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廉恥》 文章列表
#
《廉恥》
約 3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不讀廉恥就無恥?梁文傑狠嗆北一女師 他批邏輯有問題:側翼自以為救台灣
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因接受中國官媒央視採訪,風波延燒至今,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質疑,區桂芝身為公立高中教師確有不當發言。對於課綱中〈廉恥〉一文被拔除等相關討論,醫師沈政男批評,讀完不一定有「廉恥」,因整天在那邊反教育,整天鼓動年輕人的政治狂熱,卻還自以為在拯救台灣!
李瑋萱
2025-04-01 12:07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文化
「讀過〈廉恥〉就會有廉恥?」區桂芝激辯女大生:歷史上漢奸雖多,唯忠誠義士會被記住
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曾痛批《108課綱》是「無恥課綱」而一戰成名。近日她出版新書《課本中消失的文學生命與千古追求:108課綱中的文化缺席》,7日在台北國際書展舉行新書發表會。由於現場一位女大生的提問,意外掀起一場關於「讀過〈廉恥〉就會有廉恥?」的論戰。
張鈞凱
2025-02-07 21:01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江仁台觀點:禮法兼顧、德才兼備才能政通人和
目前台灣政治上的許多亂象,主因是執政的台灣民進黨政府,在「去中國化」的政策下,不重禮教與四維八德。
江仁台
2025-01-30 06:30
評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救救國文,請超越文言文vs.白話文的爭執
2023年底總統大選方酣,北一女中國文老師區桂芝疾呼救救孩子,痛批108課綱「去中國化」、「無恥」,近乎全盤否定,引發熱議,也順著選戰之勢帶起政治效應,激化對立。當前國文教育的問題確實不少,勇於發言商榷、批判值得肯定,但以如此極端手段爭執,並不需要。
諄筆群
2024-03-04 05: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淺碟的臺灣
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清顧炎武
余風雨
2024-02-09 06:00
評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還有比爭論「必讀古文」更為根本且深遠的課綱議題
北一女中國文老師區桂芝日前在一場記者會中直指國文必讀清單缺少顧炎武的〈廉恥〉,因而論斷108課綱是「無恥」課綱。此一批判,隨即因牽連政治議題或選戰攻防而引發熱議。涉及政治或選戰的爭執,難斷是非,但屬於國文課程或國家課程綱要的議題顯然才是焦點,應回歸教育層面進行思辨與探討,方是務本之道。
諄筆群
2024-01-01 05: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歷史
專欄
許詠翔觀點:顧炎武寫〈廉恥〉,然後明王朝就死掉了
日前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批評108課綱刪除了包括顧炎武的〈廉恥〉,是「無恥課綱」。有趣的是,收錄〈廉恥〉的《日知錄》是顧炎武從明王朝末年開始撰寫,直到清王朝成立後才出版。至於〈廉恥〉這一篇到底是明王朝滅亡前還是滅亡後才寫,筆者沒有特別去考據,但很明顯的是,一篇文章跟本沒有改變一個王朝興衰的能力──沒有〈廉恥〉明王朝照樣能興起,有了〈廉恥〉也阻止不了明王朝滅亡。
許詠翔
2023-12-31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張森富觀點:道德教育的詭論
北一女中的國文老師區桂芝近日批評,108課綱大幅刪除包括顧炎武〈廉恥〉在內的文言文,是「無恥」的課綱。因為她說出許多人心中蓄積已久的心聲,所以引起社會廣大的回響。
張森富
2023-12-23 06: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民主政治可以不要廉恥
立法院長游錫堃說「廉恥是君主政治的產物」一席話,讓人對民進黨的厚顏無恥嘆為觀止!
黃映溓
2023-12-23 05:40
新聞
政治
柯文哲政見「被消失44秒」 民視高層稱念過《廉恥》:沒有也不必惡意剪輯
總統候選人首場政見發表會於20日晚間舉行,負責轉播的民視今(21)日被民眾黨指控,民眾黨柯文哲在第三輪闡述居住正義時,提到總統蔡英文跳票的政見,被消失了44秒。對此,民視新聞網路部經理陳光中表示,沒有也不必惡意剪掉這44秒內容,稱自己念過顧炎武的《廉恥》,強調絕對不是偷偷剪掉,這樣的行為污辱智商、手段低劣且明顯違法。
王德蓉
2023-12-21 15:43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文化
觀點投書:「無用」擂台爭霸戰─你不想要的是文言文、白話文,還是國文?
近日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受邀至政大,出席「政治進入大學2.0青年與副總統候選人座談」。蕭美琴在演講中指出,過去數十年全世界去中國化最強的勢力,就是中國共產黨,因為共產黨在數十年之間,把千年的語文做了大幅簡化的變革。相對來說,台灣則承接了很多中國的豐富文化和歷史,所以,很多人說要學傳統的漢文字,蕭美琴都建議他們來台灣學。
解牛
2023-12-17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從無「恥」的「無恥」課綱談起
近日北一女區姓老師「火」了,她在一場會議上發言的視頻火遍全網,針對108課綱的「去中化」,以致將不少經典文章刪除,讓她感到無比的憤怒與痛心,這本是一個國文老師站在專業的角度,發表她內心沈痛的感受,偏偏在選戰方酣的當下,雙方陣營的輪番炒作,演變成政治意識形態的對壘,從「多篇」被刪,變成只關注在顧炎武廉恥那「一篇」,而1450出征果然「不同凡響」,綠營側翼還真有人就給區老師扣上紅帽子,而我們的當朝高官也不甘寂寞對此指點江山,只是毫無根由的指控,徒然凸顯他自己的無知罷了。
鄭文嵐
2023-12-15 06:10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文化
武之璋觀點:游錫堃不知道什麼叫「恥」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游錫堃游院長談廉恥,他認為這個是君王時代的產物,我們聽到游院長的高論非常驚訝。中國最先講禮義廉恥的人是管子,管子是2000多年前的人物,文明走到今天禮義廉恥一直還是整個人類共同尊奉道德的標準,沒有過時的問題。西方任何文明找不到反對禮義廉恥的理論。不管是佛教文明基督文明都是一樣的,他們只是用不同文字、不同的詞彙。禮義廉恥完全符合今天普世價值的標準。韓國許多政治人物涉貪後自殺就是知恥的表現。
武之璋
2023-12-14 06:40
評論
政治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孔令信觀點:108課綱爭議─民進黨缺的就是文化底蘊
108課綱所引爆的爭議,在總統大選選戰熱戰正酣之際,正反回應接踵而出。從顧炎武的〈廉恥〉一文衍生出更多的爭議,有人痛批「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108課綱是「無恥課綱」;有人則主張品格教育不是靠背文言文,……課綱爭議一旦被染上政治色彩,那麼口水亂噴就不用多言了!
孔令信
2023-12-14 06: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觀點投書:沒有了中華文化,台灣還剩下什麼
文化是傳統與經驗的累積,包括信仰和價值觀、習俗與傳統、藝術與文學、語言,還有技術與物質等,逐漸成為一個眾民的生活方式。各種外來的文化,也會深刻影響到本地的文化,文化可以交錯會集或融合,或對原有文化的改良與創新,成為動態及共享的體系。
許銘文
2023-12-14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民進黨修訂108課綱是手段,維續政權才是目的
最近教育部108課綱大量刪減文言文掀起學界反彈,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一段「108課綱刪掉顧炎武的《廉恥》,學生不再有機會思考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所以這是個『無恥』的課綱!」5分鐘影片,引起軒然大波,正反評論沸沸揚揚。
莊清隆
2023-12-14 05: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常存慚愧心就是知恥
「廉恥」當然很重要,更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道德規範,而且應該是超乎意識形態、黨派立場的。但這與要不要放在國文課本中,讓高中生學習是兩回事。因此高中課綱中,刪除顧炎武的「廉恥」一文,就被轟是「無恥」課綱,其實是言之過甚了。
陳文卿
2023-12-14 05:30
新聞
政治
游錫堃稱「廉恥」是君主政治產物 侯友宜批毫不相干:這是做人基本道理
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日前砲轟108課綱刪除很多經典古文,像是顧炎武的「廉恥」,108課綱是「無恥的課綱」;而立法院長游錫堃則稱「廉恥」是君主政治下的產物,引發外界關注。對此,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表示,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是從小養成做人、做事的道理,與君主、封建制度又有甚麼關係?況且鄰近的韓國將德育教育列入中、小學教育,日本也把儒家的論語做為小學教育的教材,他們都是民主國家,試問品德教育、儒家思想與民主政治的衝突到底在哪?
張庭維
2023-12-12 12:5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民進黨為何不要廉恥?
一位北一女老師痛批民進黨教育部的新課綱把許多古文刪了,包括顧炎武的「廉恥」!一時引發軒然大波,大家不禁要問,民進黨為何如此?
路懷宣
2023-12-11 06:10
風生活
國內
風歷史
世界
文化
古人為何愛寫文言文?歷史專家揭背後暗黑原因:就是要讓你看不懂
近日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批評,108年課綱刪減文言文,不教明末清初文人顧炎武的「廉恥」,稱是「無恥課綱」。消息一出,引發各界討論,為何古人講話總是這麼精簡?那麼喜歡文言文?歷史補教名師呂捷表示,古代財富是教育的門檻,要讀書識字並不容易,知識的話語權就變成權貴階級的專利,也就是一種特權,也因此會故意寫得讓人看不懂,「這種現象叫做知識的傲慢」。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2-10 15: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