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賴清德烙在台灣頭上的「民主之痛」

總統賴清德就職將滿一年,唯一「成宮」之事即「大罷免」。(柯承惠攝)

和賴清德總統、民進黨討論「是非對錯的評判標準」是一件讓人疲憊的事,理由很簡單:第一,世事本無絕對的是非;第二,他們的眼中「民進黨的是非」大過普通定義中的是非,用白話文講就是「綠能你不能」,「權力」成為民進黨評判是非的標準,偏偏這正是根本之非。

以司法為武器的不公平大罷免,是民主的大惡

過去這一年,朝野反反覆覆陷於議事衝突,言語爭鋒,不論大事小事總結就是在野政黨做的都是錯事。賴清德口中掛著「朝野和諧」,希望與在野政黨攜手團結,實際則是對國會多數的在野黨一步讓,堅持一年終於讓「大罷免」之勢成,不論最終是三十位,三十位國民黨區域立委通過二階段罷免連署,接下來就是罷免投票的政治大動員,形同立委選舉推倒重來,僅此一端,就是大錯,以罷免手段做為逆轉最新民意的武器,本身就不符合民主原則。

賴清德在就職滿一周年前夕接受《財訊》訪問,從地緣政治、兩岸關係、內政政策侃侃而談,但幾乎沒有反饋,反倒是他的「善罷惡罷說」,遭到不少批評;原因很簡單,台灣浪費一年大罷免,讓他所有的政策思維俱成泡影。而他對「善罷」、「惡罷」的定義則完全以藍綠為標尺,尤其不可謂「對」。

在賴清德眼中,民進黨的罷藍行動,是「公民團體」一個一個辛苦連署,為的是罷免「不適任立委」,這叫「善罷」,而罷綠委則是政黨(國民黨)發動,沒有公民參與,才有假連署,這叫「惡罷」。

首先,罷藍行動絕非僅止於公民團體的自發行為,從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倡議大罷免以來,這就是民進黨的行動,遑論一階到二階過程中,行政院率同民進黨全台宣講,即使關稅戰來襲,都擋不住民進黨的政治動員;其次,賴清德還下達「全罷」動員令,要求民選公職罷免連署的「責任額」,這是擺明了以謊言遮飾民進黨之謀;第三,藍綠兩黨罷免連署均不乏的「抄連署書」的案例,評判藍綠之惡孰大孰小是一個思路,重點是由誰來判準?照正常司法可以做為公平的裁量,遺憾的是,司法辦藍不辦綠,檢調對國民黨地方黨部即連署人的約談搜索羈押,已經讓這個本該是「公平裁量」的天秤失衡,甚至崩毀,更嚴重的是讓司法成為政治工具、政爭武器,讓「民主最後防線」徹底失守,喪失人民信賴感的不只是民進黨,還有司法,這不僅是大錯,而是大惡。

民進黨立委翻臉不認五天假,到底誰「不適任」?

最後,為了營造「大罷免」,過去一年立法院各種大小議案,無不遭到民進黨政府的否決,不斷覆議並聲請釋憲,這是靠憲法法庭把代表新民意的國會踩在腳下─又是司法成為政爭武器的明證,最尷尬的是,所有民進黨反對的重大議案無不是民進黨過去的主張,選罷法拒絕罷免連署門檻從嚴是其一,財劃法拒絕放權錢於地方是其二,總預算則以造謠方式抹黑藍白政黨是其三,到於泛指藍白立委是「中共同路人」,簡直成了民進黨人的口頭禪,偏偏被抓到的「共諜」都廁身府院黨高層,最近立法院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民進黨立委却全員反對又是一例。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賴清德當然不是希特勒! 更多文章

當年,馬政府為了落實周休二日,將國定假日從十九天刪為十二天,如今藍白政黨還勞工(包括公務員)五天假,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又以「程序」指責該黨提案被拒絕,這又是活脫脫的謊言,過去十年勞團反覆爭取,民進黨執政九年全無回應,包括蔡英文執政的「一例一休」也沒兌現還勞工七天假的競選承諾,因為「勞基法惡修」,賴清德執掌的行政院還被貼上「功德院」,如今民進黨立委曾有的提案却全面撤案,表決時全面反對,若要論「不適任立委」,以護航為己任無視對選民承諾的民進黨立委,其過肯定大於藍白立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