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美國政府對華為(Huawei)實施制裁,切斷了這家中國公司獲取美國先進技術的管道,因為擔心這家通訊設備巨頭會監視美國人及其盟友。許多業內人士當時認為美國此舉將給這家中國科技巨擘敲響喪鐘。
依靠中國政府提供的巨額資金支持,華為拓展了新業務,提高了盈利能力,並找到新方法來減少對美國供應商的依賴。儘管美國設法將華為擠出其盟友的網路,但華為仍保持了在全球通訊設備市場的領先地位。此外,華為在高端智慧型手機領域強勢回歸,利用自主開發的先進新晶片從蘋果公司(Apple)手中搶走了買家。
在此過程中,過去標榜自己獨立於中國政府的華為已蛻變得越來越像國家領軍企業,幫助中國擺脫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這是更廣泛的「消A」(Delete America)行動的一部分,旨在消除中國境內的美國技術。華為的復甦說明了美國要遏制中國的科技發展雄心何其之難。
2018年9月26日,華為在北京世博會宣傳5G無線技術。(美聯社)
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分析師Sameh Boujelbene表示:「美國政府針對華為的行動無意中增強了該公司的韌性,呼應了那句古老的格言:那些殺不死你的會讓你更強大。」
國家資金至關重要。中國政府自華為成立之初就一直提供支持,近年來支持力度更是不斷加大。去年華為利潤成長一倍多,為至少20年來的最大增幅。該公司約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中國國內。
政府合約、公司註冊記錄以及對前任和現任員工的採訪顯示,中國政府通過優先採購合約和補貼向華為提供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國有企業、政府機構和中共機構採購華為的晶片、智慧型手機、雲服務和軟體,一些採購合約點名要求使用華為的設備。
2024年3月26日,一名顧客在北京商店裡觀看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的標誌。(美聯社)
地方政府收購了華為的業務,給該公司注入現金。華為的消費設備過去依賴Google(Google)的Android系統,後來建立了自己的操作系統。華為甚至進軍了電動車領域(蘋果公司已放棄這一領域),並開發了自己的藍牙版本。
但華為仍面臨挑戰。該公司最先進的半導體仍落後於輝達(Nvidia)等行業領先者,一些業內專家認為,如果無法獲得更先進的西方技術,華為將難以繼續創新。
華為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表示,過去幾年,公司經歷了重重考驗,也在挑戰中不斷成長。聲明還稱,正是客戶、夥伴和社會各界的信任與支持,幫助了華為生存與發展。該公司表示,持續的研發投資將是未來的關鍵。
中國工信部和負責政府採購的財政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2024年2月26日,巴塞隆納2024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的華為攤位。(美聯社)
「我們當時的目標不是讓華為破產,」曾任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副國家安全顧問、現任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國項目負責人的博明(Matt Pottinger)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保護我們的盟友和數據,如果這讓華為的日子更難過,那就更好了。」
華盛頓方面正謹慎地關注華為的進展。一位現任美國官員表示,華盛頓正密切關注華為在製造自主研發半導體方面的努力,以防需要採取更多行動阻止中國製造專注於人工智能的晶片,這些晶片可能會給中國帶來軍事方面的優勢。
上升勢頭中斷
現年79歲的任正非於1987年創立了華為,該公司最初是一家電話交換機製造商,後來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智慧型手機和通訊設備生產商,也是中國最賺錢的民營企業之一。華為還進軍了海外市場,該公司2018年的收入中有48%左右來自國際客戶。
隨著中美緊張關係加劇,西方官員越來越擔心華為可能對使用其設備的國家構成安全風險。2018年,華為高管、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因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而在加拿大被捕,這進一步損害了華為在海外的形象。
川普政府將華為列入美國商務部的一個貿易黑名單,禁止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和Google等公司未經許可向華為供應美國技術。川普政府先前一直在遊說盟友將華為設備從它們的網路中移除。
華為否認其產品會被用於監視西方國家,並淡化了與中國政府的任何關係。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華為成立初期,任正非拒絕了時任中國總理在公司獲取貸款方面提供的幫助,以便華為能夠與政府保持距離。
在美國實施限制後,華為與中國政府的關係變得更加密切。很快,華為的高層領導就宣布,該公司今後生產的每一款產品都應能完全依賴中國企業開發的零部件。
任正非在去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回憶道,華為一位高管曾告訴他,「美國沒有明白,他們這一棒打下去,把一個最親美的人,變成了一個最反美的人。」
任正非將華為比作二戰期間墜毀在哈薩克一個湖泊中的一架蘇聯軍用飛機,這架飛機直到近年來才被打撈出來並修復。這架被稱為「飛行坦克」(Flying Tank)的伊爾-2飛機又重新飛上了天空。華為向員工播放了一段關於這架飛機的影片,影片裡的口號是:「英雄自古多磨難。」
不過有一段時間,華為似乎難以保持往日榮光。2021年,該公司的收入同比下降近30%。該公司的核心通訊設備業務遭受重創。蘋果iPhone當時正在搶佔華為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份額。
據華為前公共事務高級總監Chris Peirera稱,當時華為專注於打造更多自己的供應鏈,並向雲計算和其他服務等可創收的新領域擴張,從而幫助公司維持運轉。他說,任正非是一位激勵型領導者。
「我們以前懷抱全球化理想,立志為全人類服務,現在我們的理想是什麼?活下來,哪裡有錢就在哪裡賺一點,」任正非後來在一封內部信中告訴員工。
中國政府力挺
2019年5月16日,也就是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貿易黑名單的當天,華為總部所在地深圳市政府就註冊了一家投資公司。這家名為深圳市重大產業投資集團(Shenzhen Major Industry Investment Group)的實體專注於半導體領域,投資晶圓製造工廠、製造設備和材料,以確保華為獲得足夠的國產晶片和其他技術的供應。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集團成立了兩家公司,包括一家晶片代工廠,都聘用了華為前高管。其中一家公司從華為獲得了十幾項專利技術轉讓。知情人士稱,華為人力資源經理曾詢問公司研究人員是否願意在該實體工作,並承諾如果轉職,可以維持原有的福利。
官方數據顯示,這個產業投資集團成立後,深圳的半導體製造設備進口激增。
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市重大產業投資集團沒有回應置評請求。華為表示,並非深圳市政府所有與半導體相關的活動都與華為有關聯。
一家由深圳市政府控股的新公司還收購了華為因美國制裁而陷入困境的智慧型手機業務榮耀(Honor)。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這筆交易價值數十億美元。這筆現金讓華為得以專注於其他業務,包括Mate系列高端手機。
直接財政支持亦有所增加。根據華為的財務報告,2023年華為獲得了超過10億美元的政府支持,是2019年的四倍多。過去五年,華為總共獲得了近30億美元支持,占其研發總支出的3%。
美國也在提供大量補貼以鼓勵本土晶片製造,不過包括台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在內的外國公司也可以獲得這些補貼。
中國政府指示公共機構增加採購華為的軟體、晶片和移動設備,這一政策利好華為,同時減少了中國對蘋果公司等一些美國公司的依賴,如今在工作場所許多政府僱員已不能再使用蘋果iPhone。一家政府研究機構將華為列為引領中國擺脫外國技術的四大科技巨頭之一,同時另一家政府機構將華為單列為AI晶片、服務器和其他企業軟體的首選政府採購供應商。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發現,2023年有超過300份政府採購合約明確要求購買搭載華為鯤鵬處理器的服務器和其他技術基礎設施,合約總額約為50億美元。還有一些合約將華為處理器列為少數幾家首選本土供應商之一。
而就在五年前,中國政府機構還明確要求採購美國晶片廠商英特爾或AMD的產品。
在通訊設備領域,中國政府採購的本土化傾向甚至更加明顯,而通訊設備是華為最大的收入來源。中國國有無線運營商已基本停止從瑞典的愛立信(Ericsson)和芬蘭的諾基亞(Nokia)這兩家華為的外國競爭對手那裡採購設備,即使其中一家的合約價格低於中國公司。這一轉變發生的同時,瑞典和其他歐洲國家暗示將把華為和另一家中國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ZTE)移出其網路。
在5G技術於2019年開始推出之前,愛立信和諾基亞佔據中國蜂窩通訊設備市場約15%的份額。研究公司Dell’Oro的數據顯示,目前這兩家公司在5G蜂窩通訊設備市場的份額只有約4%至5%。
對抗「外國壓迫」
加拿大對孟晚舟的逮捕加速了華為的這一轉變。作為反制措施,中國政府監禁了兩名加拿大公民,並通過談判使孟晚舟獲釋。2021年9月,在被拘押三年後,孟晚舟回到中國,走下飛機時,她向聚集在一起迎接她的人群表達了感激之情。
「回首三年,我更加明白個人命運、企業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是十指相連,祖國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她說。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25日出現大批接機人群,高舉「歡迎孟晚舟回家」的標語。(美聯社)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華為避免了會導致研發部門遭重創或人才流失的大規模開支縮減。去年,華為將研發支出增至近人民幣1,650億元(約合230億美元),高於2018年的人民幣1,020億元。在華為的20.7萬名員工中,有一半以上從事研發工作。
拜登(Joe Biden)政府試圖遏制中國發展可能有助於中方作戰和監視活動的先進晶片和技術,在這種情況下,華為現已成為中國推動開發尖端晶片以擺脫對輝達和英特爾依賴的先鋒。美國晶片巨頭輝達在今年2月將華為列為主要競爭對手。
據知情人士透露,華為正在牽頭一個政府資助的項目,開發用於先進AI晶片的內存單元。目前中國至少有11個國家AI數據中心使用華為晶片。
引發各界高度討論的華為最新旗艦機:Mate 60 Pro。(翻攝官網)
據企業數據庫天眼查(Tianyancha)的資訊顯示,過去五年,中國政府還通過各種國家支持的基金,與華為同步投資了20多家晶片相關初創公司。
去年8月,華為推出了Mate60 Pro,這是一款支持5G網路連接的智慧型手機,由華為自主研發的晶片驅動。許多中國消費者因民族自豪感而購買華為智慧型手機,華為手機的成功導致蘋果iPhone今年迄今的銷量大幅下降。
2023年9月25日,華為在北京舉行新品發布會。(美聯社)
在Mate60 Pro發布後不到一個月,一群華為研究人員聚集在北京郊區的一家燒烤店,向先前在華為晶片部門海思半導體(HiSilicon)從事該項目相關工作的工程師們表示祝賀。
另一位研究人員插話說:「你們不覺得我們越來越像一家國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