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協 文章列表
#
中國協
約 3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別把自己關在小島內!新加坡總理要讓東南亞「0關稅」和「多交盟友」,抨擊美中惡鬥讓世界更混亂
「新加坡雖是一座島嶼,但我們絕不能有『島國心態』。」
李靖棠
2025-04-16 20:01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挺台已成國際潮流? 警惕「凱子外交」
荷蘭國會近日通過友台動議,主張聯大2758號決議並未決定中國擁有台灣主權,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給人一劑激動的興奮劑,本土組織台灣聯合國協進會(taiuna)也在聯合國大會召開期間發起遊行,聲勢浩浩蕩蕩達到前所未有的五百人,綠委員激動落淚,高喊「挺台已成國際潮流」,我們的國際地位好像終于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許哲銓
2024-09-30 05:40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多數台灣人憂兩岸開戰、美國不協防!美學者從民調看賴清德任期的中國難題
談到台灣政治,不能忽視與中國發生衝突的風險。回顧2000年大選,中國時任總理朱鎔基曾以嚴厲措辭警告,「誰要是搞台獨,誰就沒有好下場!」而在2024年大選中,國民黨形容這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中國國台辦也採用了相似的措辭。
蔡娪嫣
2024-01-18 17:4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迫使美國協助發展核能,中國核電廠成沙烏地施壓籌碼
據沙烏地知情官員稱,沙烏地正考慮中國對其核電廠項目的承建競標。此舉旨在向拜登(JoeBiden)政府施壓,迫使其在美國幫助沙烏地發展核能項目的條件上作出讓步。
Summer Said
2023-08-28 10:35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台灣人對美國協防有多少信心? 民調發現這黨支持者信心最低
美國總統拜登曾數次表明,若中國進犯台灣,美國會進行協防,此舉被視為要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但白宮隨即強調,美國政策沒有改變。不過美國西肯塔基大學政治學教授芮宗泰近期所做民調發現,不到4成的台灣人對美國協防有信心。
簡恒宇
2023-06-22 20:00
國際
國內
軍事
應《紐約時報》之邀,龍應台談「戰爭陰影下的台灣」:解放軍一彈未發,社會已被分裂傷害
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應《紐約時報》之邀,18日在GUEST ESSAY版面介紹戰爭陰影下的台灣。龍應台指出,台灣如何面對可能的戰火,是當前這塊土地上人人關心的話題。中國雖然尚未開打,台灣社會卻已充斥各種對立與相互指責,這種分裂當然傷害了台灣。在簡單的「舔共」與「反中」標籤之外,龍應台試著對國際社會介紹更多複雜的台灣人心聲,並指出「更接地氣的現實主義」,才是台灣人的共通看法。
李忠謙
2023-04-19 20:24
國際
兩岸
軍事
五角大廈機密外流》台灣難抵禦中國空襲 距離是美國協防一大問題
華盛頓郵報報導,根據外洩的五角大廈評估,台灣非常容易遭到中國空襲。專家指出,台灣必須支撐夠久,讓美國能夠派遣足夠武力到戰場。
中央社
2023-04-16 15: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美中對立仍可避免戰爭 前美國官員:中國不會趁烏俄戰爭進犯台灣
中國間諜氣球飛到美國領空,加上傳出中國可能軍援俄羅斯,恐怕使美國和中國關係進一步惡化。曾任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的柯伯吉與身為「知華派」的美國前情報官希爾均稱,美中對立無可避免,但仍能避免戰爭。另外,柯伯吉直言,台灣未執行整體防衛構想,希爾則認為,美國要再保證「一中」政策承諾。
簡恒宇
2023-02-25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習近平治下的中國》放棄「清零」是別無選擇 不願與美國協商建「護欄」
「美國、中國2個擁核國要認知到,雙方會因任何議題而發生衝突」,《經濟學人》北京分局長任大偉日前在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訪談節目直言,儘管美中雙方都認為是在採取行動,避免戰爭,卻又認定對方的行為會點燃戰火。他認為,雖然不會立即爆發戰爭,但不穩定因素讓局勢相當危險。
簡恒宇
2023-01-20 17: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美中競爭的另一戰場!專家:拜登出席東協峰會,應在中國「後院」做這些事
一系列大型國家領導人會議將在東南亞開幕,包括11日起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東協(ASEAN)峰會,15日在印尼開幕的20國集團(G20)峰會,18日將於泰國曼谷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美國總統拜登將參加前兩場峰會,副總統賀錦麗則代表出席APEC。
蔡娪嫣
2022-11-11 23:58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中共解放軍封鎖台灣,台海危機會重演嗎?前陸軍副司令道出最慘下場,至少死10%人口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宣布在台周邊6海域軍演射擊,這也讓許多人憂心會不會重演台海危機?而若兩岸真的開戰,美國是否會協防台灣?對此,前陸軍副司令劉湘濱3日在TVBS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驚人指出,因為台灣是海島,只要中共解放軍能封鎖台灣,導致島內大斷電,1個月後台灣就會死至少10%的人口!
李紹瑜
2022-08-05 19:32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專家:中國進攻台灣將面臨「巨大災難」,太平洋國家可能以「極端制衡」對付北京
隨著俄羅斯揮軍侵略烏克蘭,中國是否進犯台灣一直是焦點議題,美軍《星條旗報》9日引述專家說法稱,倘若國際用回應烏克蘭戰爭的相似模式,來回應中國攻打台灣,屆時中國會面臨「巨大災難」,且就算中國占有台灣,也不會讓中國變強大,因為太平洋國家可能採取極端方法來制衡中國。
簡恒宇
2022-05-11 17:00
新聞
政治
「跟中國難道真的需要戰爭嗎?」呂秀蓮倡兩岸統合、組太平洋國協
針對兩岸及國際局勢,前副總統呂秀蓮拋出「兩岸統合」取代「兩岸統一」的觀點,要以「中華聯邦」的突破既有的兩岸框架;她同時倡議組織太平洋民主國協,如此既不得罪中國同時也不觸怒美國。另針對疫情,呂秀蓮提到過去2003年爆發SARS時,在前總統陳水扁任內人民已經學會戴口罩防疫,但還是出現不少問題。
郭怜妤
2022-05-08 07:11
新聞
國際
「一帶一路」為柬埔寨帶來人權災難!中國協助興建水壩發電廠,讓原住民與少數民族喪失生計
人權觀察8月10日發布報告指,由中國「一帶一路」項目所資助的柬埔寨水壩發電廠對當地原住民、少數族裔生計以及當地漁業造成損害。
德國之聲
2021-08-12 17: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專欄
陳至潔專文:從邊陲體驗中國影響力
202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TradeOrganization)的二十週年,當中國在2001年成為世貿組織會員國時,西方政府與中國觀察家普遍預期中國將因為與國際組織及其規範密切互動而引發有意義的國內政治改革,中國政治將朝向以自由主義為基礎的民主制度而推進。然而在二十年後的今日,我們發現中共政府不僅沒有開始民主改革,反而在政治上更加保守集權,對社會與輿論實施更嚴厲更全面的監控,在對外政策上更是日益強硬、積極擴張其勢力與影響力。
陳至潔
2021-04-24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一帶一路」沒好處!澳洲總理:數週內將取消維州與中國協議
澳洲去年底通過聯邦新法,政府有權否決各州與外國簽署的協議。總理莫里森(ScottMorrison)如今表示,維多利亞州與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協議沒有好處,可能在數週內取消。
中央社
2021-02-16 11: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財經
中國媒體誇大RCEP效益?經濟學家:非中國主導、對美國不具威脅
國和其他14個亞太國家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RCEP)之簽署後,諸多媒體指稱,此一佔全世界1/3生產總額(GDP)、22億人口的經濟圈有助於鞏固中國在亞太區的經濟強國地位,並對美國構成挑戰。
美國之音
2020-11-17 20:00
新聞
國際
今年大賺近10億!前友邦萬那杜「賣護照」挺過新冠疫情與哈羅德風災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有依靠觀光業維生的國家都苦不堪言,太平洋島國萬那杜卻靠著「販賣護照」,上半年就賺進近10億台幣,不但能夠支撐疫情紓困計劃,也足以從熱帶氣旋哈羅德的衝擊中恢復。
王穎芝
2020-08-22 0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中俄太空軸心」成形?拒絕與美國聯合探月,俄羅斯:我們正與中國協商建立月球基地
俄羅斯航天機構負責人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拒絶同美國聯合探月的計劃,打算同中國合作登月建基地。上述一番話引發中國和美國媒體關注。美國媒體評論指,俄中太空軸心令冷戰後的太空競爭更錯綜複雜。
BBC News 中文
2020-07-21 15:46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冠肺炎》疫情讓東南亞與中國的蜜月期提早結束?《外交家》:領導人是否正視還是個問題
近年來,中國成為東南亞10國最重要的進口國與出口國,但一場武漢肺炎疫情,暴露出東南亞過度依賴中國的困境,連一帶一路都可能停擺。美國外交雜誌《外交家》(TheDiplomat)分析,這場疫情顯然敲響一記警鐘,各國領導人需要團結一心,正視思考分散風險的長期策略。
王穎芝
2020-03-12 19:06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