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 文章列表
#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
約 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理財
商業
台灣1產業慘陷倒閉潮!關了8000家撐不下去熄燈,專家曝10年後剩不到1/2
衛生福利部3月18日公告《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解釋令,開放中藥販售資格,允許具備中藥或藥學相關科系背景、並完成核心課程及一年實習的畢業生,在取得「經營中藥事實證明書」後登記為中藥商。此舉旨在紓解中藥販售業高齡化與人才斷層問題,卻引發藥師團體強烈反彈,質疑政府等同讓「非專業者也能賣藥」,擔憂用藥安全遭到衝擊。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7 09:50
新聞
國內
財經
1萬多家診所福音 年繳5位數就能提供視訊看診、在宅急症照護、雲端HIS
國內1萬多家西醫診所有福了,在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努力一年多後,為基層診所設計的視訊看診(通訊診療)、在宅急症照護、雲端HIS(HealthcareInformationSystem,醫療資訊系統)及線上刷卡繳費方案登場。資拓宏宇國際董事長兼執行長吳麗秀表示,整個方案含年費與上網流量使用費,一年僅數萬元,基層診院所一定負擔得起。
陳怡慈
2025-02-24 19:04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中短期的」浮動點值一做22年逼醫事人員做功德 醫界爭取健保點值1點1元入法
醫界最近為爭取健保點值1點1元入法鬧得沸沸揚揚,幾次政黨協商都沒結果,衛福部甚至揚言倘若健保點值要保障1點1元,明年(2025)肯定就要調漲保費率。醫界高層表示,政府此舉無異是在「恐嚇」民眾,因為實施1點1元衍生的缺口不一定要漲保費,也可以由政府以公務預算撥補,事實上,面對台電上千億元的虧損,政府就是這麼處理的,「政府口口聲聲說台電不能倒,試問:攸關全民健康的全民健保難道就可以倒嗎?」
黃天如
2024-07-10 08:50
新聞
國內
「醫師7月經常性薪資約在15萬!」公會聲明引勞動部統計:私人企業主管可能更高
針對醫師薪資與健保制度,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15日發出聲明,指「醫師月收高達1、200萬元」與醫療實務有差距,根據勞動部2022年薪資調查統計,醫師之7月經常性薪資為15.6萬,年總薪資為230.2萬元。醫師公會全聯會呼籲,盼社會在正確資訊下,體認醫療投資不足的真正問題。
風傳媒
2024-05-16 09:49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何時宜觀點:健保費漲不停,他們沒告訴你的事
國民健保費是依照政府規定費率乘以薪資向人民提取。過去20年,全台薪資平均上漲大約30%,同時期又調高健保費率20%,十年前再向民眾加收補充健保費,合計健保費在過去20年間,每年的收入增加了超過50%。民眾的健保負擔逐年加重,超過薪資增加的幅度。健保該不該繼續漲?
何時宜
2024-05-14 06:4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掛號費天花板被掀!不僅弱勢家庭看不起病 三代同堂醫療費恐漲逾3.5萬
健保讓民眾就醫權獲得基本保障,但除醫療費之外,醫療院所向民眾收取的掛號費政府能不能管?又能管到什麼程度?始終存在爭議。近年健保點值不斷縮水,部分醫療院所左支右絀,遂將腦筋動到掛號費等行政費用上;而衛福部也很「阿莎力」,日前突然宣布實施15年的「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參考範圍」停止適用,令不少弱勢民眾大嘆日後可能有健保也看不起病,或者只能被逼得換醫師。前衛生署長、也是當年訂定掛號費參考範圍的楊志良更撂下重話:「健保逐漸階級化,再這樣下去,不如別辦了!」
黃天如
2024-03-19 09:10
新聞
政治
出席國醫節慶祝大會 蔡英文:盼與中醫藥界持續合作建構更完善服務
總統蔡英文今(10)日上午出席「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慶祝第94屆國醫節2024國際中醫藥臨床學術大會」,感謝中醫藥界守護民眾健康,為台灣醫療及學術研究用心奉獻,並期盼政府和中醫藥界在未來持續密切合作,建構更完善的服務,讓中醫藥蓬勃發展。
黃信維
2024-03-10 14:06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一通電話「免費問到飽」可能害醫師觸法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能幫到你什麼
台灣少子化問題難解,更突顯守護每個寶貝健康長大的重要性。衛福部針對未滿3歲幼兒推動的專責醫師制度日前全面上路,惟礙於投入經費不足,目前專責醫師收案每名幼兒、每人每年只能獲得1500元補助,即使收滿上限300人,全年補助可能還不夠聘請1名個管師,導致不少醫師參與興趣缺缺。另方面家長卻質疑,兒科醫師平日看診就夠忙了,若要再擔任多達300名幼兒的專責醫師,這樣的照護會有品質嗎?影響所及,立意良好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才剛亮相,就出現了一些隱憂。
黃天如
2023-11-14 09:10
新聞
政治
中部醫師後援會成立 賴清德:將與醫界共同推動「健康台灣」的使命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1)日行程滿檔,結束上午參香行程後,下午再趕往台中烏日區出席「中部醫師賴清德後援會成立大會」,與來自中台灣各縣市,包括嘉義、雲林、彰化、台中、南投、苗栗,甚至遠從花蓮、澎湖等將近千位醫師們暢談國政。賴清德表示,醫界總是站第一線守護國人健康,在推動台灣民主進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未來將與醫界共同推動「健康台灣」的使命,賴清德致詞時也特別穿上由後援會準備的白袍。
黃信維
2023-10-01 16:52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吳欣岱將宣布參選 民進黨暗中評估高嘉瑜恐失港湖立委
民進黨在台北市內湖南港區處境艱困,尋求連任但與黨內「結仇」頗深的現任立委高嘉瑜,除對上捲土重來的國民黨議員李彥秀,有意參選的台灣基進吳欣岱也將瓜分深綠選票。據悉,高嘉瑜為此拋出整合民調,但《風傳媒》掌握,吳欣岱不只沒有要退,更預計在15日正式宣布投入選戰。高嘉瑜前有狼、後有虎,就算非常拚,恐還是得「皮皮挫」。
黃信維
2023-09-14 08:30
新聞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信任度超過9成的醫界也陷#MeToo風暴 醫療和醫學組織如何補破網
「身為精神科指導者,他熟知被害人被性騷擾時的惶恐與不安,所以當我要求他停止摸手的動作時,他竟反咬說:妳在對我幻想什麼?我知道妳從小沒有爸爸,所以妳有戀父情結。」這是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日前在電台公開分享20多年前被大前輩性騷擾的過程。雖然鄧惠文不願證實當年性騷擾她的是誰,但她的揭露卻突顯醫界#MeToo比其他職場性騷擾更駭人的特性,即當行為人是比任何都瞭解人性弱點的專家時,他的魔爪只會伸得更長,也更加肆無忌憚。
黃天如
2023-07-06 09: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餵藥疑雲有如當年三聚氰胺事件翻版?不做功課的「專家」只顧挑動民粹狂熱
板橋某幼兒園餵藥疑雲真相未解,各種謠言甚至指控卻是滿天飛,不但連小朋友的尿檢報告都流出,還被所謂的「專家」胡亂解讀一通。然而就算是專家也是術業有專攻,相關檢驗報告理應由真正專精的醫檢師來解讀,才有公信力;其他領域專家公開發言前,則務必做足功課,千萬別不懂裝懂。眼前亂象令人不禁回想起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因為民粹黯然下台的前衛生署長林芳郁。
黃天如
2023-06-16 09:10
新聞
政治
「波波牙醫」條款開後門?本土小牙醫聯盟召集人批公會搓湯圓:高層小孩就是受益者
台灣去年因為「波波牙醫」、「波波西西」的議題鬧得沸沸揚揚,起因於《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同時附帶了有利於國外學歷的7條附帶決議。台灣本土小牙醫聯盟召集人黃映綺就在節目《POP大國民》表示,這些附帶決議讓國外的牙醫畢業生能夠不遵守國內的體制,插隊回國當醫生。
李思琪
2023-04-19 17:5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AZ、莫德納、BNT疫苗能混打嗎?全球研究結果總整理 各國開放方式一次看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流行邁入第3個年頭,人類從只能挨打到正面迎戰,疫苗研發無疑是關鍵。然而隨著上市廠牌種類越來越多、多數疫苗都須接種2劑,及變種病毒來襲等變數,疫苗混打已成為科學家最有興趣探討的「疫苗顯學」之一。
黃天如
2021-07-15 17:00
新聞
國內
台灣會不會封城?醫師分析這數據後給出答案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許多國家紛紛採取封城措施,讓民眾開始擔憂台灣是否也會走到「封城」這一步。對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羅浚晅在26日的ETtoday《雲端最前線》節目中表示,台灣現在不會封城、未來也不會,因為台灣把國境鎖得很好,目前應擔心的是本土感染的問題。
李芯
2020-03-27 08:40
新聞
國內
調查
住院醫師一日行程大公開!揭露醫師養成過程的血汗淚
北部某醫學中心林姓住院醫師上月底自光華商場跳樓輕生,事後家屬直指年僅29歲林醫師輕生的原因,可能與職場霸凌有關,令人嘩然。醫師是多數人艷羨的工作,而經數十年寒窗苦讀,能夠如願考上醫學院、當上住院醫師者,無疑更是人中龍鳳、天之驕子。究竟什麼事比念書壓力還大?讓已站上起飛跑道的醫界未來之星,寧可將自己大半生好不容易累積的努力成果、師長的栽培、社會的厚望…瞬間全劃上句點,走上不歸路!?
黃天如
2019-03-21 08:00
新聞
國內
調查
醫生壽命比一般人長還是短?生酮名醫英年早逝,也有百歲人瑞醫師樂在工作
醫者的壽命較常人是長或短?其實醫師也是凡人,在紅塵俗世中經歷著酸甜苦辣、離合悲歡,雖有醫療專業足以庇護病人與自身,卻難免會有顧此失彼,或一時判斷失準的時候。倡導生酮飲食養生的小兒科醫師謝旺穎,正值45歲英年,農曆年後卻因肝膿瘍引發敗血症驟然離世,便留給家人、醫界無數的驚嘆號!
黃天如
2019-03-03 09:20
新聞
國內
調查
西醫師生死之謎大公開!平均死亡年齡79.6歲,奪走他們寶貴生命的主要原因是…
醫師以捍衛民眾健康為職志,總是竭盡所能地延長病人的壽命,但醫者自己呢?《風傳媒》獨家針對國內4萬6000多名西醫師近年的身故原因及年齡進行追蹤調查,2017年國內共有181名西醫不幸離世,平均死亡年齡79.6歲,較國人整體平均死亡年齡73.34歲長了6.26年。在死因部分,不同於癌症連續36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2017年有多達59名西醫因肺炎及其他肺部病症失去寶貴生命,死亡人數占當年死亡西醫總人數34.1%。
黃天如
2019-03-03 09:10
新聞
國內
調查
急重症無醫VS直升機後送,哪個風險高?偏鄉居民就醫像「玩命」,卻是難逃的人生抉擇…
急重症無醫聽天由命,以及申請醫療直升機後送就醫,哪個生命風險比較高?或許你會說,這是什麼鬼問題!殊不知這卻是身為離島居民,幾乎人人難逃的人生抉擇!搬回台灣本島就萬事ok?很抱歉,本島也有不少「壹醫鄉」甚或「無醫鄉」,當地民眾的就醫之路,可能比身在彈丸之地的離島居民更困難。
黃天如
2019-02-19 08:20
新聞
國內
調查
求醫之路何止漫漫!醫療資源患寡也患「不均」,資源充足又平均的竟只有這5縣市
「對街新開的一家診所,醫師年輕又親切;但隔壁另家診所的老醫師經驗豐富,口碑也挺不錯的。」偶有小病小痛想要諮詢醫師,卻因住家附近診所櫛比鱗次,又醫師各有擅長而難以抉擇,是都市人的日常。但你知道嗎,全國368個鄉鎮區中,至今仍有3個「無醫鄉」,另9個地區則只有鳳毛麟角1位醫師;若逢醫師休假、出國進修,全鄉便將陷入惶惶不可終日的無醫狀態?!
黃天如
2019-02-19 08: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