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灣生育率 文章列表
#
台灣生育率
約 13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新知
不生小孩,以後老了誰照顧?一票人揭「晚年殘酷現實」:比沒孩子過得更慘
台灣生育率在全球在墊底,近年來少子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許多人都不想生小孩。一名網友日前坦言自己不想生小孩,但被媽媽駁回,認為老了就要有人陪、分擔,像人老了會去看醫生,也是要小孩陪,原PO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但又怕生小孩如果以後不孝怎麼辦,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討論。
黃慈語
2025-03-26 16:13
新聞
國際
國內
台灣生育率創新低!母胎單身、單親生子、開放式關係—年輕世代如何改寫婚戀規則?
30歲前,Gina深信滑交友軟體要跟工作一樣積極。為了在適婚年齡結婚、生小孩,她設定嚴格目標,每天花三到六個小時與人聊天配對,還規定自己一週要出門約會兩次。
BBC News 中文
2025-03-06 17:15
評論
國內
風評
風評:龍年效應失靈,私校逃命要比快
對全台高等教育體系、特別是那些私校而言,今年確實不是一個好年冬:更多的學校退場、停招停辦;而龍年效應失靈也預示著未來境況只會越來越糟糕,私校「逃命要比快」。
主筆室
2025-01-04 07:20
風生活
理財
新知
爸媽準備領錢!政府加碼發「每人至少2萬元津貼」,錯過申請時間就充公
台灣生育率逐漸降低,未來勞動人口恐不足,對此,許多縣市政府紛紛推出育嬰假、育兒津貼等措施,盼能提高生育率。
江庭榛
2024-12-29 10:22
風生活
即時
畢業就是鐵飯碗「仍擋不住少子化衝擊」!1大學「退學人數創5年來新高」報考新生也狂掉
台灣生育率低,少子化問題逐漸浮上檯面,其中各大院校的招生數字每年遞減也是其中關鍵,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警大報考人數近5年逐年下滑,2019年還有4683人報名,然而去(2023)年卻減至2793人,且去年的退學人數還是前(2022)年的2.2倍,創下5年來的新高。
中央社
2024-11-09 11:50
風生活
台灣生育率越來越低!律師曝少子化未來影響「剩1群人很愛生」:階級更難流動
台灣生育率低,少子化問題逐漸浮上檯面,律師發表自己對於生育率低之問題,他也坦言,高知識份子普遍生育率較低,若不提高,未來8+9的比例會比現在更多,階級更難流動。
江庭榛
2024-11-08 10:42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搶救少子化 衛福部送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國發會研究凍卵補助
少子化已成國安危機,國發會主委劉鏡清25日表示,台灣不婚不生問題嚴峻,過去比較少觸碰不婚這項議題,政府想要先解決「想生但有困難」這塊,研議端出新法案,讓單身婦女可以做人工受孕,另因目前年輕人平均快32歲才結婚,要生2胎至3胎比較難,政府也在研究凍卵補助。
中央社
2024-10-26 08:40
財經
屏東與台北同樣薪酬福利!海尼根連續4年榮獲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海尼根台灣5日榮獲亞洲資深人力資源雜誌《HRAsia》頒發「2024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這是海尼根台灣連續第四年獲此殊榮。尤其在2023年經歷了收購台灣的啤酒廠並進行企業整合的過程中,這項榮譽更加難能可貴。此外,海尼根台灣在「多元、公平和共融」(Diversity,Equity,andInclusion,DEI)領域表現優異,今年更首次獲得「DEI多元共融獎」。這些獎項彰顯了海尼根台灣致力於打造零階層差異、零溝通障礙、多元共融的職場環境,推動企業內部的良性循環,協助人才卓越成長。
風傳媒財經中心
2024-07-11 06:50
財經
品味生活
理財
領跑AI阻詐、打造正向金融生態圈!富邦金控發布2023年永續報告書
富邦金控今(8)日發布2023年永續報告書,宣示實踐綠色金融,驅動台灣加速永續轉型,並揭露ESG四大策略:低碳、數位、激勵與影響之2023年具體成果。作為金融業領導企業及WEF首家台灣金融業會員,富邦金控承諾對股東和客戶負責,更重視所有利害關係人的福祉,透過永續投融資、永續保險、風險管理、普惠金融服務與產品、金融教育和倡議,以金融的力量帶動台灣產業永續轉型。
唐可欣
2024-07-08 16:43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政府加碼發錢!符合條件「3萬元直接入帳」,一個月內就能領到、忘記申請就沒了
台灣生育率下降,育兒成本也隨之上升,許多年輕家庭面臨著育兒經濟壓力,高雄市政府為支持市民生育並減輕育兒負擔,每胎新生兒提供3萬元的生育津貼,以下整理了生育津貼的申請流程、補助金額,新手媽咪千萬別忘記自身權益!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6-19 09:48
風生活
國內
科技
即時
AI
梁見後是「台灣技職體系」栽培的!出身窮鄉從小幫忙種田 作家揭成功背後藏3大課題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昨(4)日盛大展開後,「台灣囡仔」黃仁勳、蘇姿丰都被媒體鏡頭不斷追著跑,成功故事也不斷被讚揚,不過,作家顏擇雅另指出,她認為出身自窮鄉、由台灣技職體系栽培出來的梁見後更為勵志!
周育信
2024-06-05 17:27
風生活
不敵少子化!全台11大專院校停辦,新北這間58年老校撐不住了
台灣生育率低,許多學校接連停招,從國小到大專院校都受到衝擊,其中大專院校更有多達11間因少子化關門。全台第一間因少子化退場的大專院校為苗栗縣「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由校方自行宣布107學年度起停招。後續從2021年起,關門的大專院校數逐年上升。根據維基百科報導,共有20餘所大專院校因為多元的原因退場,其中有11間因少子化關門。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4-04 11:5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人工生殖修法能解套少子化?陳菁徽指可增加3成生育率:很多人不婚但願意生
「人工生殖法」成為第11屆國會的重點法案之一,將於27日召開首場公聽會。對此,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24)日表示,我國有很多願意生養下一代的人,卻因不想結婚、同志身份或有疾病在身,只能冒著風險透過仲介前往國外做人工生殖手術,若台灣放開這些規定,未來可增加3成生育率,也能讓國人安心的生育小孩。
許詠晴
2024-02-25 08: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 同性婚姻的爭議─對家庭及社會方面的影響
前言:台灣是一個性別多元的國家,並於2019年5月24日開始施行同婚專法,是首個通過同性婚姻法律的亞洲國家。多元成家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然而仍然有很多人對同性婚姻產生誤解與歧視,因此我們研究了同性婚姻的爭議,期望化解誤解,創造更友善的環境。常見的同性婚姻爭議有少子化(數據顯示多數人認為同性戀會導致少子化)、愛滋病的傳播、宗教衝突......等,而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對於少子化、家庭衝突與社會方面特別感興趣,因此這篇報導我們將聚焦在這三個部分,探討反同者的論點與其他客觀資料所呈現出的真相之間的差異,並加入我們自己的推斷。
陳宜靜
2024-02-25 05:30
風生活
即時
不只台灣鬧嬰兒荒!全球少子化「連非洲、拉美都不生了」 從各國經驗看「補貼政策」救得了嗎
在台灣,少子化問題早已不是新聞,大學倒閉潮、企業缺工等因生育率下降所造成的影響一一浮現,然而更驚人的是,這枚定時炸彈已上升至全球層級,那些過去印象中「多產」的區域,諸如非洲、印度、拉丁美洲也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
胡正初
2024-01-30 16:53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蔡賴「在路上」談笑風生,百姓只想趕快下車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最新形象片「在路上」,與現任總統蔡英文、搭檔蕭美琴上演一段段文青對話、擺拍設定感性畫面,為低落選情力拼最後一搏。不過從影片發出後的各種負面反應迴響,只能說民進黨八年執政失敗,不是一隻精心設計的形象影片所能翻轉。
王秉燦
2024-01-05 06:00
風生活
政治
即時
「一開口就膛炸」!楊志良頻捲失言風波「吳思瑤絕子絕孫、打不到蔡英文才家暴」 當官也敢開譙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28日輔選時,除大嗆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思瑤「快50歲,這輩子絕子絕孫」,還要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徐巧芯趕快「回家愛愛」,引起熱議。不過這也並非楊志良首度失言,他過去就曾多次因失言登上媒體版面,讓臉書粉專「喜鵲看政治」狠酸:「一開口就膛炸的男人,一出場就發表性別歧視的言論攻擊女性。」
柯家媛
2023-12-29 17:34
新聞
政治
意外躺槍!楊志良催她回家愛愛 徐巧芯曝後續遭網軍性羞辱:這才是真傷害
大選倒數,前衛生署長楊志良28日輔選時除大嗆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思瑤「快50歲,沒用了」,還要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徐巧芯趕快「回家愛愛」,讓被站台的國民黨立委候選人張斯綱在臉書道歉。對此,「事主」徐巧芯表示,她絕不鼓勵任何人對女性生育指手畫腳,而綠營側翼、網軍卻自當晚瘋狂洗版,對她進行性羞辱。
李瑋萱
2023-12-29 16:02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2024台灣總統大選:當「斜槓青年」碰上低薪議題,年輕選民會如何選擇?
台灣薪資停滯20年,歷屆政府都承諾解決,但一直沒有改善。有調查顯示低薪困境是年輕選民最重視的議題之一,將對候選人構成選舉壓力,長遠更可能會損害台灣青年對民主政治的信心。
BBC News 中文
2023-12-21 10:18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謝錦芳專欄:低薪逼走人才
台灣人才外流究竟有多嚴重?依中華經濟研究院最新調查發現,30歲以下年輕人近5成想去海外工作,近8成不排斥赴海外就業,主要原因是海外薪資高,其次是企業福利好。少子化趨勢下,勞動人口逐漸減少,國內人才又因低薪而紛紛赴海外工作,難怪國內各產業面臨嚴重的人才荒。
謝錦芳
2023-12-17 06:4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