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亞太局勢 文章列表
#
亞太局勢
約 6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韋安觀點:習近平與川普的潛在戰略妥協—中東和平與亞太再平衡的「大交易」!?
歷史,總在看似偶然的瞬間,悄然轉向。國際政治的角力,像冰山一樣,藏在水面下的交易部分遠大於水面上的公開部分。
韋安
2025-04-02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川普與習近平透過交換條件達成協議?美國學者:兩人都有「這個情結」,難以向對方妥協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友(AndrewNathan)20日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重返白宮後,無論是對內或對外政策仍有諸多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台政策充滿了不確定性。
兩岸中心
2025-03-20 21:49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陳玟伶觀點:日印戰略夥伴關係新願景
美日印太戰略本於日本安倍前首相菱形戰略的原始構想,後來被美國所接納。印太戰略中的印度舉足輕重。除了印度是南亞大國之外,包括整個印度洋範疇。印度是個中立國對於結盟類的行動,長期以來並不上心。安倍前首相是第一個以個人魅力建立與莫迪總理相交好的日印關係,這十年來歷經菅義偉、岸田文雄、石破茂三位首相因雙方領袖定期互訪更加速全面的合作。也為美國的印太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沒有安倍沒有日本在印度的經營,美日印澳的四國構想其實是不容易的。
陳玟伶
2025-03-07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觀察》習近平稱普京「真朋友」─中國如何借鑑烏克蘭經驗應對台灣問題?
本週一,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中國和俄羅斯是「患難與共」的「真朋友」。這次通話正值俄烏戰爭三周年之際。三年來,大陸向俄羅斯伸出援手,幫助普京克服西方的經濟封鎖和艱難戰局。但是,大陸外交部和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多次重申沒有幫助過俄羅斯,並表示「如果中國真的介入這場戰爭,現實早已不是這樣了」。
田暢
2025-02-26 18:19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分析》華府決策者最擔憂的情境:中俄「無止境」關係,是否成為協防台灣的不利因素?
對美國而言,與中國和俄羅斯同時在歐洲和亞太地區開戰,將堪稱華府在大國博弈時代的最糟發展。美國國會戰略態勢委員會(StrategicPostureCommission)在去年10月發布報告警告,美國及其盟國必須為同時嚇阻並擊敗中國和俄羅斯做好準備。這使美國更加擔憂:若俄烏戰爭未解,美中又因台灣問題爆發衝突,華府將面臨何種局面?
蔡娪嫣
2024-09-09 19:10
新聞
國際
國內
AIT新處長谷立言記者會,流利中文回應疑美論:不必擔心台灣科技業被掏空
美國在台協會新任處長谷立言4日召開7月就任以來的首場記者會,以流利中文回應「疑美論」,強調對台灣科技業遭掏空的擔憂毫無必要,並稱台灣成功建立的半導體生態系統,無法在其他地方複製。
蔡娪嫣
2024-09-04 17:41
新聞
政治
谷立言接棒孫曉雅出任AIT處長 外交部表達誠摯歡迎:盼強化台美夥伴關係
美國在台協會(AIT)於5月29日宣布將由谷立言(RaymondGreene)先生出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AIT/T)新任處長,外交部今(29)日表達誠摯歡迎。
黃信維
2024-05-29 21:38
VIP
政治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2015年馬習會習近平對馬英九說了什麼 讓馬英九8年多後要大家相信習近平
1月10日距離總統大選投票日只剩70多個小時,卻傳出前總統、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接受德媒《德國之聲》專訪時,表示「兩岸關係可以相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讓國民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趙少康不得不馬上出面切割。
郭宏治
2024-01-12 09:10
VIP
國際
兩岸
政治
2024台灣總統大選》選舉結果牽動亞太局勢 中國可能「觀察」這事再回應
我國總統暨國會選舉進入倒數階段,其結果不只牽動兩岸關係走向,也對區域安全和經濟帶來影響。身為解放軍退伍少將的中國國務院台灣辦公室前副主任王在希日前稱,我國副總統賴清德當選會引發戰爭。美國巴克內爾大學教授朱志群認為,若賴清德勝出,中國可能先「觀望」,因此他的就職演說相當重要。
簡恒宇
2023-12-26 1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弘安觀點:反介入要和平─台琉命運共同體的警示
本文摘要:前有阿富汗悲慘結局,現有烏克蘭的現世報,震撼了美國與北約歐盟及亞太夥伴;台琉命運共同體感同身受,台灣與琉球將安全託付給美國須有所警惕,以避免阿富汗效應,烏克蘭慘況在臺灣與琉球地區重現。
弘安
2023-09-09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弘安觀點:「反獨促統臺灣當歸」─全向圍島對美台敲響警鐘?
羅剎島奇觀(兵凶戰危代理戰爭):
弘安
2023-08-28 07:10
國際
國內
亞太青年協會率團訪日》台灣可取經松下政經塾、茨城自行車旅遊 日本眾議員讚青年是重要橋樑
我國亞太青年協會日本政經觀察室日前率領「亞太青年協會暨台灣跨黨派訪日交流團」到日本與中央、地方層級和民間團體交流,且此團涵蓋我國中央、地方民意代表,還有非政府組織成員,並對培養日本領導人才的松下政經塾、茨城縣自行車道規劃印象深刻。
簡恒宇
2023-05-20 17:00
國際
兩岸
美中關係開始融冰?蘇利文與王毅在維也納見面,白宮國安顧問強調「不支持台獨、期待和平解決兩岸差異」
當地時間2023年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蘇利文)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晤。雙方就推動中美關係排除障礙、止跌企穩進行了坦誠、深入、實質性、建設性的討論。王毅就台灣問題全面闡述了中方嚴正立場。雙方還就亞太局勢、烏克蘭等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雙方同意繼續用好這一戰略性溝通渠道。
李忠謙
2023-05-12 21:08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陳昭南專欄:中共一旦侵略台灣,極可能被視為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一直以來,除了台海危機以及釣魚台主權歸屬的日中爭執之外,中國在南海也與多個東南亞國家有主權糾紛。
陳昭南
2023-05-06 15: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風評
風評:中國從俄烏戰爭學到哪些武力犯台教訓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以「去納粹化」為名發動侵略烏克蘭的戰爭,這場撼動全球局勢的戰爭也對台海兩岸帶來巨大衝擊。台海局勢被拿來與俄烏關係類比,「今日烏克蘭,明天台灣」屢屢出現在台灣輿論、甚至國際媒體上。俄烏戰爭衝擊了台灣政府的軍事政策、對外關係以及台灣民眾的認知,《風傳媒》也策畫《戰爭啟示錄》深入探討相關議題。戰爭也改變美俄中三強關係,並牽動印太局勢與台海戰略布局,美中台都從俄烏戰爭中學習如何因應台海下一場可能的戰爭。
主筆室
2023-02-23 15:20
VIP
國內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不只半導體「去台化」 米羅真跡來台展出喊卡
台積電赴美設廠引爆「去台化」話題,這個現象不只在半導體業界,也擴及藝文策展活動。後現代大師米羅(JoanMiro)與畢卡索、達利並列「西班牙藝術三傑」,原本明(2023)年夏天,米羅真跡畫作將來台展出,因為台海戰爭陰影攪局而橫生變數。
林庭瑤
2022-12-20 16:4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重用核能,拒絕中國霸凌、捍衛台灣國格!
隨著裴洛西訪台,對亞太局勢造成一股政治與軍事風暴,中國除了禁止多項台灣產品的進口外,還在六處周邊海空域執行實彈軍事演習,面對鄰國侵門踏戶的蠻橫威脅,我們自然也應當要維持防衛能量自保,然而遺憾的是,無論全球趨勢或著中台局勢,這個聲稱抗中保台的政府,實際政策卻往往與其初衷背道而馳,因為「敵人就在本能寺」!這不是只有執政黨或選票的事,而是攸關兩千三百萬台灣人身家性命、維護全球民主陣營與人權尊嚴的大事。
林琬寧
2022-08-15 14:00
新聞
政治
「裴洛西訪台為中國畫下3條紅線」 名嘴:定錨未來兩岸、亞太局勢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2日晚間率訪團飛抵台北松山機場,有分析認為裴洛西訪台是為追求歷史定位。對此,媒體人李正皓於臉書發文表示,裴洛西來台固然有部分原因是為了自己的歷史定位,但更重要的是裴洛西用眾議院議長的身份,為中國畫了3條紅線,而這3條紅線將成為未來兩岸、乃至於整個亞太局勢的定錨。
鍾秉哲
2022-08-04 02:39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經濟
孫維德觀點:拜登政權遲遲不願全面棄絕貿易保護主義
亞洲是一個瞬息萬變的地區。美國想要用亞洲政策保障美國利益,就必須把政策訂得夠有意義,不能只是繞過國會而已。
David Stinson孫維德
2022-07-07 15:0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黎蝸藤專欄:三場選舉創美中印太對峙新局面
進入5月,國際外交界進入傳統的「印太時間」。5月13日,美國在華盛頓召開美國—東盟峰會,宣布在印太地區約1.5億美元的新投資。隨後(20至24日),總統拜登(JoeBiden)上任後首次出訪亞洲。拜登打破「先日後韓」的出訪慣例,先到韓國與上任11天的新總統尹錫悅會晤,重點放在美航高科技和製造業合作的問題上。隨後,拜登前往日本,正式訪問之餘還參加了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首次線下峰會。
黎蝸藤
2022-06-23 14:4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