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工信部 文章列表
#
中國工信部
約 7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科技
汽車
文字讓人誤解,中國工信部規定禁止使用自動駕駛/智慧駕駛輔助詞彙
現今車廠都在試著往更高的自動駕駛輔助等級開發,然而就字面意思卻會讓不少駕駛者誤解,誤以為該系統能提供自動駕駛功能,因此中國工信部就規定禁止使用自動駕駛/智慧駕駛輔助等文字宣傳。
Carture車勢文化
2025-04-22 10:33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產業觀點
汽車
電動車事故釀死傷 中國傳禁止車商以「自動或智慧駕駛」打廣告宣傳
中國一輛小米SU7電動車日前在高速路段發生事故釀3死,引起社會震驚,並對於智慧駕駛系統的安全產生疑慮。據報導,近期中國工信部邀集汽車製造商代表開會,要求禁止在廣告中使用「智慧駕駛」和「自動駕駛」宣傳輔助駕駛系統。
中央社
2025-04-17 22:10
風生活
理財
商業
汽車
1產業龍頭慘了!股價暴跌「市值一夕蒸發近700億元」,負面消息發酵慘被切割
去(2024)年在中國掀起熱潮的小米電動車SU7,近日傳出在高速道路上碰撞後車輛爆燃的事故,造成3人身亡。事件仍在調查中,但小米的危機處理能力受到質疑,昨(1)日股價大跌,收盤時,小米港股跌幅達5.49%,至46.5港元,相較於前一日表現,市值蒸發近700億港元。
中央社
2025-04-02 12:06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汽車
消費
小米YU7電動休旅公布數據 比Model Y更大更寬敞
隨著電動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各大車廠紛紛推出具競爭力的新產品,小米繼SU7電動轎車後,再次擴展其電動車版圖,推出全新的YU7電動休旅,根據中國工信部的數據,這款電動休旅比特斯拉ModelY更大,續航里程更長,且價格更具競爭力,可能成為小米最暢銷的車型之一。
Carture車勢文化
2025-02-06 10:37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汽車
「像保時捷的SU7」才開賣半年,小米電動車銷量超越Toyota!「像特斯拉的YU7」明年夏天登場
《日本經濟新聞》日前指出,全球55國今年第3季共銷售超過250萬輛純電動車,除了特斯拉、比亞迪跟吉利汽車穩坐前3,比亞迪隨時可能篡位,日本車廠全部掉到20名以外,進入電動車市場才半年的小米則取得比豐田、日產更好的成績,來到第18名。小米明年預計將推出「外型像特斯拉」的休旅車YU7,可望在電動車領域再創佳績。
國際中心
2024-12-16 16:10
VIP
政治
兩岸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蔡英文的第4軍種咧?中共「影子部隊」惡名昭彰 國軍兵力計畫卻沒資通電軍
2024年9月23日,中共國安部突然透過微信公眾號發文指控,台灣國防部直屬的資通電軍指揮部「網路戰聯隊」的網路環境研判中心,透過名為「匿名者64」的駭客組織對中國大陸及港澳等地發動網路攻擊及認知作戰,同時也公開揭露我資通電軍羅姓、洪姓(女)、廖姓等3名人員身分資訊,宣稱將依法對3人立案偵查。由於這是2024年6月對岸公布「懲獨22條意見」後,首度將台灣「現役」軍人列為終身追責的台獨敵對份子,立即引發兩岸及國際關注與諸多揣測。
晏明強
2024-10-10 08:40
新聞
政治
財經
AI
反制美國!中國籲自家廠商「別用輝達」 郭正亮:這中企正吃下市場
美中科技戰持續交火,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自2022年起開始限制輝達(Nvidia)等先進AI晶片出口中國,而短影音平台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則計劃採用華為晶片進行訓練,加速研發自有技術。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網路節目《中天辣晚報》上指出,中國官方呼籲自家中企不要使用輝達晶片,導致輝達的中國市場正逐漸被華為等公司侵蝕。
陳明遠
2024-10-03 08:50
新聞
政治
財經
沒台積電也沒差?中國晶片技術只落後3年?國科會主委揭半導體產業真實差距
日媒日前報導指稱中國晶片技術僅落後台積電3年,引發外界關注。對此,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30)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的專題報告中,就中國晶片技術實力的最新報導發表看法,針對雙方的技術落差,吳誠文表示,應該在10年以上。
張庭維
2024-09-30 12:38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證券投資
中國晶片技術只落後台積電3年?國科會主委不相信,「落差應該10年以上」
有媒體報導稱中國晶片技術實力僅落後台積電3年,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天表示,他對此說法存疑,雙方技術落差應是10年以上,尤其台積電先進製程將進到2奈米。
中央社
2024-09-30 12:09
新聞
兩岸
國內
財經
中國產光刻機可做8奈米晶片?科技業專家曝實情:技術接近ASML這款
中國半導體技術近日傳出有重大突破,中國工信部月初公布一項通知,內容顯示其國產研發出的氟化氬光刻機,即深紫外光曝光機(DUV),分辨率小於65奈米(nm)、套刻精度小於8奈米,被解讀為可生產8奈米及以下晶片。不過,台大電機博士畢業的科技產業專家「曲博」曲建仲直指,目前中國該款光刻機的製程能力,大該就是落在55奈米到65奈米之間。
鍾秉哲
2024-09-29 09:10
新聞
國內
財經
中國半導體突破8奈米?台積電前研發處長楊光磊坦言有可能:但這幾點存疑
美國對中國祭出晶片禁令之際,中國半導體技術傳出有重大突破,中國工信部日前指出,其國產氟化氬(DUV)光刻機可生產8奈以下的晶片,引發外界關注。對此,曾任中芯國際獨立董事、台積電前研發處長的楊光磊認為,中國製作出8奈米絕對有可能,也沒道理做不出來,但良率與功能仍要抱持存疑態度。
許詠晴
2024-09-21 09:00
風生活
兩岸
財經
民間大肆慶祝晶片技術突破7奈米,為何中國官方相對低調?專家點出背後玄機
中國晶片研發技術突破的相關消息近期獲得關注,傳言稱中國可生產8奈米及以下晶片,也有企業申請極紫外光(EUV)設備專利。有專家認為這樣的說法有待商榷,且生產良率才是關鍵。
中央社
2024-09-17 21:52
風生活
兩岸
科技
即時
世界
才說不甩美國制裁、可製8nm晶片?陸媒挖細節「打臉中國DUV曝光機」:連28nm都做不出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近日在官網發布了「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24年版)」通知,曝光多項重點發展的技術裝備,涵蓋一項國產「氟化氬光刻機」(DUV曝光機),其核心技術指標包括晶圓直徑300mm、照明波長248nm、解析度≦65nm、套刻≦8nm,還傳出已可自主生產「8奈米及以下的晶片」。不料,如今就連中國自家媒體也打臉,此款DUV曝光機其實只能生產65奈米或以下晶片!
古靜兒
2024-09-17 13:12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經濟
美中科技惡戰,聚焦光刻機!中國實現國產DUV,美國繼續收緊ASML出口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一份重大技術裝備推廣目錄,其中包括一項國產「氟化氬光刻機」(DUV光刻機)。這台DUV光刻機的核心技術指標包括:晶圓直徑300mm、照明波長248nm、分辨率≦65nm、套刻≦8nm。中國媒體指出,這意味著中國已可自主生產「8奈米及以下的晶片」。
國際中心
2024-09-15 11:04
新聞
兩岸
財經
突破美國、ASML封鎖?中國實現國產DUV曝光機 可生產8奈米及以下晶片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在官方網站發布了「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24年版)」的通知。該目錄涵蓋了多項國家重點發展的技術裝備,其中包括了積體電路生產領域的重大突破。工信部強調,這些重大技術裝備對國家綜合實力和安全至關重要,要求地方政府加強相關支持政策的協同。
張庭維
2024-09-15 09:4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汽車
動力與尺碼皆史上最大的smart #5正式亮相
6月中國工信部則公布了smart#5量產車照,而近日澳洲而正式將smart#5亮相,外觀如先前曝光一樣具有濃厚的戶外氣息,雙13吋中控螢幕則營造出科技氛圍,動力則有637hp最大馬力,800V架構、100kW電池則帶來10~80%充電15分鐘與740km行駛里程(CLTC)。
Carture車勢文化
2024-08-30 14:17
風生活
兩岸
財經
即時
中國1招抑制產能過剩…全國鋼企「變相擴張」更囂張了!市場快崩壞「宣布緊急煞車」
中國工信部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8月23日起暫停公示、公告新的「鋼鐵產能置換」方案,並表示正在研究和修訂相關措施。業界人士指出,這是因為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官方「急煞車」。
中央社
2024-08-25 09:51
新聞
兩岸
財經
他們今天就是你的明天?當無人計程車出現中國街頭,數百萬駕駛工作權也無人聞問
劉毅(音譯)是中國700萬網約車司機中的一員,這位36歲的武漢市民今年才開始幹起了兼職開車的行當。當他站在車旁,眼瞅著周圍鄰居們呼叫的是無人駕駛計程車時,便預感到網約車行業要亮起冥燈。
德國之聲
2024-08-23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中美法律戰!中微半導體列入軍企黑名單,狀告美國五角大廈:受獎是榮譽,並非涉軍
中國半導體蝕刻設備龍頭中微半導體先前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ChinaMilitaryCompanies,CMC清單)中,中微公司15日宣布,已就此向美國法院正式提交訴狀,將與美國國防部對簿公堂。中微公司強調,美國國防部將該公司列入清單「不符合事實,沒有法律依據,且違背了程序正當,給中微公司的聲譽造成嚴重影響,該公司不得不採取法律途徑維權」。
兩岸中心
2024-08-17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AI
華爾街日報》無懼美國種種狠招,一次看懂華為的強勢回歸之謎
五年前,美國政府對華為(Huawei)實施制裁,切斷了這家中國公司獲取美國先進技術的管道,因為擔心這家通訊設備巨頭會監視美國人及其盟友。許多業內人士當時認為美國此舉將給這家中國科技巨擘敲響喪鐘。
華爾街日報
2024-07-31 11:33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