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大風險中心 文章列表
#
台大風險中心
約 4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綠委指22%弱勢家庭舊冷氣「越吹越窮」 彭啓明認政策漏洞:儘速研擬補助
面對氣候變遷衝擊,環境部宣布5月底成立「抗高溫對策聯盟」,跨部會因應極端高溫。然而民進黨立委林月琴今(28)日指出,有22%弱勢家庭付不起自付額,無法申請節能家電補助,只能繼續用越吹越貴的破冷氣,陷入越窮越熱的惡行循環,令她擔憂未來政策也會排擠「經濟弱勢族群」。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承諾,日後將提出這些問題研討。
許詠晴
2025-04-28 12:57
評論
國際
專欄
科技
謝錦芳專欄:格陵蘭的戰略價值與氣候災難
全球最大島嶼格陵蘭(Greenland),為因紐特人(Inuit)的世居地,島上約6萬人。由於地理位置具重大戰略價值,且蘊藏稀土、鈾、石油等豐富礦產,美國總統川普強調,美國必須掌控格陵蘭。近年格陵蘭冰川融化速度超乎預期,嚴重衝擊因紐特人狩獵活動,導致生活陷入困境。格陵蘭位於氣候變遷最前線,因紐特獵人提出嚴正警訊,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謝錦芳
2025-04-20 06:50
品味生活
台泥連3年蟬聯「碳競爭力100強」 碳生產力連三年成長居冠
商業周刊與台大風險中心產業氣候風險研究團隊針對國內900多家上市公司中進行「碳競爭力100強」評鑑,台泥榮獲「雙第一」:台泥是減碳關鍵企業總分榜首,同時也是營收千億大型減碳關鍵企業,碳生產力連三年成長居冠的公司。而持續3年入榜的僅有33家企業,台泥為其中一家。
唐可欣
2024-11-27 17:10
新聞
國內
財經
籲各界加緊腳步面對永續發展 蔡明忠:地球毀滅迫在眉睫
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今(5)日在一場論壇上表示,他一直感覺到,「我們社會上對於永續議題,認為還很遙遠,大家沒有想到地球毀滅事實上是迫在眉睫。」而這也是富邦集團連年舉辦論壇,亟欲提高社會意識最重要的目的。
陳怡慈
2024-06-05 17:54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科技
經濟
觀點投書:核電行不行?超越藍綠的缺電焦慮
民進黨政府自2016年上任以來,持續推動「2025非核家園」政策,並全力發展再生能源以補足供電缺口,但台灣產業結構高度仰賴耗電量大的科技業,再生能源又無法作為可靠的基載電力,使得產業界一直有嚴重的「缺電」焦慮。如何滿足淨零碳排的永續目標,同時兼顧能源穩定與經濟成長,是台灣當前能源轉型討論中最關鍵的難題。
陳志豪
2024-05-27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氣象達人的挑戰─淨零碳排謊言?
新內閣找來氣象達人彭啟明擔任環境部長,恰恰在公布前數日,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才發言指「政府講的話很多都在騙人」,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目標,「這是不可能」。李遠哲這番話道出彭啟明未來最大的挑戰,而且以現況來看,不可能達成,矛盾的是以政治現實看,淨零恰恰是最不重要的政務。
主筆室
2024-04-22 07:20
新聞
政治
台大風險中心公布2023淨零轉型民意調查數據 逾8成民眾願意接受更高電費
臺大風險中心多年來持續進行氣候與能源相關民意調查,為回應我國於2022年公布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2023年確立的2050淨零排放入法,就政府推動淨零轉型進行「2023年淨零轉型民意調查」,並於今(19)日發布記者會公布結果。調查結果顯示,逾九成受訪者深刻感受到氣候變遷威脅,並有逾8成民眾支持能源世代正義,也願意為此支付更高的電費,同時支持政府開徵碳稅。
駱肇樑
2023-07-19 15:31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電價議題可以這樣洗腦嗎?
媒體是否愚民?可以從日前政府宣佈電價調漲一事後看出。因為在數日天下雜誌開了一場座談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台灣電價太便宜,他用中油和台電虧損竟超過國防預算,還有出口如此暢旺,卻還在用電補貼當例子。又舉例說,若當初不承諾廢核,台灣不排碳發電可比現在高,此點可能比較會引發論戰,在此不論。
張勳慶
2023-03-31 13:4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淨零慢半拍2》倫敦低排區大過台北市、國內空維區卻多在郊區 台灣淨零幾時要玩真的
英國倫敦設置「超低排放區」範圍比一個台北市大、日本也制定「脫碳先行區」,面對各國紛紛設置低排放區風潮,台灣空品維護區儘管已有45個,卻大多設置在人煙稀少區域,未來如何跨步走跟上世界趨勢並保障民眾健康?必須看政府的決心與魄力了。
唐筱恬
2023-03-01 17:2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新新聞
淨零慢半拍1》柯文哲卸任前的北市淨零自治條例,送政院半年竟沒核定?
隨著全球暖化速度愈演愈烈,歐洲如火如荼推動全球淨零排放政策,而台灣也立法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只不過環保界人士直言「現在淨零是只會把脈,卻不降血壓」,如何不讓淨零只是空談或畫大餅,中央與地方政府能否一起積極執行,相當關鍵。
唐筱恬
2023-03-01 17: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謝錦芳專欄:台商回台投資,半數以上屬高耗能,會引發什麼危機?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在埃及舉行期間,來自台灣的官方代表團前往現場參加周邊會議,宣揚台灣訂定2050淨零願景。諷刺的是,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台灣高碳排業者竟然逾8成不知道政府的2050減碳規劃,這項調查顯示,政府雖然高喊2050淨零目標,但是政策溝通完全不及格,空有口號,無濟於事。
謝錦芳
2022-12-18 14:4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台海情勢緊張 薩克斯示警「現在最危險」:兩岸應建立對話機制取代戰爭
針對台海緊張情勢升高,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JeffreySachs)29日認為,現在是最危險的時刻,美中強權應以對話取代戰爭,美、中應緩和緊張關係;台灣與中國也應降低緊張關係,建立對話機制。「對話是合作的基礎,可以降低緊張關係,找出雙贏策略。」
謝錦芳
2022-09-30 18:5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謝錦芳專欄:亞洲能源轉型前景坎坷
俄烏戰爭開打迄今逾7個月,引爆全球能源危機,歐洲遭俄國斷氣,今年冬天面臨酷寒考驗;俄烏戰爭使得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高,不僅打亂11月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的可能進展,也衝擊亞洲各國的能源轉型步伐,如何在能源安全與對抗氣候變遷之間取得平衡,對亞洲各國政府是一大考驗。
謝錦芳
2022-09-18 14:40
品味生活
7成猝死為心因性!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心動列車呼籲,小心無預警心律不整猝死高風險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盛行率約為百分之2至4,推估全台應有30-40萬人罹病,然而因為心房顫動約有高達3分之1的患者為無症狀,加上多數有症狀病患為陣發性發作,心電圖並未檢查出心房顫動的發作,故醫師推估確診人數實際上被嚴重低估。且若心房顫動未確診,而無接受任何治療,患者恐背負中風與猝死的高風險。此外,心房顫動年齡越高盛行率越高,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在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提高的同時,心房顫動的比例也逐步升高,形成中風與猝死的健康未爆彈。
唐可欣
2022-08-24 18:54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商業
「氣候行動失敗」風險超越「極端天氣」!從改變觀念開始,富邦、台大風險中心倡議企業綠色轉型
新冠疫情持續兩年多,雖然全球各國都逐步走向與病毒共存,然而疫後所帶來的通膨危機、經濟衰退、全球供應鏈斷裂等劇變,顯然成為企業生存的一大挑戰;除了疫情,失控的碳排放量與氣候災難,更讓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一再呼籲抑制溫室氣體排放,但根據《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顯示,全球執行力道依然不足,「氣候行動失敗」的風險超越「極端天氣」!
張小燕
2022-06-08 18: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經濟
謝錦芳專欄:政府改造缺前瞻格局,「氣候變遷署」難成氣候
蘋果、微軟、谷歌到亞馬遜等跨國企業紛紛設定碳中和與淨零目標,要求供應鏈廠商使用百分之百綠電,以降低碳排放。台灣企業在追求淨零目標方面,普遍落後跨國企業;在氣候治理方面,蔡政府雖然提出2050淨零目標,卻缺乏具體路徑,政府組織改造更缺乏前瞻格局,使得台灣的淨零之路坎坷難行。
謝錦芳
2022-05-29 14:4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經濟
謝錦芳專欄:俄烏戰爭與淨零轉型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一個多月來,西方國家對俄國祭出史上最嚴厲的經濟制裁,但歐盟高度依賴俄國天然氣與石油,使得制裁效果大打折扣。俄烏戰爭凸顯地緣政治緊張因素下,各國應加速發展能源自主,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而台灣的能源有97%依賴進口,任何天災或人禍,都可能導致斷氣的危機,更不必等到中共外力入侵。
謝錦芳
2022-04-03 14:4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謝錦芳專欄: 《氣候變遷因應法》會變成空頭支票?
中國10月初派出逾百架軍機擾台,咄咄逼人,對台灣形成立即而明顯的威脅;相形之下,全球暖化危機既緩慢且長期,官方回應總是慢半拍。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召開之前,環保署終於完成《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可惜內容避重就輕,虛晃一招。
謝錦芳
2021-10-24 06:40
新聞
國內
財經
調查
淨零賽局4》燃煤發電占比10年內從40%降至1.8%,英國能,台灣能嗎?
英國為工業革命發源地,曾是全球最大煤炭消費國,2010年,英國燃煤發電占比高達40%,去年已降至1.8%,預計2024年10月起全面廢除燃煤發電。英國如何在短短10年內擺脫對煤炭的依賴?倫敦政經學院氣候與環境學者柏克(JoshBurke)接受《風傳媒》獨家專訪時表示,關鍵在英國於2008年通過《氣候變遷法》,並於2013年施行碳稅,燃煤發電量在4年內減少了73%。
謝錦芳
2021-07-07 08:30
新聞
國內
財經
調查
淨零賽局2》2050淨零排放就靠減碳4招,9成綠電、禁燃油車都是嚴酷挑戰
新冠疫情加速數位轉型,科技大廠訂單滿載,在國際品牌壓力下,國內科技業包括台積電、台達電、宏碁、聯電、華碩等紛紛加入國際再生能源倡議(RE100),承諾百分之百使用綠電。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國際品牌壓力沒有因疫情而減緩,台灣邁向淨零的關鍵是大力發展綠能。」
謝錦芳
2021-06-30 09:2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