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元旦,當日本尚陶醉於珍珠港奇襲的勝利時,外相東鄉茂德即主張應乘這個對日本最有利的時機結束戰爭。2月5日內大臣木戶幸一拜謁天皇之際,也進言最好乘機謀和平。但是天皇對這時講和並不很熱心,只是在2月10日東條首相拜謁之際,示意其充分考慮不可喪失良機以達戰爭的終結,但是也應充分考慮南方資源的獲得,去設定萬無一失的對策。畢竟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理想,志在獲得南洋資源,才與英美動起干戈來。總之,日本領導階層,無論「終戰」或「講和」的意見,都是在維護日本戰勝所獲得的成果。6月11日,前駐英大使吉田茂,為把握講和的良機,想出派遣前首相近衛文麿到瑞士協商媾和案,並傳達給內大臣木戶幸一,但是被漠視而未被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