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口罩出口 文章列表
#
口罩出口
約 18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賴清德是在挑戰民眾的智商?
拚2024大選,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近日將在台北舉行全國各地競選總部授證儀式,指標首都北市總部,將由去年敗選台北市長選舉,身兼小英之友會全國榮譽總會長,前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總部主委。試問:這是在挑戰選民的智商?還是考驗民眾的記憶?
孫榮富
2023-09-04 05:50
風生活
國內
娛樂
陳建州10大爭議總整理》安博盒子看奧運、做公益遭疑斂財,「台籃國父」形象面臨考驗
陳建州藝名黑人,身分多元的他,是主持人、企業家與前籃球員。現為台灣職業籃球聯盟「P.LEAGUE+」執行長,被外界喻為「台籃國父」,同時參與經營與投資多項事業。女星大牙(本名周宜霈)今(27)日指控遭性騷擾,文中提及「老闆陳先生」、「范范姐」等關鍵字,引發外界聯想到陳建州。雖他透過律師發聲明否認,但仍掀起不小爭議,回顧陳建州出道的24年來,發生過的十大爭議,包括使用「安博盒子」與「公益潮T」等事件,至今仍令許多人印象深刻。
胡冠廷
2023-06-27 15:18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評
風評:賴清德提「和平保台」,捨棄台獨神主牌?
民進黨在九合一大選強打「抗中保台」,大大失靈。於是,參選民進黨主席的副總統賴清德拋出了「和平保台」論述。但在大家還沒搞清楚他葫蘆裡賣什麼藥之際,總統蔡英文倒是唱和表示「願助對岸防疫」,有意緩和兩岸劍拔弩張的氛圍——「和平保台」到底是什麼碗糕?民進黨準備捨棄台獨神主牌了嗎?
主筆室
2023-01-04 15: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蕭旭岑觀點:三個「一念之間」救臺灣
二○一八年六月十二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世紀會晤,選在新加坡舉行。當時的白宮副發言人夏哈特別向媒體強調,「川金會」之所以選擇新加坡,是參考兩岸領導人首次歷史性會晤的「馬習會」,選擇中立、安全的新加坡作為會面地點。
蕭旭岑
2022-11-07 15:10
風生活
陳時中「10大防疫金句」一次看!要怪就怪病毒、3+11我負責…這一句讓網友最傻眼
陳時中卸任衛福部長、疫情指揮官轉戰台北市長選舉,引發正反不同評價,有網友力挺,也有網友大酸「落跑部長」;但陳時中也是衛福部成立以來任期最長的部長,長達1986天,任期中兼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時間長達911天。過去2年半以來,陳時中擔任疫情指揮官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在主持疫情記者會,因應不同疫情狀況下,講過了不少金句。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22-07-26 18:19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桂宏誠觀點:後真相時代的專制防疫─第五類傳染病改為第四類是「降」或「升」?
中央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峰期過後,預估7月中下旬將有機會從強烈和強制管制的「第五類」傳染病,「降」至一般管制而不再針對確診者強制約束管理的「第四類」。不少公衛及醫療學者專家或醫師,均認同因疫情危害程度減輕而「降」類的作法。但從第五類改為第四類,真的是「降」嗎?
桂宏誠
2022-05-19 15:1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把疫情、共同富裕都變助力,台商2年打敗中國地頭蛇 五分之一市占哲學,讓永固無懼中國經商3難關
過去2年來,COVID-19席捲中國,疫情肆虐封住中國的經濟成長,中小企業掀起倒閉潮,緊接而來的恆大危機,重創了中國房地產行業,讓中國經濟失速,去年第四季成長率下滑不到5%,平均每月有近40萬家企業關門大吉,再加上共同富裕增添的政治風險,惡劣情勢,連企業存活都成了難題,更別說逆勢翻身。
商業周刊
2022-03-08 1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林岳龍觀點:3+11非破口,難不成又是阿共ㄟ陰謀?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在立法院開議時進行3+11專案報告並備詢,結論是3+11的決策並無不當,執行結果也不是疫情破口。相對而言,蘇貞昌、陳時中、指揮中心的決策雖不盡善盡美,但疫情剛爆發時已有先見,關鍵33天全力投入防疫,終能確保國人一整年平安。
林岳龍
2021-09-23 06:20
評論
政治
兩岸
風評
風評:當小S被搞成周子瑜…
藝人小S徐熙娣關注東京奧運賽事並為台灣選手加油,正當奧運國手戴資穎惜敗中國羽球女將陳雨菲的那一晚,中國小粉紅發現小S在Instagram(IG)有一段回覆網友中留言,她老公問她:「我朋友說你要請全部國手到家裡吃飯。」小粉紅們發現其中「國手」一詞,認定小S就是「台獨」,不但灌爆她的微博,還翻牆到她的IG狂罵,要她別到中國大陸撈錢。
主筆室
2021-08-05 07: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觀點投書:大S徐熙媛挺身而出的勇氣
去年初,藝人范瑋琪在社群網站上批評蘇貞昌。范瑋琪表示「我們的行政院長竟然禁止口罩出口一個月,這是一件多麼低俗沒人格的臭流氓行為。我他媽的有聽錯嗎?這個狗官算是個人嗎?都什麼時候了!王八蛋不會這麼泯滅人性!都什麼時候了!我希望我聽到的這新聞是假消息。」由於范瑋琪表達出過於強烈的情緒性字眼,引起當時台灣網友強烈的譴責。范瑋琪更因此遭到綠營網軍和普通網友變相的網路霸凌,范瑋琪便接二連三的反覆認錯道歉。然而,范瑋琪作夢都沒想到的是,罵的那句「狗官」二字後來竟會獲得許多網友的認同。
陳少甫
2021-06-16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朝平觀點:從「國家口罩隊」邁向「創業型國家」之路?
去年3月底,英國經濟學者瑪里亞娜.馬祖卡托(MarianaMazzucato),2011年初版、2013年再版的《創業型國家:打破公私部門的各種迷思》(TheEntrepreneurialState:DebunkingPublicvs.PrivateSectorMyths)一書的中文版在台發行。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宗弘為本書寫了一篇頗長的導讀:〈後疫情時代:創業型國家的再臨〉。
陳朝平
2021-04-16 06:3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施威全專欄:迴避美中因素,台歐產業鏈合作只談了半套
台歐盟供應鏈合作論壇(EU-TaiwanSupplyChainsForum)甫落幕,台灣官方對台歐合作,描繪了炫麗的前景。依照經濟部長王美花的說法,台歐合作奠基於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她指出台灣的口罩國家隊及國際市場車用晶片短缺事件,是台灣產業鏈可靠的例證。
施威全
2021-03-19 14: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防疫成功的漏網「功臣」
今年1月20日將屆,這也是去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的日子。換言之,台灣正式抗疫將滿週年。相較於歐美或日本,台灣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相對安全的成功防疫階段。對此,蘇貞昌在去年12月31日的行政院會中,特別強調從前年12月31日到去年2月2日的防疫決策,使台灣平安一整年;而蔡英文則在今年元旦演說中表示「我們靠著相信專業、彼此信任,社會團結,一起戰勝了病毒」。
祝仲康
2021-01-11 06: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年度圖片故事》染疫的2020
2019年底,很多人對新的一年抱持著各種期待與計畫,可能包括到東京看奧運。但站在2020年底回顧過去一年,發現許多年度規畫都被新冠病毒破壞了,染疫的2020,將成為全球民眾永世難忘的一年。
新新聞編輯部
2020-12-27 17:00
新聞
政治
范瑋琪再為罵「狗官」道歉 宅神:網友覺得你先知,你卻出來對不起?
曾為限制口罩出口飆罵行政院長蘇貞昌「狗官」的藝人范瑋琪,近日再度向蘇貞昌和台灣人民表達歉意。不過,隨著近來蘇貞昌爭議頻傳,「宅神」朱學恆指出,當網友覺得范瑋琪白目亂講時,她跟大家硬幹,但現在當網友覺得她先知先覺時,她卻出來對不起,令人困惑。
羅立邦
2020-12-26 09:10
新聞
政治
被中國列「頭號戰犯」 蘇貞昌:第1條罪是管制口罩出口
中國年初爆發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行政院為確保國人口罩需求,頒布1個月口罩出口禁令,當時引發各界討論。行政院長蘇貞昌23日表示,自己最近被中國宣布是頭號戰犯,罪行第1條就是管制口罩出口。
羅立邦
2020-11-23 19:43
新聞
國內
分享讀書心得卻遭嗆 范瑋琪火大回擊遭網友抓錯字
藝人范瑋琪在口罩風波後沉寂一段時間,日前她在臉書分享自己看《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的讀書心得,不料卻被網友酸「不當好人,去當中國人好了」,讓她忍不住留言回擊。
方莉婷
2020-11-06 14:58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中美貿易惡戰,誰贏誰輸?德國之聲:台灣、越南、墨西哥都受益,中美兩國是最大輸家
伴隨著中國製造被徵收高關稅,美國一些進口商開始轉戰其他國家。美國人現在從哪裡進口手機、電腦、家具和服裝?德國之聲對此進行了分析。
德國之聲
2020-11-01 13: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今年對美出口為何僅小降3.6%?疫情相關需求抵銷關稅衝擊
由於美國加徵關稅和全球經濟低迷,中國幾個最重要的出口類別急劇下滑,但中國對美疫情相關物資的出口已幫助抵消了這種衝擊。
Liyan Qi
2020-10-12 14: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最會溝通做事的政府,怎麼如此沉淪?
民進黨在2020年總統大選拿下817萬張選票,創下我國歷屆總統選舉的最高票數,也被外界視為獲得了高度民意支持的基礎,從總統呼喊的最會溝通的政府,到行政院長高呼的有政府會做事,這些口號每隔一段時間總是能在電視上聽到,甚至在各項政策的發布上也總會有這些口號的身影,隨著時間長久自然也使民眾對於政府產生了高度肯定,而政府也藉由這樣的肯定來執行各項的施政。
鄭宥勝
2020-09-18 05:40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