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圖片故事》染疫的2020

台灣地緣鄰近中國且往來密切,卻成功壓平感染曲線,全國維持不封城疫後生活至今,蔚為全球典範。(林瑞慶攝)

2019年底,很多人對新的一年抱持著各種期待與計畫,可能包括到東京看奧運。但站在2020年底回顧過去一年,發現許多年度規畫都被新冠病毒破壞了,染疫的2020,將成為全球民眾永世難忘的一年。

新冠病毒從武漢向整個中國擴散,接著南韓、日本淪陷,新加坡和整個東南亞也淪陷;歐洲的義大利、法國淪陷,整個歐洲都淪陷;全球醫學資源最豐沛的美國疫情失控,確診人數超過中國,最終成為全球最嚴重的疫區……。

都市封城、工廠停工、鬧區景點空無一人、職業比賽與舞台表演停止,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日常,一年內全球近170萬人因新冠病毒喪命,無法再回到過去的生活日常。

地球在疫情陰影下依然運轉著,極端氣侯還在惡化,威權統治者與人民的對抗持續著,影響全球政經情勢的美國大選也在11月3日舉行……。在邁向2021之前,先讓我們帶您回首2020這一年,從台灣到世界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影像。

【大疫年‧紀事】

瘟疫原爆點,武漢封城

武漢成為新冠疫情下全球第一個實施封城的城市,穿著防護衣的人員在中部最大交通樞紐的漢口車站外加緊消毒。(美聯社)
武漢成為新冠疫情下全球第一個實施封城的城市,穿著防護衣的人員在中部最大交通樞紐的漢口車站外加緊消毒。(美聯社)

2019年底,中國武漢傳出有人罹患不明肺炎,武漢衛健委堅稱「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嚴禁醫療單位對外發布消息。中國上下集體錯失防疫關鍵時機。

直至2020年初,武漢出現第一起死亡案例,中國內部和周邊國家病例數日增,全球民眾開始人心惶惶。1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終於下達武漢市封城決定,但已無法遏止疫情蔓延全國及海外。

中國確診、疑似、死亡病例遽升,湖北省各大城步上封城後塵,31省相繼淪陷。1月底,中國公布的死亡病例達213例、累積確診病例破萬。疫情重災區武漢的醫療體系更瀕臨崩潰,緊急新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收治重症。習政權領導威信面臨空前危機。

台灣成抗疫典範,全台順時中

台灣抗疫有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每日召開記者會更新疫情資訊功不可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抗疫有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每日召開記者會更新疫情資訊功不可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灣地緣鄰近中國且往來密切,卻成功壓平感染曲線,全國維持不封城疫後生活至今,蔚為全球典範。

官方從2002年SARS疫情汲取經驗,疾管單位迅速坐鎮指揮,在邊境管控、追蹤感染路徑、口罩政策、指揮應對等部分超前部署。加上人民高度自覺與配合,讓疫情始終保持可控水準。

行政院第一時間禁止口罩出口、組織口罩國家隊,數位政委唐鳳推出口罩實名制、建置口罩地圖,大幅紓緩防疫物資供給危機。口罩政策也贏得國際稱許。

面對被疫病陰霾籠罩的社會,抗疫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連續半年每日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成安定民心的象徵人物,全台灣少有人敢「逆時中」。

東奧疫外延期,日本淌淚

東京奧運因疫情被迫延後1年舉行,主辦國日本蒙受至少2兆日圓的經濟損失。(美聯社)
東京奧運因疫情被迫延後1年舉行,主辦國日本蒙受至少2兆日圓的經濟損失。(美聯社)

2020東奧原本被主辦國日本視為經濟低迷的解藥、展示自311大地震後徹底復甦的舞台。

即使2月起新冠疫情擴散全球,國際奧委會、東奧籌委會仍堅持「不延期、不停辦、不在無觀眾情況下舉辦」,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多次表明「取消」不在討論選項內。

但隨著國際疫情升溫、東京瀕臨封城邊緣、加拿大等國家宣布不派代表隊參賽、各國聯合呼籲推遲,日本和國際奧委會終於在3月30日拍板東奧延期至2021年7月,為奧運史上首次非因戰爭因素延期。 (相關報導: 歐巴馬回憶錄戳破中國「和平崛起」寓言 更多文章

東奧延期重傷日本經濟,也打亂比賽場館建設等城市規畫,總計損失破2兆日圓,擴大日本財政缺口,安倍支持度也下探至7年來新低,更深深打擊後安倍時代原本的政治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