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十四五規劃 文章列表
#
十四五規劃
約 7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兩會熱點:AI、銀髮經濟與兩岸關係成大陸政協焦點
大陸兩會首場政協中外記者會閉幕,曾任大陸國臺辦主任的劉結一第二度擔任政協新聞發言人。首場記者會持續近70分鐘,其中60分鐘都是大陸官媒提問,在僅在尾聲時留給港媒和兩個親北京的外媒提問。
田暢
2025-03-03 18:25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際
「誰也不能阻擋統一大勢!」習近平發表2025新年賀詞,有1點與往年不一樣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1日晚間發表2025年新年賀詞,內容特別針對兩岸關係表態,強調「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我們的血脈親情,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
兩岸中心
2024-12-31 20:38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商業
經濟
蔡明欽觀點:川普勝選後虛擬資產的扶植與監管…一場矛與盾的戰爭
正值全美乃至全球虛擬資產生態圈歡騰慶賀價格攀升行情之際,各國政府對建構虛擬資產的法律框架抑或監管態度如何,事關虛擬資產未來發展趨勢,值得吾人一探究竟。「虛擬資產」一詞,實務上又稱之為虛擬幣、加密幣、加密資產、數位資產,本文亦交叉互用之。
蔡明欽
2024-12-04 07:10
新聞
政治
習近平第三任期將「積極解決台灣問題」 國防部軍力報告書示警
國防部今(31)日將112年中共軍力報告書送至立法院,內容中顯示,習近平打破過往執政慣例繼續全面領導,並多次強調中共正處於「百年未有大變局」、「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可見習近平第三任期中,將強力進行台灣問題。
張曜麟
2023-08-31 16:09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反送中」運動四週年:禁書、禁語、自我審查與香港人被「再教育」
2019年香港政府宣佈修訂《逃犯條例》引發席捲全港的「反送中」抗議浪潮,該運動被官方定性為「顏色革命」,遭到鐵腕鎮壓。2020年北京繞過香港立法會通過《香港國安法》,標誌著香港「二次回歸」。BBC中文採訪教育、傳媒、公務員等多個界別的前線人員,他們都稱感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指官方正從文化上改造香港。
BBC News 中文
2023-06-09 21: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劉性仁觀點:中國大陸力推融合發展的實質困境
當兩岸從和平發展到融合發展時期,大陸力推融合發展的困難在於外部與內部因素,外部壓力包括中美處於敵對關係,使台灣與大陸發展受限於美國的制約及聯盟間的壓力;而內部壓力在於民進黨反中牢不可破的意識形態,民進黨是不可能和大陸融合發展,因此,就在外部勢力與台灣內部制約情況下,再加上世代間與中國大陸少了連接紐帶關係,使得兩岸融合發展變成大陸主唱獨奏的主旋律。
劉性仁
2023-04-10 15:00
評論
兩岸
專欄
劉性仁觀點:對中國政協的認知不能只停留在統戰一端
日前中國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布廳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了中外記者有關政協工作、兩岸同胞交流、數字經濟、青年就業等相關問題,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會期7天半,會議議程為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並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有關報告;審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政治決議等決議和報告;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
劉性仁
2023-03-06 15: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劉性仁觀點:王滬寧會夏立言,話不只說給國民黨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日前在北京會見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一行。除了表示禮貌外,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共中央對夏立言一行表達新春的祝福和問候。其中值得我們再三思考與探索,便是中共二十大精神及2022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此議題值得深究。
劉性仁
2023-02-13 14:5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銀行家觀點》一個矛盾、兩個困境、五大挑戰─中國經濟不再耀眼
中共二十大後,政局大致底定,中國轉向「輕經濟、重安全」的調性,在習近平強勢領導下,「一個矛盾、兩個困境、五大挑戰」下的經濟發展,未來幾年恐難逃四處救火的窘境。中國的未來,全球正拭目以待。
林立程
2022-12-18 15:00
國際
兩岸
軍事
習近平「決不放棄對台動武」,如何提前防備共軍打過來?《詹氏防衛雜誌》前主編分析北京用兵徵兆
2022年8月的第四次台海危機雖已落幕,但習近平16日在二十大進行工作報告時,再次強調「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祖國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實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認為「北京已加快統一時間表」,兩岸情勢再次引來國際社會關注。曾任《詹氏防衛雜誌》亞太區主編的多明格茲在《日本時報》撰文分析北京動武徵兆,認為台灣應該把握時間進行備戰與動員。
李忠謙
2022-10-20 02:0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劉大年觀點:2022年中國大陸經濟情勢
中國大陸2022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0.4%,遠不及第一季的4.8%,使得2022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僅有2.5%。要達到全年5.5%的目標非常困難。
劉大年
2022-08-15 1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經濟
中國首批「零零後」大學應屆畢業生,恐迎來史上最慘澹就業季
中國多家知名網路企業近期接連傳出大規模裁員,包括團購平台美團、社交平台小紅書、以及近年竄紅的多個網路直播平台,如虎牙、鬥魚跟嗶哩嗶哩等,都相繼祭出最高達兩成的裁員。儘管相關企業強調是例行性的「人力資源優化」,但分析人士認為,在中國官方掀起的監管風暴、新冠疫情跟經濟下行等利空因素下,網路企業通過裁員,以求「降本增效」的趨勢,短期內看不到任何反轉的契機。
美國之音
2022-05-07 03:00
評論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高孔廉觀點:兩岸經貿連結,尋求臺商新定位
兩岸經貿是值得大家關注的一個課題,「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雖然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但臺灣仍然無法擺脫或「脫鉤」兩岸經貿。
高孔廉
2022-04-29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戰爭環境下看中國的減排 德籍華人學者:在應對氣候變遷上,中俄不一樣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與俄能源脫鉤成為西方焦點話題之際,政治學者張俊華指出,在目前的世界格局下,有必要重新審視全球氣候政治相關問題,以中國為例尋找各種策略。綠色經濟並非民主制度專有。從習近平的言論來看,他比前任們更重視綠色經濟。
德國之聲
2022-04-24 23:1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趙春山觀點:談臺海「避戰」思維
俄烏戰爭爆發後,臺海也成了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美國對於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尤其表示關切。美國政界人士近期頻頻訪臺,他們根據烏克蘭的抗俄作戰經驗,認為應作好臺海戰爭的準備:臺灣應加強作戰意志,充實作戰糧草;美國則須未雨綢繆,提供臺灣必要的武器裝備。
趙春山
2022-04-21 14: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風評
經濟
風評:烏克蘭危機幫助習大登基
正在舉行的中國政協與人大兩會雖然不具備決策功能,但透過這個一年一度的公開政治大戲可以瞭解未來一年中國重要政經動向。今年中國最重要的政治議程就是今秋將上場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預料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再度被二十大新選出的中央委員會選為總書記。用政協主席汪洋的話,今年中國的主軸是「圍繞中國共產黨20大勝利召開凝心聚力」。
主筆室
2022-03-09 15: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中國兩會:北京訂下5.5%經濟成長目標,分析家:符合邏輯,但中國經濟需要進一步轉型
中國政府把來年經濟增長目標定於5.5%,比去年訂下的目標略低,分析形容這個目標「保守」,反映中國政府憂慮地緣政治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BBC News 中文
2022-03-07 03: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劉性仁觀點:論習近平「2022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
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洞察國內外形勢和台海局勢變化,總結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及實踐,就對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形成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也就成為大陸當局2022年起最權威與最具代表性的具體說法,一切大陸對台政策都是沿襲此一總體方略而展開,值得外界加以研析探究。
劉性仁
2022-01-31 14:3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劉大年觀點:2022年的美中經貿關係
拜登總統上任已經滿一年,由於疫情控制時好時壞、阿富汗撤軍問題處理失當;再加上美國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種種不利因素使得拜登支持度持續探底。2021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雖然可達5%以上,但下半年表現不如上半年;另外美國目前通貨膨脹問題已產生,2021年消費者物價平均上漲4.7%。綜合最新民調,目前不支持拜登比例約為52%,支持的比例約為43%,差距已快達兩位數,拜登面臨上任來不小的危機。
劉大年
2022-01-28 15:0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商業
下一個兆元商機!富蘭克林潔淨能源ETF 00899將於1/21掛牌上市
2020年近200個國家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後,目前已有136個國家響應淨零碳排目標,145國制定潔淨能源發電獎勵相關政策。美國目標在2030年減碳50%,2050年達到碳中和,2035年將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佔比提高至75%,2050年提高至90%。近期除了已開始實施的基礎建設法案外,還有重建美好未來(BuildBackBetter)法案在國會審議中,可望加速潔淨能源等能源轉型相關產業發展。
黃睿筌
2022-01-19 01:5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