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中央正緊鑼密鼓的加緊腳步布局最後將要徵召提名的縣市長人選,外界各種傳言滿天飛,有派系高層各為其主的政治放話,也有趁機排除異己的政治煙霧彈,讓人目不暇給,其中更有試圖安撫或擺平可能有意爭取提名而陷入混戰的各種折衷方案見諸媒體報導,似乎在傳達此次徵召提名並沒有某些派系刻意壟斷的特殊考量,也並沒有布局圍堵明年民進黨可能的總統初選人選的政治陰謀,大家都是團結一致擁護民進黨中央的政治布局,準備打贏年底的地方大選。此時傳出民進黨高層在彰化與澎湖準備提名原本並不打算參選的正國會系統黃秀芳及楊曜立委,是真的想藉此擺平彰化由來已久的魏明谷與邱建富的龍爭虎鬥,還是真的認為幾乎完全沒有經營其立委選區外的彰化其他三個立委選區的黃秀芳有機會打贏彰化縣長選舉呢?澎湖楊曜立委的可能布局傳言,是真的想藉機擺平陳光復前縣長與陳慧玲縣議員的刀刀見骨提名爭議,或者真的認為唯有至少5度重申無意願投入縣長選戰並多次表達立委任內重大政見尚未落實的楊曜真的可以化解內部爭奪內訌而贏得縣長選舉呢?抑或這些布局傳言都只是在塑造民進黨的縣市長徵召提名並未有特別排除正國會系統的政治操作,並想藉此來勸退正國會系統的派系領袖林佳龍不要再妄想爭取台北市長的徵召提名,甚至也可能可以轉進參選新北市長,以完成蔡英文總統的北北桃「黃金陣容」選戰拼圖呢?其實,不管其背後的政治真相到底如何?民進黨的台北市長徵召提名布局就是陳時中與林佳龍的「君子之爭」,爭的不是政治大位,爭的是如何當選後帶領台北「首都圈」向上提升往國際舞台發光發熱的政治機會,這才是這場選戰所要呈現的政治價值與希望之窗,否則誰代表民進黨參選或當選台北市長又有何政治意義及願景呢?這才是台北市民在經歷歷任市長,從陳水扁的開創打開格局,卻又因馬英九、郝龍斌的保守作風而沉寂下來,再歷經柯文哲每天想參選總統的「打嘴砲」興風作浪卻一事無成的結果,期盼有一個具開創格局的新市長來帶領台北市首都圈真正成為國際大城市的嶄新未來,這才是台灣能夠真正邁向國際化的政治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