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創新條例 文章列表
#
創新條例
約 3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憂排擠現有學院資源 台大決議擱置設立國際政經學院
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今天在校務會議中提出,擬依照創新條例向教育部申請設立「國際政經學院」,但許多師生代表擔心排擠現有學院資源、引入企業影響大學自主等,最終以不記名投票,決定擱置議案。
中央社
2023-10-21 14:21
新聞
政治
「台版晶片法」三讀!關鍵產業研發費25%可抵減營所稅
立法院會今(7)日三讀通過修訂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及第72條條文,未來半導體、5G、電動車等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研發費用的25%以及購置先進製程的全新機器等支出的5%,皆可抵減當年營所稅。
中央社
2023-01-07 18:46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分析》曾遭批只補助外商 台版晶片法案業者「樂觀其成」更期待「錢花刀口上」
周康玉
2022-11-17 21:45
新聞
政治
台版晶片法拍板!「產業創新條例」修法過關 研發投資最高抵25%
行政院會今(17)日通過有「台版晶片法」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修法條文將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投資前瞻創新研發及先進製程設備得適用新的租稅優惠。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會中表示,盼有關部會與立法院黨團溝通協調,早日完成立法程序。
黃信維
2022-11-17 20:17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台積電將受惠?台灣版晶片法案報到,營所稅研發抵減率增至25%,經濟部盼明年起施行
為持續維持台灣半導體業等關鍵地位,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台版晶片法」草案,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提供前瞻創新研發支出的25%,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全案送立法院審查。
中央社
2022-11-17 20: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抵減亂象2》生技、體育、文化都加碼 台灣租稅獎勵「獎」不完
民進黨政府上台之後,原本該「落日」的租稅獎勵措施,最近一段時間都找到不同理由借屍還魂,從「5G、智慧機械」、「生技新藥」、「護國神山」,到體育、藝文展演乃至於新冠肺炎紓困振興,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租稅獎勵,尾大不掉的租稅獎勵措施,正在啃食台灣的稅基。(系列2之2)
林上祚
2022-06-21 17: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抵減亂象1》25%研發投抵台積電無緣享受 「護國群山條款」名不符實,科技業誰受惠?
為了確保前瞻技術根留台灣,經濟部6月16日正式公布了《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讓高科技業可以比照生技新藥產業,獲得25%的研發投資抵減;這個名為「護國群山條款」的修正案,因為考量到OECD國家即將上路的「全球反避稅」政策,針對研發投抵部分,訂定了「實質有效稅率15%」的門檻,然而,台灣半導體產業長期以來,因為充分利用租稅優惠,除了封測廠實質有效稅率高於15%,其餘產業包括台積電在內,都沒有高於15%,「護國群山條款」到底是要照顧誰?(系列2之1)
林上祚
2022-06-21 17:0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清泉崗開發案書件逾期未完成補正 中市府說依法退回申請案
「清泉崗產業園區開發案」是由申請人創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於清水區楊厝段及海風段共64筆地號,面積約22.12公頃,規劃作為金屬製造及機械設備、倉儲運輸等使用,因未在限期內完成國有土地同意文件、供水同意文件及軍事設施管制區申請許可等書件補正,台中市政府分別於今年3月17日及4月1日依區域計畫法及產業創新條例暨相關規定退回此案申請。
王秀禾
2022-04-02 00:18
新聞
政治
兩岸
財經
民團批兩岸清大一家親恐讓半導體技術外洩中國 清大:再抹紅就提告
《產學創新條例》正待立法院朝野協商,不過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學生聯合會多次呼籲,此條例恐危害大學自治,更有讓國家關鍵技術外流風險;11日再度召開記者會,指出中共過去已利用北京、新竹清華大學歷史淵源進行統戰,「兩岸清華一家親」已是現在進行式,更不該讓條例形成漏洞,使中國有機會竊取半導體產業關鍵技術。台灣清華大學則透過聲明反駁,表示對兩岸校際交流完全遵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令,請相關人士停止抺紅指控,否則將於必要時提告。
吳尚軒
2021-05-11 17:40
新聞
政治
財經
「若台積電失敗,不信其他企業能成功」 民團籲限縮產學創新條例試行範圍
《產學創新條例》擬開放大學與企業共同設立創新學院,教育部表示此舉是引入實驗沙盒精神,然而社會團體卻不買單;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學生聯合會今日呼籲,實驗應該只要開放台積電一個案例,成功之後再開放其他企業,其他則應全盤檢討《大學法》等法規。
吳尚軒
2021-05-04 17:2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產學創新條例》清大屢成目標 高教司:台北政經學院不適用產學創新條例
開放國立大學與企業共同設立獨立創新學院的《產學創新條例》,近來屢屢引起民間團體抗議,恐讓大學淪為企業「租界」,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學生聯合會對此數度以清華大學設立台北政經學院為例。不過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今(4)日表示,台北政經學院並非適用《產學創新條例》,仍受既有高教法規限制,但他坦言,相關問題也是擬定《產學創新條例》監理制度的參考。
吳尚軒
2021-05-04 15:59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下班經濟學
觀點投書:不民主的產業創新和高教環境注定失敗
近期「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以下簡稱產學條例)引發許多討論,批評者認為該條例明文排除大學法、學位授予法、教師法、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審計法等十三項法律之適用,大學自治與校園民主精神被破壞,然教育部認為重要事項都會在校務會議審議,沒有架空問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黃承瀚
2021-05-02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賭上高教未來的一場沙盒實驗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本周排審「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第一天(3/22)即已完成初審,整體架構皆按照行政院版本通過。熟悉台灣國會生態者皆知,若朝野政黨對法案無重大(政治)爭議,接下來的黨團協商,到送交院會後的二、三讀程序,即有可能形同過水,本會期順利通過法案已無懸念。
王英倩
2021-03-23 05:30
新聞
政治
重點領域產學條例初審通過 三級監理機制增設師生代表
立法院教文委員會22日完成《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重點領域產學條例)審查,開放企業出資與大學合作設立獨立學院,由於該草案曾引發外界擔憂,恐讓大學喪失自主性,22日對於跨部會審議會、校內監督會及管理會3層把關機制,皆增加師生代表參與。
吳尚軒
2021-03-22 20:23
新聞
政治
兩岸
科技
中資恐藉重點領域產學條例滲透大學?高虹安:投審會已有幾個失靈例子
立法院教文委員會22日審議《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重點領域產學條例),開放企業出資與國立大學合作、設置獨立學院;鑑於近來中資滲透、挖角產業人才案例頻傳,多名立委也關切如何防範中資,最終以附帶決議方式,規範大學合作企業不得為中資企業,且其企業資金應符合《兩岸人民條例》規定。
吳尚軒
2021-03-22 14:36
新聞
國內
立院明審重點領域產學條例 高教工會:大學「研究學院」淪企業殖民地
立法院將於22日審議《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該條例開放國立大學1校設立1獨立學院,院內人事編制、財務皆獨立於學校,院長能與業界簽約合作。對此,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於臉書發文批評,這很可能是一個肢解校園民主、賤賣國立大學的計畫,憂心許多打著「研究學院」名號成立的單位將成為國立大學中的企業殖民地。
陳韋彤
2021-03-21 17:29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蔡英文4月走訪感謝,今爆炸蒙塵!防疫奎寧國家隊竟在未開發工業地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4月大肆宣傳瘧疾藥物「奎寧」對新冠病毒療效,讓原料藥製造商「旭富製藥」聲名大噪,總統蔡英文甚至親自走訪廠區。未料,這家被視為「醫療國家隊」位在桃園蘆竹的工廠,竟位在長期報編未開發的「蘆竹海湖工業地」;桃園市長鄭文燦上任後,原本推動「蘆竹產業園區」,卻在地方反對下作罷,對照日前行政院院會,將「原料藥」列為15項產業重要物資,旭富的工安意外無疑是一大諷刺。
林上祚
2020-12-23 08:30
新聞
政治
調查
霸道才是王道?要資料不給、溝通卡卡 綠委坦言蘇內閣掀黨內反彈聲浪
民進黨政府從放寬萊豬進口政策開始,有許多政治議題延燒,行政院長蘇貞昌率領的內閣團隊,與綠委之間的溝通,亦讓外界關注。有綠委直言,確實與蘇內閣常有不少「溝通卡卡」的狀況,和行政團隊間的狀況亦然。另有一黨內重量級綠委私下感嘆道,人家說是要用「王道」,但現在行政院都是用「霸道」在做事。
黃信維
2020-12-05 08:4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李智仁觀點:在川普與拜登的勝負之後,別忘了測量我們與文化的距離
距離台灣約一萬二千餘公里的美國,因著川普(DonaldTrump)與拜登(JoeBiden)的美國總統大位爭奪戰所掀起的高潮,扣緊國人心弦,更勝往年。其實,每一次的美國總統選舉,郵寄投票(votebymail)、選舉人團(ElectoralCollege)與身分識別等爭議,總是在選舉過程與開票結果中受到爭議,只因本次候選人對台的態度容有差異,因此社會大眾的關切度相較於以往熱烈許多。
李智仁
2020-11-10 06:40
新聞
政治
調查
各種方式「借屍還魂」?大南方計畫也有賞 學者憂走回租稅抵減老路
台灣歷經了半個世紀的獎勵投資與促進產業升級,終於透過《產業創新條例》,讓租稅獎勵措施逐漸落日,沒想到,民進黨重返執政4年,為了爭取台商回台投資,企業好不容易戒斷的租稅獎勵「奶嘴」,又開始透過各種方式「借屍還魂」。去年底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期間,宣布「大南方,大發展」發展計畫,將針對南台灣聚落、交通、產業、觀光等4個重點,提供租稅優惠與投資抵減。現如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草案又照抄《生技新藥發展條例》,準備提供「5年35%」的投資抵減,台灣的租稅抵減政策正在重蹈覆轍。
林上祚
2020-05-15 09: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