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總統大選:當「斜槓青年」碰上低薪議題,年輕選民會如何選擇?

20231216-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16日與立委參選人洪孟楷赴淡水掃街。(陳昱凱攝)

台灣薪資停滯20年,歷屆政府都承諾解決,但一直沒有改善。有調查顯示低薪困境是年輕選民最重視的議題之一,將對候選人構成選舉壓力,長遠更可能會損害台灣青年對民主政治的信心。

台北的初冬早上,24歲的詩雅(化名)騎腳踏車到達中正區的辦公大樓,這趟15分鐘的「車程」只需5元(新台幣,下同)。她對記者說:「反正我家離公司不遠,重點是可以省交通費。」

台灣薪資停滯20年
 

來自屏東的她獨自在台北打拼,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午休時間,她跑到附近的學校區小吃店,點了一碗70元的肉羹面。「現在物價漲的很兇,隨便一個好吃一點的便當都要150到180塊,我要把每頓飯的錢壓縮在100塊內。」

這位職場新人大學畢業一年半,在中小型廣告公司任職平面設計師,月薪三萬元(約合950美元),公司偶爾會視乎專項發放獎金3000到6000元。

她的薪水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勞動部統計顯示去年入職的畢業生薪資平均為3.4萬元,但四分之一領著2.5萬元的基本工資,而同期台灣整體薪資中位數為月薪4.3萬元。

詩雅為了省錢每天騎腳踏車到公司上班
詩雅為了省錢每天騎腳踏車到公司上班。

年輕人總體薪水難以追上大城市的物價,以台北市為例,去年人均月消費支出為3.3萬元,而最新公布的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05%,創九個月以來新高,其中食物類漲幅最大。

詩雅說,房租和水電費已經吃掉近三分之一薪水,她不逛街、不買衣服、不娛樂,收支才勉強打平,甚至連象徵「小確幸」的珍珠奶茶也戒掉了,每逢節慶要送禮就倍感壓力,遇到突發狀況更是入不敷支,如近期電腦故障要修理,她只能請求父母代繳每月3000元的分期付款。

「我當然希望趕快獨立,但現階段真的沒辦法。」這位北漂族苦笑道。

忙碌的「斜槓青年」

除了社會新鮮人,年資十年以上的青年也不好過。

35歲台北人柔瑩在傳統產業從事行銷企劃,她形容自己是「薪水卡住的一代」,13年前大學畢業從2.3萬元起薪點開始,兩年後2.5萬元,到第四五年才3萬元,「那卻是新鮮人的起點。」

她目前月薪約4.5萬元,即剛好超過台灣薪資中位數,她說這已經是公司裏的主管級水平薪水,未來上升空間不大。「只要老一輩的不退休,我們會一直在這迴圈裏打轉。」

在正職看不到薪資上漲希望的她,把皮革手作的興趣發展為副業,不定期在周末市集擺攤,現在每次可以賺一萬多元,另外也在網上接訂單。「錢不夠又想買房子,就只好辛苦一點,而且我不想被一份薪水綁死。」她說。

另一位斜槓族小翔也告訴記者,光靠正職的薪水無法買房成家,他七年前開始業餘經營健康產品直銷,現在每天下班後平均花兩小時處理業務,每月收入有三分之一來自副業。

「現在房價漲不停,像新北市中和區一個30坪(約100平方米,或1000平方英尺)的舊公寓也要1200萬,頭期款就要預備400萬了,如果沒有副業根本沒辦法負擔。」 (相關報導: 沈旭暉專欄:邪惡軸心又一新戰線─委內瑞拉會入侵蓋亞那嗎? 更多文章

像柔瑩和小翔這樣的斜槓族逐漸成為社會主流,「2023新世代人才大調查」發現,18至35歲在職人士近兩成有兼職收入,其中六成多是跨領域兼職,大多從事設計、教學和業務。另一個調查也發現過半新鮮人有意從事兼職,主要原因包括想多賺錢、正職收入太少、工作時間彈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