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兩蔣日記 文章列表
#
兩蔣日記
約 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文化
《一座總統圖書館的誕生》喚醒篳路藍縷的共同台灣記憶
「七海園區的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這裡沒有高聳的紀念碑,沒有頌詞,只有和他的權力不成比例的樸素房舍,靜靜地站立,等待後人的注視。」政論家、作家陳文茜在《一座總統圖書館的誕生》書中寫道:「這本書記錄的不是一座圖書館的落成,而是台灣走過、彎曲、耐人省思的路。」
林庭瑤
2025-04-29 08:3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重磅專訪
大國博弈
專訪》美國曾想推「兩個中國」未遂?林孝庭曝蔣介石與毛澤東有過「一中默契」
今日兩岸關係和台灣問題的總根源,許多都能追溯到戰後與冷戰時期,包括至今爭論不休的「一個中國」,美國曾經提出「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等方案,但不為蔣介石所接受。蔣介石的考量,是來自於民族主義的立場,抑或國民黨敗退台灣後不得不的選擇?
張鈞凱
2024-12-12 08:4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中國人不願面對的二戰真相─抵抗者多?還是合作者多?
今年筆者有幸獲得胡佛研究所(HooverInstitution)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邀請,前往舊金山出席近代中國與台灣工作坊活動。胡佛研究所向來被戲稱中國國民黨的「海外黨史館」,曾經是兩蔣日記的落腳處,直到去年蔣家與蔡英文政府達成協議,才讓蔣中正與蔣經國日記回到台灣。當然先決條件是胡佛研究所保留了兩蔣日記的複印版,以防止未來兩岸政權出於政治需要予以竄改。
許劍虹
2024-09-22 07:2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黃清龍專文:一本完整記錄兩蔣生命故事的奇書
過去許多研究者在運用兩蔣日記進行歷史探索時,大多偏重於公務、國事而鮮少觸及兩人的私人情感領域,對兩蔣家人與家事部分也都沒有太多著墨,這多少和傳統史學為賢者諱的因素有關。即使兩蔣日記已經公開多年,關於兩人的生命故事,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婚外情史、乃至於婚外生子等故事,正統史學界似乎都還有所顧慮與迴避,就算研究了發表時,開頭也要先有一番「宏大敘述」,以免引來質疑是為了炒作兩蔣緋聞。
黃清龍
2024-03-21 05:5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蘇曉康專文:從蔣經國「開明神話」看東亞洲威權不會自動走向民主
歷經十年跨海爭訟,兩蔣日記回到台灣,國史館與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先後出版第一批蔣中正日記和蔣經國日記,今年預計出版第二批蔣中正日記。從日記中梳理這對父子的「開明意識」,幾乎已是台灣當下的一門顯學,『華視三國演義』的最新節目,也充分肯定這種分析。
蘇曉康
2024-02-29 05:50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郭岱君:蔣介石曾經為介入選舉天人交戰,後悔不已
纏訟十年,「寄寓海外」十八年的兩蔣日記終於九月返台,國史館並出版第一批蔣介石日記(1948-1954年)。兩蔣日記當年即是由蔣家媳婦蔣方智怡做主「暫存」胡佛研究所,主因是政黨輪替,蔣家對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如何處置這批珍貴的歷史文物有所疑慮,但總統文物是「國史」而非私人家史,當年蔣家與胡佛研究所以「暫存」而非「捐贈」的方式保存於胡佛檔案館,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兩蔣日記能「回家」。
夏珍
2023-11-11 09:00
新聞
政治
錢復曝蔣中正日記內容:他為二二八嚴批陳儀「官逼民反」,自認用錯人
國史館今(31)日舉辦《蔣中正日記》新書發表會,發布蔣中正首任總統任期1948至1954每年1本、共7本日記,除國史館長陳儀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蔣家後代家屬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等人出席外,曾任故總統蔣中正翻譯、監察院長等職的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錢復也應邀與會,分享自己先前查閱《蔣中正日記》的心得。
鍾秉哲
2023-10-31 19:45
新聞
政治
《蔣中正日記》今發表!國史館曝艱辛過程致謝家屬 林佳龍:功過要由台灣人評判
今(31)日為故總統蔣中正冥誕,歷經多年跨海爭訟的兩蔣日記於上月重返台灣,國史館今(31)日下午與民國歷史文化學社舉行《蔣中正日記》新書發表會,公布蔣首任總統任期間7本日記。國史館長陳儀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等人皆出席;陳儀深並預告,預計年底會出版1970至1979年間的《蔣經國日記》。
鍾秉哲
2023-10-31 18:05
新聞
政治
蔣中正功過尚難蓋棺論定?蔣方智怡稱無意辯白:前人種樹,當以為念
今(31)日為故總統蔣中正冥誕,國史館與民國歷史文化學社下午舉行《蔣中正日記》新書發表會,公布首批蔣中正首任總統任期1948至1954年間每年1本、共7本日記,國史館長陳儀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等人都到場,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則在兒子蔣友柏、蔣友青的陪同下與會。蔣方智怡表示,蔣中正派員接管開啟台灣走向自由,並帶領台灣人民度過重重難關,她無意為蔣中正辯白,但台灣有此成就,前人種樹,當以為念。
鍾秉哲
2023-10-31 16:48
新聞
政治
十年跨海爭訟!兩蔣日記抵台 國史館年底前陸續出版
國史館今天表示,兩蔣日記原件及許多兩蔣時代的資料文件,歷經10年的跨海爭訟,終於讓這批總統文物回到台灣。規劃10月底與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出版第一批蔣中正日記、今年底出版蔣經國日記。
中央社
2023-09-14 23:26
新聞
政治
歷經10年纏訟 美法院判「兩蔣日記」所有權歸台灣國史館
前總統蔣介石與蔣經國的51箱文件被存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已將近18年之久,歷經10年纏訟,美國法院日前將文件所有權判給台灣國史館,「兩蔣日記」等文物的原件將重返台灣。
中央社
2023-07-19 20:49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夏珍專欄:蔣萬安當選市長嚴重?還是邱莉莉當選議長嚴重?
如果不是蔣萬安當選台北市長,今年的二二八還有這麼多事嗎?就在獨派團體「台灣國」控告蔣萬安違反殯葬管理條例,讓曾祖父蔣介石浮棺數十年的同時,南檢正式起訴台南市議長邱莉莉、副議長林志展、民進黨中執委郭再欽等人,先「賄選」、後「恐嚇」之不法手段,以影響市議員在正副議長之投票;兩件事風馬牛難相及,間隔近半世紀,值得追問的是:哪一件更觸動人心(民意)?
夏珍
2023-03-03 14:2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從「反帝」到親美—談國民黨的外交路線
今年6月初,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訪問美國,並在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與美方學者交流時,明確表示國民黨是「與美國擁有緊密連結的親美政黨,持續對抗共產主義,與中共做價值與制度的競爭」。筆者今年4月有機會返美,趁機造訪了胡佛研究所,並透過翻閱所內典藏的史料,證實朱立倫主席關於國民黨親美的歷史確實為真。
許劍虹
2022-06-12 15:2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孔令信觀點:從兩蔣父子的危急存亡之秋,看台灣何去何從?
蔣經國的《危急存亡之秋》記的就是民國38年(1949)那一年,蔣氏父子在中華民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做出的折衝、協調與部署,過程是痛苦與羞辱、不安,但是「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悽愴悲情浮在紙上。對現代的年輕世代來說,可能根本無感。然而,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說,當時有父兄在前線和解放軍作戰拚搏生死,前途充滿著風雨飄搖的感覺,那時的同島一命根本不用宣傳!(註:《危急存亡之秋》是蔣經國在大陸時期最後一年的日記,國防部曾印行出版,後收入蔣經國全集。)
孔令信
2022-01-31 14:40
VIP
政治
國內
歷史
政經解密
揭露雙面蔣經國:執行白色恐怖卻走親民路線,心懷大中華卻抗中保台
兩蔣日記陸續解密以來,世人又有更多機會一探蔣家父子內心,以及兩者對治國態度、因應國際局勢的差異。學者林孝庭指出,兩蔣父子的差異,在於從地方治理開始政治路的蔣經國,作風相較下更務實,包含1970年代退出聯合國、美中建交,面對國際關係改變時,除了極大化外交可能,也希望走本土化路線、鞏固與台灣人關係。
吳尚軒
2021-06-13 16:40
新聞
政治
調查
歷史
專訪側記》意外的國父?強人身後:經國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已故前總統蔣經國是個擁有複雜面向的政治領袖,在國民黨、民進黨、共產黨的眼中,各有不同的形象展現與轉變。
林庭瑤
2021-04-27 09:20
新聞
國內
兩蔣日記產權歸誰?國史館狀告蔣家後代 法院二審今開庭
國史館對兩蔣日記等文物歸屬權提起民事訴訟。一審判兩蔣總統任內文物,屬國有由國史館管理。蔣友梅等人提上訴,二審今開庭,法官勸雙方和解,早日讓這些重要文物妥善獲保存。
中央社
2021-02-18 18:02
VIP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牽線兩蔣日記留美,郭岱君為何棄台灣官位赴美當史學者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原為新聞局官員,因緣際會受前總統李登輝拔擢,之後卻因無法認同李任內一些政治作為,離台赴美「棄官從研」,意外造就她成為《兩蔣日記》保存與開放的推手,乃至蛻變為國際知名歷史學者。
李順德
2020-11-16 11:00
新聞
政治
國內
歷史
不給妻子開冷氣、痛罵孔家「陰魂不散」,蔣經國日記揭「家事比公務難」的內心世界
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今年2月公開1937至1979年的故總統蔣經國日記,除記載他許多國事決策心路歷程,更多的是他對妻兒、家庭的「家事」感懷。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24日在一場演講裡表示,兒女是蔣經國的「最愛與最痛」,還曾在1975年的日記裡寫到「處理家事比處理公務難」。日記裡自陳對表弟孔令侃「不但厭而且恨,此人對公對私皆害了不少」的重話。
潘維庭
2020-10-25 08:5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風評
風評:促轉會入侵校園,忘了蔡英文的交代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三讀通過後,蔡英文總統曾宣示,轉型正義是一項促進和解的嚴肅工作,希望進轉會能「創造一個和解的社會氛圍與對話空間」,三年九個月過去,促轉會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創造肅殺氛圍的能力;也證明這個自立法以來即有違憲爭議,却未能順利提出釋憲聲請的法案,的確足可讓機關、團體、個人毫無抗拒之力,包括學術自由理當受到憲法保障的大學。
主筆室
2020-09-22 07: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