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閱《尋愛綺夢》(HypnerotomachiaPoliphili),會讓人浮現出一種念頭,為什麼這本書在五百多年前,便能以近乎完美的編輯排版藝術呈現?十五世紀末的歐洲,在金屬活字印刷初創的時代,《尋愛綺夢》的編輯排版方式絕對是種劃時代的創新,將散文、碑文、插圖與字體等不同元素整合在一起,實驗精神強烈,呈現特殊的視覺效果。直到1920年,在俄國、法國與義大利等地興起的前衛運動,書籍藝術才再次展現《尋愛綺夢》印製時的企圖心。例如,以古代高腳杯形制或倒三角編排內文文字(圖1),而跨頁插圖的表現方式(圖2),也是搖籃本誕生以來的首度嘗試,至於改良過後的羅馬體創作出來的閱讀舒適感與字母之間更多的空間,都讓翻閱此書成為一種賞心悅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