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公平競爭 文章列表
#
公平競爭
約 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教育部開後門─陳修平校長應拒絕不公平競爭
為了協助特定人選掃除遴選障礙,今年度教育部國立高中職校長遴選委員會罕見在第一次遴選會議上,以「促進本部所屬高級中等學校之校長人才交流」為由,通過「曾任國立高中職校長之現任國立大學附屬高中校長」者,比照現職國立高中職校長轉任、新任優待規定,而今年僅國立中山大學附屬高中的陳修平校長符合資格。
許莉甄
2025-05-05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汽車
投資千億也沒用?歐盟質疑比亞迪匈牙利設廠「對當地無益」,還要調查中國有無不公平補貼
歐盟執委會(EuropeanCommission)近日正式開啟調查,針對前往匈牙利投資設廠的中國電動車龍頭製造商比亞迪(BYD),要確認這個位於匈牙利的生產線,建造過程與相關計畫中,是否有接受來自中國官方的「違規補貼」,這一舉動可能進一步擴大歐盟與北京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
李靖棠
2025-03-22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川普2.0關稅新說辭:美國點名中國造船業「不公平競爭」,拿補助、壓低成本還涉嫌強迫勞動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16日公佈最新調查報告,指責中國以「不合理」方式,幫助自家企業在全球造船、海運及物流產業追求主導地位,這些企業獲得政府優勢輔助或不合理壓力成本的資助,藉此打敗其他海外競爭對手,也讓美國企業面臨巨大負擔,此外在供應鏈與生產線上,他們也沒有保障勞工權益,藉由壓迫與強制勞動方式,讓中國企業取得比其他國家更有利的位置。
李靖棠
2025-01-17 18:25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經濟
美中科技戰》化身「新質生產力」的「中國製造2025」,如今達成率到底有多少?
十年前,中國政府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試圖讓中國從「世界工廠」華麗轉身為高科技製造業強國。但這項計畫在實施過程中引發了美歐等國對不公平競爭的擔憂,第一屆川普政府更是將該計畫作為其對中國實施「301條款」行動的重中之重。為了減少國際壓力,2018年前後,《中國製造2025》逐漸淡出了中國官方的敘事,但中國看上去並未放棄,只是改了名稱繼續推進這項計畫。
美國之音
2024-12-15 14:27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歐洲議會討論中國電動車案 歐盟官員:調查完可與中方繼續協商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接近尾聲,歐洲議會貿委會9月30日熱議此案,歐盟貿易官員簡報說,調查結束後歐中仍可繼續協商解決方案,為這場歐中貿易「年度大戲」的結局增添更多變數。
中央社
2024-10-01 09: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汽車
不公平競爭、還是不公平關稅?王文濤訪歐後,歐洲對中國電動車還會加徵關稅嗎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與歐盟貿易專員多姆布羅夫斯基上周(9月19日)在布魯塞爾的會晤,起因是歐盟7月宣布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加徵最高36%的關稅。
德國之聲
2024-09-25 11:01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歐洲企業的夢醒時分!德國《商報》:中國經濟日益疲軟,敲響公平競爭警鐘
德國《商報》的駐中記者莎賓娜・古斯貝特(SabineGusbeth)12日發表評論表示,歐洲企業過去幾年被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所蒙蔽,對自身在中國受到不公待遇視而不見。隨著中國經濟日漸疲軟,歐洲的企業領袖是時候摘下玫瑰色的眼鏡、認真討論公平競爭了。
德國之聲
2024-09-15 15:58
財經
風傳媒民調
新光金合併案 83%民意期待政府應開放金控公平競爭
台灣金融業併購風潮再起!新光金控併購案成為全台灣投資人和資本市場關注焦點,值此重大整併即將上路之際,風傳媒特別委託《台灣指標民調》進行電話調查,希冀瞭解民眾對金控合併相關議題的看法:59%民眾知道此金控併購案調查首先詢問受訪者,是否知道「中信金控及台新金控都有意合併新光金控」?數據顯示:58.6%的受訪者回答知道,41.4%表示不知道。將近5成9民眾知道此金......
周岐原
2024-09-10 1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汽車
保護資安?美國自動駕駛車擬禁用中國軟體,中方跳腳籲公平競爭
美國政府研擬提出新規,禁止美國3級(L3)及以上的自動駕駛和網聯汽車(connectedvehicle)中使用中國製軟體,同時禁止在美國道路上測試中國公司生產的自動駕駛汽車。美國還計畫提議禁止車輛配備中國的先進無線通訊能力模組。但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由於美國對中國實施出口管制,相關美企市值蒸發1300億美元。
兩岸中心
2024-08-06 07:57
風生活
財經
品味生活
商業
經濟
汽車
落實市場公平競爭、國產零件比率目標 35% 國產車組裝新制做法 8/1 正式實施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日前(7/30)發出新聞稿表示,目前臺灣禁止進口中國大陸整車及車輛底盤,其他部分則未限制;而國內近期出現汽車業者利用法規未對大陸汽車零組件管制的規範,引進達95%比例的整車零組件;為確保公平競爭,經濟部已協調財政部、交通部與環境部研擬國產車新制做法並邀集各車廠說明,相關措施將於8月1日正式實施。
小七車觀點
2024-07-31 18:51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歷史
商業
經濟
中國遭西方指控「產能過剩」 BBC:這些工人不同意
任文兵(RenWenbing,音譯)不願離開這個由空心磚砌成的廠房,這兒曾是中國製造業中心東莞的一家繁榮的工廠。
BBC News 中文
2024-04-19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拜登不會允許中國衝擊重演!」葉倫在北京強調:不會讓中國傾銷商品摧毀美國工業
(德國之聲中文網)結束四天訪華之際,美國財長葉倫周一(4月8日)在北京表示,華盛頓不會接受從中國進口的產品摧毀美國新興工業。
德國之聲
2024-04-09 11:06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關鍵字廣告與「惡」之間的距離
在數位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發展重心下,企業無不致力追求更為精準的行銷手法,藉以有效吸引消費者目光;相對的,隨著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網路用戶也希望更富效率地自難以數計的網路資料中快速取得所需資訊,連帶促使「關鍵字廣告」的問世與普及應用。
林建諭
2023-09-16 05:30
新聞
政治
「黃袍加身的時代過了!」趙少康要侯友宜、郭台銘公平競爭:都能贏賴清德
2024總統大選關鍵年到年,各陣營熱門候選人呼聲四起。對此,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喊話,黃袍加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國民黨直接徵召任何人都不適合,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新北市長侯友宜都應參加黨內初選,團結一致讓藍天再現。
李瑋萱
2023-02-02 18:03
新聞
政治
婦女保障名額讓唯一女性參選人獲利 正國會新北議員參選人:請蔡主席給公平競爭機會
2022地方選戰年底登場,民進黨新北市黨部日前決議,將在新北市議員第9選區(大文山區)採取婦女保障,讓參選該區議員的張銘祐直指,此舉等同於變相讓唯一女性參選人、英系的黃琳形成有利形式,讓他及其所屬的正國會相當不滿。
黃信維
2022-02-16 20:48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德國新總理蕭爾茨:我們要從「真實的中國」出發制定對華政策,展開合作與公平競爭
德國新總理蕭爾茨在首個政府聲明中談到中國的篇幅不長,但有很強的指向性。他沒有使用價值觀外交這一詞匯,表達願意同中國進行合作與公平競爭。
德國之聲
2021-12-18 19:10
VIP
評論
國際
財經
新新聞
專欄
呂紹煒專欄:幌騙,市場中的詐欺與不公平競爭
上周美國摩根大通銀行以9.2億美元與監管機構達成幌騙和解,避免無邊無際的漫長訴訟,及可能比和解金高出數倍的罰金。不過,這次重罰是否能對美的幌騙稍有抑制,仍在未知之數。
呂紹煒
2020-10-07 06:20
新聞
政治
憂民進黨總統初選不公平競爭 本土社團成立「民進黨初選觀察團」
民進黨今(20)日針對總統初選再進行事務性協調,本土社團及學者上午拜會黨中央後,舉行記者會宣布成立「民進黨初選觀察團」,要求參與5月22日中執會,擔任初選過程中的仲裁角色,並呼籲開放媒體採訪。不過黨主席卓榮泰回應,黨內規定中執會會議不會對外開放,只會進行錄音。
林瑋豐
2019-05-20 15:55
新聞
政治
郭台銘考慮選總統 王金平:依黨內初選機制公平競爭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一句「老鼠偷拖鞋,大的在後頭」形容2020年總統大選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布,將在這兩天決定是否參選總統。對此,表態爭取國民黨總統初選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今(16)日表示,「大尾」是誰,他不知道,這個說法歡喜笑笑就好,不過,他很肯定郭台銘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好領導,但若要參選,仍必須依照初選機制公平競爭。
周怡孜
2019-04-16 18:20
新聞
國內
照顧計程車交通部補貼油資?台北市汽車駕駛工會:業者要求的是解決Uber不公平競爭問題
Uber、計程車爭議難平,交通部一度傳出要用補貼油資、中午用餐時間免收停車費等措施來照顧計程車業者,並邀集各計程車公會、駕駛進行第二度座談會。業者澄清,其主要訴求是希望交通部解決Uber跨業營運、讓計程車業處於不公平競爭的問題,不需拿納稅人的錢來補貼油資。交通部雖有承諾將儘速處理,卻沒有訂定具體時程,讓部分業者仍然不滿,醞釀年前抗議。
廖羿雯
2019-01-29 13:1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