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兩黨政治 文章列表
#
兩黨政治
約 1,09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賴清德烙在台灣頭上的「民主之痛」
和賴清德總統、民進黨討論「是非對錯的評判標準」是一件讓人疲憊的事,理由很簡單:第一,世事本無絕對的是非;第二,他們的眼中「民進黨的是非」大過普通定義中的是非,用白話文講就是「綠能你不能」,「權力」成為民進黨評判是非的標準,偏偏這正是根本之非。
主筆室
2025-05-12 07:2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VIP
大國博弈
逝者》「老爹」許歷農黃埔百年「曲線現身」北京 獨家揭露親簽寄語,400字成為遺願
賴清德政府收緊兩岸交流,軍系人士首當其衝。3月13日推出的「賴17條」擬恢復現役軍人軍法審判,官方聲稱「為因應中國對國軍的滲透」。不過,從臧幼俠到高安國,民進黨政府對於統派退將的整肅早已是進行式。去(2024)年黃埔軍校百年校慶,更讓兩岸黃埔歷史話語權的爭奪拉扯,以及幕後暗潮洶湧躍上檯面。
張鈞凱
2025-05-06 08:00
新聞
國際
川普攪亂澳洲大選!親美候選人慘兮兮 ,三分之二澳洲民眾「不信任美國」
在雪梨西部,一群戴著牛仔帽的澳洲人坐在摺疊露營椅上,大口喝著啤酒,一邊吃著被稱為「棒棒薯」的螺旋狀炸馬鈴薯串。
BBC News 中文
2025-05-04 13: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風評
風評:台灣註定不會有另一個連戰?
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於20年前的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這場「連胡會」,是國共兩黨領導人自1945年蔣毛重慶會談後,相隔60年的會晤,當時兩岸分隔業已56年。
主筆室
2025-05-02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失格的賴總統,正在失去民主靈魂的台灣
面對今天426國眾兩黨「反綠共戰獨裁」大遊行來勢洶洶,賴總統正面回擊。然細看賴總統三點聲明,實在讓人直搖頭。
震寰宇
2025-05-02 06:1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西貢淪陷50周年─華裔越南人的歷史記憶
4月30日是北越攻陷南越首都西貢,以武力實現南北越統一50周年的紀念日。直到今天為止越南人對這一天的歷史意義仍存在著分歧,支持共產主義政權的認為這是越南人民推翻美國買辦政權,實現民族統一的「偉大時刻」。但是對於南方越南共和國的支持者而言,這一天是所謂的「黑色四月」(BlackApril),即越南全境淪陷於共產暴政之手的黑暗時刻。
許劍虹
2025-04-30 05: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連胡會20周年》歷史性見面日子是為了「致敬此事」!張榮恭揭秘辛:連戰與胡錦濤握手比「他們」多1秒
連胡會屆滿20周年,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29日下午舉辦「和平之旅20周年的回顧與前瞻」紀念座談會。親歷連胡會的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大陸事務部前主任張榮恭揭露秘辛,指國共領導人相隔60年的首度會晤,之所以選在4月29日,是為了致敬辜振甫與汪道涵1993年同日在新加坡簽署4項協議;而連戰與胡錦濤握手長達36秒,比鄧小平與戈巴契夫(MikhailGorbachev)握手還多1秒。
張鈞凱
2025-04-29 23:16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連胡會20周年》「謊言先生」讓兩岸倒退回敵對狀態?馬英九提「16字箴言」,籲賴清德揚棄台獨建國幻想
2005年4月29日下午3時,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兩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歷史性會見,是1945年後國共兩黨領導人首次會晤,時至今日屆滿20周年。在紀念活動上,前總統馬英九呼籲賴清德總統,揚棄「既無前景,也無外援,毫不可行,更無必要」的台獨建國幻想;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則抨擊賴總統為「謊言先生」,刻意製造兩岸對立,讓兩岸處於戰爭邊緣。
張鈞凱
2025-04-29 21:49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軍事
本周最強內幕》台灣談判戰隊點將錄,川普關稅「雙女主」怎接刀?抗敵民調迷思:多數年輕人真願意上戰場?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對等關稅海嘯席捲全球,台灣將被課徵32%重稅消息一出,除讓行政院長卓榮泰事後坦言「聽到後真的差一點昏倒」外,台股更是直接「倒地」。然而,關稅政策數度變動,原喊到245%驚人數字的美中關稅貿易大戰,近日似出現一絲和緩曙光;而在對等關稅進入90天暫緩期後,各國正積極與美方進行貿易協商,那台灣談了嗎、怎麼談、又派誰去談?(延伸閱讀:32%關稅台灣拿什麼談判?駐美代表俞大㵢曝願加碼軍購「3籌碼」:當初超驚訝)
李瑋萱
2025-04-25 08:50
新聞
政治
在野峰會「不提倒閣」成共識?吳思瑤批藍白貌合神離:如五漢廢言翻版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今(22)日舉行在野領袖峰會共商國是,會中達成不提倒閣等共識。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評論只有了無新意、毫無亮點、貌合神離、各說各話,如上次君悅飯店五漢廢言翻版,內容空洞,只有喬出黃國昌參與426遊行,挺死亡連署、偽造文書。
黃信維
2025-04-22 12:34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人物》台美機密對口、協助買潛艦、為總統照顧參謀總長 幫了台灣一輩子的阿米塔吉
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Armitage)於2025年4月13日因肺栓塞病逝,享壽79歲,訊息傳到台灣後,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外交部長林佳龍等我國政壇要角,皆一一表達對阿米塔吉逝世的不捨,我國駐美代表處也旋即向家屬表達弔念及誠摯慰問。辭世令賴清德「深感哀痛」、蕭美琴「非常遺憾」,並被賴清德形容為「真切的朋友」的阿米塔吉,究竟對台灣有多重要?
鍾秉哲
2025-04-16 08:3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政治
國內
李忠謙專欄:華府智庫專家眼中的台灣困境—政治零和、民主倒退、太相信川普、拒絕與中國談判
《華盛頓郵報》的白宮記者與政治評論員喬許.羅金(JoshRogin)在川普第一任期曾寫就《天下大亂》(ChaosUnderHeaven)一書,分析川普1.0的中國政策以及川普任內的美中之爭。全書從當年轟動兩岸、並且吸引無數川粉的「川蔡通話」談起,一路走筆直至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乃至川普競選連任失敗。羅金全書結語對川普的評論,如今看來對他依舊適用:
李忠謙
2025-04-15 06:12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永毅觀點:關稅霸凌下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賴總統投書呈現的心理錯亂
賴清德總統為了向揮舞關稅屠刀、霸凌台灣的美國川普總統「求饒」,以〈深化臺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ARoadmapforDeeperTaiwan-U.S.TradeTies)〉為題,投書給「彭博社」,並於4月10日刊出。這封白紙黑字的英文「降書」[1],讓台灣在國際社會顏面盡失、毫無尊嚴可言,不但自證了不可思議的病急亂投醫,更暴露了民進黨為討好川普、不惜公開拋棄前抗中保台的盟友拜登政權的勢利嘴臉。我們要如何理解這種不顧為台灣帶來災難、極度愚蠢的危機處理和談判手腕?
吳永毅
2025-04-14 06: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到最後,誰是中共同路人?
近二十餘年來,民進黨在政壇上屢試不爽的絕活,莫過於扣紅帽子。這招打在國民黨身上,可謂百發百中。從連戰、馬英九,到韓國瑜、傅崐萁,不是被指中共同路人,就是被一口咬定是共諜。國民黨的兩岸交流路線,給予民進黨見縫插針的空間。但當民進黨的賴清德、陳菊、謝長廷等諸君,乘馬政府兩岸和平之便而到訪大陸、拜會中共官員時,卻又臉不紅、氣不喘,回到台灣後繼續指罵國民黨親共。
陳翰勻
2025-04-14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BBC盤點川普關稅五大目標,他目前實現了幾個?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上週宣布了一項龐大的關稅計劃,這項政策可能會顛覆全球經濟秩序,並改變美國與其盟友之間長期建立的貿易關係。
BBC News 中文
2025-04-13 10: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觀點
王慶民觀點:龍應台的呼籲與「中華民國」最大公約數
4月1日,知名作家、中華民國台灣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女士,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表達了對美國拋棄烏克蘭後可能再拋棄台灣的強烈擔憂,對民進黨當局激進台獨、對抗中國的立場政策做了批評,也回顧了馬英九時期兩岸和平穩定的關係、陸台人民密切的往來,呼籲台灣與大陸再次和解,避免戰爭。
王慶民
2025-04-13 06:40
新聞
國際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推動美國各州反華立法的遊說者是何許人也
最近一天的上午,邁克爾·魯奇(MichaelLucci)現身位於鳳凰城的亞利桑那州議會大廈(ArizonaStateCapitol),以支持他參與起草的三項旨在削弱中國影響力的法案,其中一項法案將要求該州退休基金出售數以十億美元計的中國證券投資。
James T. Areddy
2025-04-09 12:15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無法下檔的民粹驚悚劇
不要懷疑,台灣的民主鬧劇,已經活脫脫演成了一齣民粹驚悚劇,當行政院長卓榮泰領軍啓動所謂的「人民是頭家」宣講,為「大罷免」點火,「頭家」才恍然大悟,閣揆原來還在當他的民進黨秘書長;當宣講會場播放起「神秘佳賓」賴清德總統去年競選時批判藍白的政見片段,「頭家」這才驚覺,原來總統還是候選人,他的競選美夢尚未清醒,而「頭家」被迫困在無法醒轉的選舉噩夢之中,問著一個沒人能回答的問題:為什麼八百萬選民的一票,竟成了「無效票」?
主筆室
2025-03-17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觀點投書:賴清德「二二八」─台灣需要的癒合而非災難性的撕裂
西元2025年2月28日,是台灣解除「戒嚴」後的第37年,系台灣開放「總統」直選後的第29年,亦系台灣發生首度和平之權力轉移後的第25年,其以最小尺度來衡量,也是人之一生從弱冠到知天命的歷程。按理而言,台灣經歷政治轉型後業已歷如此時光,和平的理念、寬容的理念、憲政的理念當深入人心,成為此社會不容侵犯的內核信仰之一,但就在此日,賴的宣言以民粹式的族群動員,再度喚醒了本應該治癒淡化的、遠在七十八年前的恐懼,以及其間催生的仇恨。
李林杰
2025-03-15 05:3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川普「右」在搞
在過去三年中,美國透過軍援烏克蘭,以抵禦俄羅斯的威脅,並藉此維護北約體系的穩定。然而,川普上台後卻大幅改變過去的策略,以偏向俄羅斯的方式,試圖促成俄烏雙方停火。許多人將川普的政策轉變視為強硬商人的作風和利益主義的體現,認為他只重視眼前的實質利益,而忽視長期盟國關係的重要性。
潘科伸
2025-03-04 0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