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大陸台商 文章列表
#
中國大陸台商
約 13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附中生出生南京報考國防醫學院遭拒!退將列9種徹查類型,看到「納粹清洗」的影子
一名師大附中學生因為出生地在「南京」,報考國防醫學院時,校方引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該生入籍中華民國未滿20年為由,刷掉其報考資格。前陸軍中將、前國民黨籍立委吳斯懷痛批,台灣族群融合多年,只有民進黨政府還在區分外省人、台灣人,連大陸國籍、戶籍、居住證都違法,要被註銷台灣身分,這樣違憲違法的作為,難道是要清洗族群血統嗎?
楊騰凱
2025-05-09 09:43
新聞
兩岸
財經
美中關稅戰衝擊「3類台商」 羅文嘉:75%台商獲利大幅下滑
美國與中國大打關稅戰,也嚴重影響在中國大陸台商,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25日表示,美中關稅戰對大陸台商的經營造成巨大衝擊。羅文嘉指出,凡以「出口美國為主、毛利空間有限」的傳統產業首當其衝,其次是「以中國內銷市場為主」的產業,關稅問題對原物料與零組件的進口都造成很大影響。
兩岸中心
2025-04-26 09:34
新聞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陸委會嚴懲定居證!嚇阻20萬台商投票反罷免?就怕下一手會更重
陸委會發佈最新令釋,倘若台灣民眾在陸設有「戶籍」,包括持有「中國大陸居民身分證」與「定居證」,將失去台灣身分。藍委痛批此舉擴大解釋法令,根本是違法濫權擾民。也有兩岸商界人士表示,新規定懲罰太重,恐怕會讓台商心生恐懼,降低返台投票意願,更憂心連「居住證」、「台胞證」都將接連被禁。
楊騰凱
2025-04-25 11:46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商業
經濟
AI
全球1趨勢是台灣人在中國大機遇 林毅夫開講:台商可利用「這個平台」產業升級
川普(DonaldTrump)2.0開打新一輪關稅戰,台商還能在中國大陸找到發展機遇?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分析,未來30年,全世界每年30%的市場擴張在中國大陸,這是一片藍海,對台灣人而言更是最大的機遇。他指出,中國大陸做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和製造業基地的地位不會改變,廣大台商可繼續利用這一平台,參與傳統產業數位化升級和新興產業,如人工智慧、新能源的發展。
兩岸中心
2025-02-25 19:55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川普回來了,台商跑還是不跑?!BBC:關稅大棒臨頭,留守中國台商好為難
隨著川普(DonaldTrump)本週重返白宮,他在首次總統任期內開啟的美中貿易戰,被外界預期可能愈演愈烈。深耕中國大陸市場多年的台商再次面臨中美博弈帶來的挑戰。
BBC News 中文
2025-01-21 09:15
新聞
兩岸
財經
商業
證券投資
理財
時隔18年重大修法!中國新《反洗錢法》將上路,有股、有房的人要注意這些事
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已於上個月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將於2025年1月1日起實施。勤業眾信表示,新《反洗錢法》是時隔18年來首次重大修改,除了將行政監管措施法律化之外,也對接了相關配套辦法,中國大陸反洗錢立法和監管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林彥呈
2024-12-11 13:47
VIP
兩岸
財經
經濟
大國博弈
北京鼎泰豐即便復業也難經營?不只3方股權爭奪撕破臉 總座曝這點是最大致命傷
北京鼎泰豐最後一家的漁陽店,周潤發、鞏俐、張曼玉、周星馳等都曾是座上賓,包廂內幾幅畫作是出自旅日歌手翁倩玉之手,這家背靠高檔消費的北京使館區,10月底吹起熄燈號。最近,北京鼎泰豐進入三方股權和經營權的爭奪戰,似乎出現大逆轉,有可能起死回生嗎?
林庭瑤
2024-10-29 08:40
新聞
兩岸
財經
你的iPhone 16將來自印度還是中國?一張圖看懂鴻海戰略布局轉折
印度與中國,鴻海究竟怎麼選擇?近期鴻海大舉投資河南省,用意何在?iPhone16發表在即,此前鴻海宣布在河南興建新事業總部,電子供應鏈究竟是持續移出中國,或是在當地重組的猜想再次浮上檯面。而且今年適逢美國總統大選,地緣政治衝突與產業鏈消息不斷,鴻海身為全球最大、市占率超過40%的EMS(電子代工服務)廠商,這次的動作尤其引人注目。
張薰云
2024-09-04 13:55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鄭文燦涉貪辭職海基會不受影響 羅文嘉:繼續推動兩岸健康雙向交流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因涉貪遭收押禁見,外界備受關注新任董事長人選。海基會今(12)日下午舉行例行背景說明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親自主持,他強調司法中案件不多做評論,海基會上下同仁不受影響,會在崗位上把工作做好,也希望繼續推動兩岸健康雙向交流。
兩岸中心
2024-07-12 16:16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評
風評:海基會華麗轉身,冷衙門也能暖開機
總統賴清德520就職之後,兩岸關係已幾經波折,圍台軍演、ECFA的134項台灣產品遭中止關稅減讓、在陸台灣藝人「我是中國人」表態浪潮,以及近日陸籍男子駕船直闖淡水河,如入無人之境,逼近台北市「心臟地帶」。以上種種,都是兩岸官方關係雪上加霜的體現。如同兩岸專家邱坤玄所言,今(2024)年4月的馬習二會,頂多只讓兩岸「微暖」而已。
主筆室
2024-06-14 07: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李武忠觀點:台灣農產品與大陸斷鏈走向世界的「糖衣毒藥」
國內大選結果由民進黨繼續執政,從近來大陸一連串針對性行動,可感受到大陸官方對台灣貿易的反制措施不會鬆手,甚至會加大力度,是否中止ECFA成為重要觀察指標。為此,選後工商界即呼籲ECFA不能斷,希望政府盡快化解兩岸歧見,卻未見同樣受影響的農業界表達同樣的看法。
李武忠
2024-06-03 06:30
新聞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中國台企聯首次在台灣辦大型活動 邱垂正:打造大健康產業成為護國神山
中國台企聯第一次在台灣舉辦大型活動的「新春聯誼暨大健康交流會」,罕見與民進黨政府的海基會官員進行交流。海基會秘書長邱垂正15日在會中指出,中國大陸和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台灣擁有完善的醫療產業,加上資通訊產業,打造大健康產業成為下一個兆元產值的新護國神山,不只增加台商的龐大商機,也增進兩岸人民福祉。
林庭瑤
2024-02-15 12:41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杜宇觀點:斷開ECFA走向世界─是「糖衣」還是「毒藥」?
國內大選結束賴清德低票當選,由於賴清德堅持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且美國政府「以台制中」的政策不會改變,可預期未來兩岸變數更多,情勢更加嚴峻,大陸官方對台灣外交及貿易的反制措施不會鬆手,是否中止ECFA成為重要觀察指標。為此,選後工商界即呼籲ECFA不能斷,希望政府盡快化解兩岸歧見,卻未見農受影響的農業界做出同樣的呼籲。
杜宇
2024-02-03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中國青年失業困境難解,為何連當外送員的「退路」都沒了?已有一億人投入「新就業形態勞動」
中國政府「蓋牌」半年後,1月17日恢復公佈青年失業率,排除在校生後,去年12月16-24歲的青年失業率已從去年6月的21.3%下降至14.9%,引發多數中國網友質疑為「優化數據」。多位來自不同省份的專業人士告訴美國之音,在中國整體經濟疲軟的前提下,年輕人不僅工作難找,就算有工可上,也普遍面臨薪資縮水、學歷貶值的困境,讓不少年輕人乾脆在家「躺平」。
美國之音
2024-01-22 16:31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2024台灣總統大選:藍綠民調拉近,台商返鄉投票意願增加
隨著2024年台灣大選進入最後階段,數十萬在長住中國的台商、台幹和眷屬,成為藍綠角力的兵家必爭之地。在中國的台商究竟是怎麼看待本次大選?他們又是否真的會回台投票?
德國之聲
2023-12-27 1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王建煊觀點:藍白綠都是獨的,合不合攏共款!
2024年總統大選,藍白商談合作歷時近二個月,終在11月23日感恩節這一天宣告破局。雙方分別在選委會登記截止日(11月24日)完成總統選舉參選人登記手續,此後就要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了。但這次總統大選,藍白兄弟要自己努力,並非易事。因為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政治底盤總在35%上下,這是多年來都很少變動的。因此競選對手一旦分裂,民進黨就會躺著當選,所以現在距選舉日2024年1月13日,雖尚有一個多月,但政治觀察家及選民,大多心照不宣,民進黨將繼續執政。
王建煊
2023-12-01 05:5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施威全專欄:如果是兩情相悅呢? 趙天麟仍須被檢測忠誠?
有無可能趙天麟與張晴就是兩情相悅?不管是貼臉、緊擁、共浴或深吻,看似女主角醉心的自拍,可能想放閃,也可能是珍藏。玩到那,拍到那,伴遊寫真有蜜月般的醺癡,若激情氣氛下還有更刺激的情趣攝影,這也順理成章一氣呵成。目前流出的不是偷拍,不像仙人跳設局的照片。
施威全
2023-10-27 06:50
新聞
政治
兩岸
富士康遭查稅 中國歷來開罰台企皆難脫離政治因素
中國官方日前對富士康集團查稅、查用地,其對重點台企出手並非首次,過往在2021年對遠東集團重罰、2016年對海霸王集團開罰,背後都有政治上的原因。
中央社
2023-10-22 13:50
新聞
中國推福建與台灣融合發展 官方熱台商冷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週二(9月12日)聯名公佈了《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簡稱《意見》),並推出21項措施,希望促進台灣民眾和台商與福建融合發展。但台商多半認為,這些措施都是「舊瓶裝新酒」;專家則指出,這項政策的政治意涵較大。
德國之聲
2023-09-14 18: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經濟
陳松興觀點:中國版「雷曼風暴」來襲 風雨過後更顯台灣金融韌性
台灣金融業面對台商及中國經濟環境惡化,已不可避免進行風險部位調整。據金管會數據顯示,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及保險業對陸曝險額創統計來新低。面對中國版「雷曼風暴」山雨欲來,我們需要做更好、更審慎的風險情境準備。
陳松興
2023-09-06 07:0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