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超額儲蓄問題嚴重,壽險公司每年吸收1.2兆游資,竟然有近9成流入投資型與儲蓄型保單,去年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元大幅走升所產生的匯損,把壽險業的資產負債表,炸出了一個大洞。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22)日與國內22家壽險業負責人「喝咖啡」,針對壽險業大量銷售「儲蓄型保單」問題,金管會將修訂《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將訂定傳統型壽險門檻比率,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死亡給付對保單帳戶價值」比率之訂定,目的不是讓投資性質較高的「生死合險」絕跡,而是希望藉此提高國人壽險「死亡保障」之成分,回歸到保險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