要?
當2005年新加坡、紐西蘭、汶萊與智利四國簽署《跨太平洋策略經濟夥伴協議》(Trans-PacificStrategicEconomicPartnershipAgreement,TPSEP)時,絕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它會發展為高規格的龐然大物,並成為美中角力的焦點。
自由時報
2021-10-05 14: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科技
財經專欄
邱俊榮觀點:台美重啟TIFA、為BTA奠基
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ilateralTradeAgreement,BTA)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層面很廣,除了產業發展外,還可能影響台灣的勞動條件、環保政策等,對台灣產業與經濟健康發展至為重要,值得全民支持、盡快完成。
邱俊榮
2021-08-14 05:50
新聞
政治
台美TIFA暌違5年復談 江啟臣喊話蔡政府:轉達食安疑慮避免給美錯誤印象
睽違5年之久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30日以線上視訊方式恢復召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中常會上表示,國民黨始終樂見台美友誼堅實發展,期望我方代表「能明確轉達國人對於食安議題的疑慮,避免給予美方錯誤的訊息」,也希望未來能夠透過談判,解決單一貿易品項的不同意見,與美方謀求更多經貿合作共識。
晏明強
2021-06-30 16:5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經濟
國際熱議》白宮三大抗中支柱,台灣就是其中之一!拜登的對華政策,披上了「一層更專業化的外衣」
《華爾街日報》引述白宮一位高級官員的話指出,白宮對中國的政策,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加強美國經濟和民主、重建在川普執政時期受損的盟友關係,以及畫清與中國對抗和合作關係的界線。
金牛幫幫忙
2021-06-15 12:00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美晚間進行貿易對話 同意近期召開第11屆TIFA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新聞稿10日深夜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美國就貿易議題進行對話,形容雙方對話氣氛融洽且具建設性。
黃信維
2021-06-10 23:36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多維觀點》維繫台美關係 需要「豬隊友」?
自蔡英文在2020年8月下旬慎重其事地在總統府內宣佈開放含瘦肉精美豬、放寬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到12月24日平安夜當天,民進黨挾立法院人數優勢強壓,開放美豬進口的9項行政命令全數表決過關,短短四個月,在蔡英文政府高效執行、「豬」事大吉下,台灣民眾從2020年1月起迎來口福,有機會挑選品嚐這項代表「台美關係友好+」的「政治添加劑」。
陳鄭為
2021-01-03 06: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