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之聲 文章列表
#
中國之聲
約 16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科技
經濟
《德國之聲》大哉問:台灣即將達成「非核家園」,但能源韌性撐得過中國攻擊嗎?
台灣最後一座運轉中的核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將在下週六(5月17日)停機除役,意味著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階段。隨著對進口能源與液化天然氣(LNG)依賴增加,台灣的能源供應也將更容易受到海上封鎖等外部因素影響。
德國之聲
2025-05-06 16: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沈凌觀點:不懂經濟學的川普─殺敵八百自損三千
過去八年,美國一直揮舞著關稅大棒,尤其對中國,企圖用這個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說實話,中方雖然非常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因為中國的外貿出口順差如此之大,美國的關稅措施對中國而言,缺乏有效的對等性措施。比如川普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加稅,只要對超過中國進口額的出口商品加稅,中國就沒東西可以對等還擊了。這是一個「殺敵一千而自損八百」的傳統策略。作為受損一千的那一方,想要完全遏制對手,相當困難。
德國之聲
2025-04-09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中國祭出報復性措施,美國到底會不會痛?《德國之聲》盤點哪些行業最受傷
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收34%的新關稅後—使今年的附加關稅稅率達到54%—北京周五(4月4日)宣布,將從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產品加徵收34%的進口關稅,以與川普加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相匹配。與此同時,北京還採取多項其它措施,包括對稀土實施更多管制。
德國之聲
2025-04-06 07:31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鄧聿文觀點:穩住外資還得靠市場─習近平釋放的訊號
行動代表著方向,政治領袖的行動代表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中國過去一周兩大國際論壇——發展高層論壇和博鰲亞洲論壇,李強和丁薛祥的主旨演講尤其是習近平隨後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的舉動和講話,表明中國政府持續在強化中國市場對外資的重要性及吸引力,以圖穩定外資。
德國之聲
2025-04-01 07:00
評論
兩岸
專欄
鄧聿文觀點:司馬南、李嘉誠、習近平─三個男人一台戲
將司馬南、李嘉誠、習近平這三個男人串起來,可能會讓很多人有突兀之感,因為似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們之間的差異實在太大。司馬南是個有著幾千萬粉絲的網絡大V;李嘉誠是香港的實業大亨,習近平就不用說了,全宇宙都知道其名。用如今的流行語,一個是自媒體頂流,一個是商界頭部領袖,一個是國家大boss,除了都有名氣這點相似外,其他沒可比性了。
德國之聲
2025-03-26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長平觀察:烏克蘭戰爭─地獄版的「緬甸詐騙園區」
如果你去網上搜索巴赫穆特,你看到的圖片大多仍是高聳的教堂、安詳的街道和翠綠的公園,和世界上大多數城市一樣,是一代又一代人成長和生活的美好家園。但是,自從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這樣的和平景象已不復存在。它已經被炮火摧毀,滿目蒼夷,遍地死傷。參與摧毀這座城市的士兵中,有一個是來自中國的雇傭兵馬卡龍。
德國之聲
2025-03-21 07:00
新聞
國際
《德國之聲》台長看《美國之音》裁員:專制國家的受眾被川普拋棄了,填補空白的會是中國與俄羅斯
德國之聲台長林堡(PeterLimbourg)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對美國之音等對外媒體機構大舉裁員的行動,是對全球新聞自由的一次嚴重打擊。他在周一(3月17日)敦促美國政府重新考慮對其全球媒體署(USAGM)的大幅削減方案。全球媒體署是美國國家財政資助的對外媒體的上級單位。
德國之聲
2025-03-18 14:42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張俊華觀點:2025 中國兩會,進入垃圾時間的是政治不是經濟
人們之所有對這次中國兩會有所期待,這是因為整個世界處在一個動蕩時期,而人們多少希望中國不要因為自己的問題而使得本來不穩定的世界格局更加不穩定。相反,大家都希望這個經濟第二號大國至少在經濟上能穩定格局。從中國國內來說,這次兩會是習近平第三任的下半場劇目的開始。這不僅將決定習近平自己的政治生涯,也決定了今後整個中國的走向。
德國之聲
2025-03-14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AI
中國火紅兩大AI:Manus跟DeepSeek有何不同?
上周,中國新創企業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宣佈了Manus的「早期預覽版」,稱它是「第一個通用AI代理」,其功能不僅止於聊天機器人。
德國之聲
2025-03-13 16:45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呂恆君觀點:川普的外交策略—一朵「惡之花」?
在美國大選兩黨激烈對峙之際,一向關心國際事務的羅馬教宗方濟各曾敦促選民們「憑良心思考與選擇」,就墮胎及移民等敏感問題「兩害相權取其輕」。顯然,就大部分中間選民及觀察者而言,川普即使再度當選,亦有望於美國憲政框架之下節制其權力,更有機會汲取首次執政經驗的教訓與不足。
德國之聲
2025-02-26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川普政府調整對中國措辭,《德國之聲》分析有何深意?
在美國國務院官網上,2月13日更新的美中關系事實清單一方面擴大了經濟關系的篇幅,強調美中貿易逆差、美國企業在中國面臨的挑戰;另一方面,刪去了美中在文化與環境議題合作和援助項目的敘述。
德國之聲
2025-02-22 15:17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張俊華觀點:從側面打開歐洲大門,突破外交困局─援烏,中國能發揮多少作用?
川普在加拿大、巴拿馬、加沙地區、格陵蘭島的言行,幾乎不比為了佔領烏克蘭領土而編造出各種理由的普京更差。他把拜登辛苦營造的地域政治穩定的結構,即台灣、日本、南韓和其他國家的合作關系,全部否定,以致於台灣在中國強大的軍力面前陷入困境。
德國之聲
2025-02-20 07:0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張俊華觀點:通縮陰影下的中國年─官方宣傳也帶不來正能量
筆者年輕打工時,曾給德國旅行社當領隊。每次帶著旅游團從德國去中國,都要給他們講一些跟中國文化和歷史有關的故事,比如有關「年」和「除夕」的傳說,以及中國過新年的傳統:每到除夕,家家都貼起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其中也必有年夜飯。而每到新年那天,訪長輩、走親戚,送禮品,送壓歲錢,成了一種人間互往的重要形式。
德國之聲
2025-01-30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張俊華觀點:南方國家為何也開始對中國「防一手」?
2025年對習近平來說是關鍵的一年,因為如果他再像前兩年那樣對付經濟,可能會讓中國更加陷入困境。目前中國情況確實嚴重,但筆者以為挽救的可能性不是一點沒有,相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政府手裡可出的牌還是有幾個。問題是在一個推崇「頂層設計」的國家,本來也許是好牌,卻很可能被頂層的人出錯了,最後好牌變成了臭牌。儘管筆者也不贊成那種中國經濟崩潰論或者說中國經濟必然崩潰之說。
德國之聲
2025-01-10 07:00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張俊華觀點:從線性發展到通貨緊縮的怪圈─中國經濟印鈔票解決不了的問題
北大的林毅夫是中國線性思維的代表。記得在2015年他就提出我們將在明年即2025年進入「高收入階段」階段。按照他的理論,中國在1978—1998年時期是第一階段是低收入階段。在這一時間段,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從190美元增長到820美元。1999—2009年是中國發展的第二階段,即下中等收入階段。2010—2023年則是中國發展的第三階段,即上中等收入階段。而從2025年起,中國便進入了第四階段,即高收入階段。
德國之聲
2024-12-23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鄧聿文觀點:川普會放棄台灣嗎?
川普當選後,台灣有人感到憂慮,大陸有人感到機會,憂慮或機會,都出自同一原因,即川普是個商人總統。商人喜歡交易,只要出得起價碼,交易就可達成。正鑑於此,台灣許多人擔憂川普會把台灣賣給大陸,而大陸很多人認為這是個和川普達成交易的機會,只要是錢的事,都好說,大陸出得起價碼。川普本人也大咧咧說,如果中國(大陸)進入台灣,將對中國所有出口美國的產品加徵150-200%的關稅。(註:川普首波宣布對中國所有商品加徵10%,但並不意味未來不會再提高。)
德國之聲
2024-11-27 07:00
新聞
國際
APEC秘魯峰會:《德國之聲》記者見證中國影響力,街頭隨處可見Chifa料理與「中國捐贈」
2024年APEC峰會11月17日舉行閉幕儀式,照例舉行「家族照」合照儀式。秘魯官方特別準備了名牌羊駝毛圍巾給現場領袖與代表圍上,除了日本首相石破茂因故缺席外,大家都向鏡頭揮手致意。
德國之聲
2024-11-18 14:31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呂恒君觀點:中國還能對北韓施加影響嗎?
金正恩派兵援俄的背景並不簡單。除了希望從普丁那裡換到一些實際好處之外,更深層的動機可能是增強軍隊實戰能力,以配合其不斷崛起的核武實力。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北京對平壤具有還有多少實際影響力?
呂恒君
2024-11-16 06:3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鄧聿文觀點:印度為什麼「突然」與中國握手言和
中印兩國均未公布這次邊界協議的具體內容,不過,根據中國一些觀察家的說法,印度此次是全面屈從了中方條件。此外也有其他一些跡象似乎從側面證實這一說法,比如中方在談判中是要回到2020年的現狀,這次協議也基本實現這一訴求,印度對中方的報道也沒有否認。另外,印度輿論似乎在這段時間也減少了對中國的批評。
德國之聲
2024-10-30 07:00
新聞
長平觀察: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十年前就讓中共不高興了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諾貝爾和平獎(1989年達賴喇嘛和2010年劉曉波)和諾貝爾文學獎(2000年高行健)遭到中共宣傳機器的攻擊之後,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否也會成為其攻擊目標?
德國之聲
2024-10-18 05:40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