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保發中心 文章列表
#
保發中心
約 5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獨家》南山人壽添強棒 蔡政憲將任獨董、侯志宗將接風控長
南山人壽強化董事會與經營陣容,延攬兩位精算專家。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系主任蔡政憲可望於今年6月11日獲選成為南山的獨立董事;另外,該公司從新光人壽挖角、昨(5)日到任的新壽前風控長侯志宗,有望於6、7月間接任將要退休的陳正哲,成為南山的新風控長。
陳怡慈
2025-05-06 17:23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VIP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詹芳書觀點:強化壽險產業韌性─從全球變局到在地政策調適
2025年以來,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從美國掀起的「對等關稅」政策,到全球供應鏈重整與利率大幅波動,這些變化不僅衝擊全球經濟,也直接影響以出口為主、金融高度開放的臺灣市場。在這樣的環境下,臺灣壽險產業該如何強化體質、穩健發展,同時把握國際資金流動的新機會,朝「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邁進?這不僅是產業的課題,更攸關國家整體競爭力。
詹芳書
2025-05-01 05:50
新聞
國內
財經
證券投資
理財
台積電占台股超過30%,恐釀ETF亂象!金管會擬鬆綁追蹤指數成分股比重3成限制
台積電穩坐千金股、占台股大盤超過3成,恐讓國內追蹤台積電的ETF產生追蹤誤差。對此,專家學者透過金管會法規調適平台,提議鬆綁國內ETF追蹤的指數成分股比重30%的限制,金管會今天表示,已請證交所研議中。
中央社
2025-02-21 12:33
新聞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獨家》「業績成長王」中信產險總座將換人 又見富邦背景
金融圈傳出消息,轉戰中國信託產險一年半就帶領公司奪下2024業績成長王,並且擺脫虧損陰霾、員工年終獎金有望增加的富邦產險老將林承斌,即將因為屆滿65歲而卸下中信產總座職務,準備接替他的是另外一位「富邦產寶寶」,將是中信產連續第三位來自富邦產的總座。
陳怡慈
2025-01-07 22:52
新聞
國內
財經
金管會送保險業跨年大禮 第四階段措施ICS估增21〜42個百分點、健康險賣多者受惠大
金管會在2024年最後一天對保險業送上接軌大禮,保險局長王麗惠今(31)日親自宣布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的第四階段在地化及過渡性調適措施。按四家壽險公司2023年底資料試算,ICS可望增加21〜42個百分點,大型壽險公司精算部門主管說:「增幅算相當大。」
陳怡慈
2024-12-31 20:29
新聞
國內
財經
元大金接棒當永續聯盟主席 總座豪氣喊1.1萬名員工考照費用全補助
由金管會主導、成員涵蓋6家金控的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今(4)日舉辦第二屆成果發表會,輪值主席也從玉山金控交棒給元大金控。元大金控總經理翁健致詞時表示,做永續必須不惜任何代價,元大金上周已經公告,整個集團國內1.1萬名員工報考永續金融基礎證照的1300元,公司全額補助。
陳怡慈
2024-12-04 22: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霸凌業力大爆炸─平庸的是文官,邪惡的是民進黨
一位基層公務員之死,讓勞動部長何佩珊黯然請辭,對比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的八掌溪事件,請辭的是(前)行政院副院長;馬政府時代洪仲丘事件,摘掉烏紗帽的是國防部長,何佩珊辭職並不冤枉;壓垮何佩珊官途的正是她口中勞動部「嘔心瀝血的調查報告」,以及她對「官僚體系是否普遍存在的惡」的思考,她的調查與思考,正足以說明她即使擅於處理政黨(黨團)事務,却顯然不適任政府事務,尤其缺乏危機處理的智慧和能力。
夏珍
2024-11-22 06:20
新聞
國內
財經
報復性出遊熱 國人前9月旅平險主約投保逾355萬件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今(2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國人出國旅遊確實是滿多的,根據保發中心統計,附約併入主約算1件之下,今年前9月,15家產險公司一共承保355萬5004件旅行綜合保險及旅遊不便保險,較去年同期成長63.3%。
陳怡慈
2024-11-21 20:31
新聞
政治
霸凌輕生案險遭「勞動布」?她爆何佩珊要綠高層做件事:加害者至今神隱中
近來公部門霸凌事件頻傳,勞動部19日公布北分署公務員疑遭霸凌輕生案調查結果,證實原署長謝宜容「情緒確實控管不佳」,降調為非主管職;但同時,勞動部也指,公務員自殺與謝宜容沒有「直接相關」,引發議論。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今(20)日再爆,勞動部長何佩珊曾打電話請民進黨副秘書長何博文,「好好約束」曾為此議題發聲的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底是施壓還是單純聯繫說明,到底有沒有派系鬥爭的意圖?」
李瑋萱
2024-11-20 12:52
新聞
政治
財經
保發中心總座葉爾康突請辭 黃泓智一上任就當董事長兼總經理
金管會保險局頭號智庫—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簡稱保發中心)再掀戲劇性情節。金融圈晚間傳出最新消息,保發中心今(19)日傍晚舉行臨時董事會推舉董事長,現任總經理葉爾康突然以「個人生涯規劃」為由向董事會請辭,不少人都感到錯愕。
陳怡慈
2024-11-19 21:37
財經
新新聞
獨家》史上最強精算組合 保發中心董總將由黃泓智、詹芳書出掌
金融圈傳出消息,行政院已經核定,金管會保險局第一大智庫—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簡稱保發中心)的新任董事長與總經理,將分別由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黃泓智,及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教授詹芳書出任,倆人都有博士學歷,學術專長都是「保險精算」,被視為保發史上最強精算組合。
陳怡慈
2024-11-11 23:50
新聞
國內
財經
女性投保強制車險將變貴 金管會研議費率男女同價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7)日表示,有鑑英國、美國加州、德國、日本等地的強制汽車責任保險,計算保費時,並未把性別做為計價因素,保險局已請保發中心研議強制車險費率調整方案,未來可能女性與男性不再有不一樣的費率。
陳怡慈
2024-11-07 19:02
新聞
國內
財經
金管會鼓勵報考永續證照 明年底納入評鑑加分項目
金管會今(29)日發布「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廣含六大面項,其中在人才培育方面,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胡則華表示,將設計誘因鼓勵金融業考取「永續金融證照」,且將在明(2025)年底正式把各家金融機構的考照情況納入成為金管會第四屆永續金融評鑑的加分項目。
陳怡慈
2024-10-29 19:58
新聞
國內
財經
獨家 》保發中心董座難產?傍晚突開董事會,推李松季代理董座
有金管會保險局第一大智庫之稱的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今(9)日傍晚臨時舉行董事會,推舉該中心現任董事之一的產險公會理事長李松季暫代董座職務。資深保險專家聞訊後指出,「看來保發中心董座難產了」。
陳怡慈
2024-10-09 19:13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台北
工讀生疑遭職場霸凌!考上碩士班竟被逼「學業工作2選1」崩潰輕生 保發中心黑歷史全起底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保發中心)日前爆出工讀生疑遭職場霸凌,最終輕生身亡的悲劇,消息曝光後頓時引起熱議,保發中心董事長簡仲明也宣佈請辭、以示負責。不料,台北市勞檢處事後前往保發中心勞檢時,發現保發中心非但未落實預防職場不法侵害,甚至還有勞工健康檢查查不到、輕生案記錄不完整等缺失!
中央社
2024-10-04 14:46
新聞
國內
財經
網路威脅多 金管會:3類資安險看俏、保費去年破5億
電子商務交易、人工智慧(AI)與雲端技術蓬勃發展,網路威脅與日俱增,金管會昨(26)日公布統計顯示,不法入侵財損、依法應賠責任、綜合型等3類資安保險需求看俏,整體產險業去年資安險簽單保費約5.28億元、年增30.3%,成長力道強勁。
陳怡慈
2024-09-27 17:21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汽車
消費
2025 Ford Kuga 1.5T Active小改款搶先試駕:牛肉夠多!征服者套件加持,科技、性能、舒適、隔音都升級
說起國產休旅、尤其又是重點消費級距的國產中型休旅,這幾年FordKuga確實黯淡了些許,而在面臨產品生命來到中期改款之際,即將在10月2日發表的第3代小改款更新,是否能趁著彼方尚未重整旗鼓之際,挾更多的新意重返市場?在FordKuga小改款上市前,風汽車搶先試駕是必須的。
陳彥齊
2024-09-26 00:20
新聞
國內
財經
保發中心今起無董座!簡仲明為工讀輕生案正式離職 撫卹金擬交付信託
金管會保險局最大智庫、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簡稱保發中心)破天荒出現成立39年來董事長唱空城計的狀況;另外,該中心劉姓工讀生不幸輕生的數百萬元撫卹金擬採信託方式辦理。保發中心無董座之下,如何明快且有魄力地處理後續決策,外界關注。
陳怡慈
2024-09-25 15:48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獨家》綠營金融一哥確立 他將同掌銀行公會與金融總會
金融圈傳出消息,府院高層已經敲定,預計在今年10月份登場的兩大金融公協會理事長補選,包括:銀行公會、金融總會,將由兆豐金控暨兆豐銀行董事長董瑞斌同掌,其「綠營金融一哥」的象徵性地位自此確立。
陳怡慈
2024-09-18 22:40
新聞
國內
財經
「投資型保單不保證獲利!」金管會籲投保前留意3件事:慎選適合商品
為避免消費爭議,金管會5日提醒消費者投資型保單不保證獲利,投資風險由保戶自負。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提醒,投保投資型保單前應留意3件事,首先是確認自身保障需求,其次是留心須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最後應特別注意相關警語。
中央社
2024-09-06 14:1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