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賴皇享有「台獨金孫」美譽,儒雅的文青辭令不遜於前任的小英,但顯然並非小英那種譁眾取寵的有口無心,而是多了深謀遠慮的絕妙算計,足以把一堆見多識廣、心機深沉的政論前輩搞得暈頭轉向,被當成白痴戲弄,甚或被當作韭菜收割。
前兩道暈車小品成效驚人
我第一次看到的「今上」公開發言,是媒體刊載的就職演說全文。那篇演說廣獲好評,甚至有一位我至感敬佩的政論前輩,都對其「知所進退」深表嘉許,事後今上還收割了一波「中華民國派」的韭菜。
我當時沒暈,只是因為「垃圾話」太多而感到沉悶,直到「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臺灣,或是臺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那一段,我才兩眼放光,拍案叫絕。
當時我心中高呼:厲害!小英的「台灣已經獨立,叫中華民國台灣」,無意中留下一條小尾巴,每逢正式場合都被迫要說出「中華民國」這4個字,但今上從此解放了,口說「台灣」就等於是口說「中華民國」,任何人都不容置喙。
於是,小英未竟其功的「借殼上市」,就此功德圓滿。今後,獨派人士可以名正言順的用台灣一詞代表中華民國,非獨派的任何批評攻擊都喪失著力點,而今上可以視場合彈性調整,藉以攏絡中華民國派或鼓舞獨派信徒,何其快哉!
這道小品只是讓我佩服今上的奇思妙想,但第二道小品則讓我毛骨悚然,因為其中隱藏的心機太過狠毒而無恥。那是今上現身青年論壇,理應以身作則諄諄教誨的場合,但今上卻連續拋出3道謊言,不但肆無忌憚的展現出「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成王敗寇帝王心態,更仗恃其本身那無上的新聞價值,迫使各家媒體都將那3道謊言轉化成洗腦大內宣。
雖然次日就有多位學者專家撰文譴責,但於事無補,洗腦大內宣已成,至少鑲嵌到百萬民眾的心靈深處。原因之一當然是聖上金言的覆蓋率千百倍於全體的政治評論,但更重要的一點則在於,閱聽眾對於政治評論是走「中央路徑」,動用其腦力來檢核內容的參考價值,但今上的洗腦大內宣卻屬於重大新聞,自動走上「周邊路徑」而直接鑲嵌到記憶深處。
所以我怕了。奇思妙想並不可怕,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奇思妙想,絕對足以造就一個蓋世梟雄,甚至踏上「人至賤則無敵」的道路,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的心態,順從本心所向而罔顧生民死活。
第三道小品,只暈台獨狂信徒
隨後在今上出訪太平洋友邦之際,南韓發生總統下令戒嚴的大事,讓神使和信徒暴露出有意效法的心思,而在島內則發生獨派全面追剿交流陸生的風波,暴露出神使和信徒不擇手段箝制兩岸交流的意圖。
或許是因為失算,導致今上返國之前的第三道小品呈現頹勢,除了用太平洋友邦昭示第一道小品中的「三合一」已經被友邦接受之外,只是再度祭出文青辭令,選擇了打死不認的護短路線,用「舉起拳頭不如張開雙手」指稱對岸違反交流本意,為獨派全面追剿交流陸生的正當性背書,而對於支持南韓戒嚴一事則保持沉默。
但這回文青辭令不再管用,Yahoo即時新聞的報導還算熱門,但負面留言滿滿而信徒龜縮不出,按贊數最高的5條負面留言讚差比都高於40比1。一位網友的譏諷道出今上的尷尬:「是誰連手都不伸老怕被統戰?」更別提立法院諸神使那公開宣示的「任何交流都是統戰」了。
這個結局不難理解:太硬了,一拗就斷,只有完全無腦的獨派狂信徒才會暈。
第四道小品,回歸基本教義派
今上返台後,隨即在世界人權日典禮上致詞,全文長達1千5百字,但顯然是完全由幕後文膽捉刀,滿篇垃圾話。我原本以為會優先針對「挺戒嚴」一事給個交代,孰料回台兩周仍不開金口,等同於默認其本心如是,並且完全不在乎暴露其可能不擇手段箝制在野陣營的反民主心態。
直到「三法修訂案」引爆朝野重大衝突,今上才推出第四道小品。而觀其內容,基本上只是延續獨派那「謊話聽多了就會當真」的人性假設,用一堆獨派的驅邪鎮魔咒語,把自己擺在道德制高點上,然後祭出道德枷鎖狂砸在野陣營,並與形同瘋狂,拼老命抹紅在野陣營的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彼此呼應。
今上的第四道小品出現在臉書上,全文9百餘字,但其立場在第二段話中表露無遺:「強行通過的三項法案,未經充分討論、無視民意,不僅剝奪了人民監督的權力,更是侵害司法獨立;甚至,衝擊攸關每位國民,國家整體資源分配的公平正義。這是沒收了民主國家權力分立的原則,更是悖離民主國家人民作主的真諦。」
這段話同時祭出多道獨派咒語或道德枷鎖,包括民意、司法獨立、公平正義、權力分立、和民主等,但是在真相是民進黨立委拒絕協商之下,等於承認了「民意就是民進黨黨意,民主就是民進黨做主」這個網民熟知的諷刺,同時也等於承認了下列事項的正當性:國會少數黨才代表民意,無須杜絕幽靈連署書的存在,無須避免罷免票數低於當選票數仍予以罷免的不合理現象,任由少數大法官用自由心證而做出違反憲法或侵害人權的裁決,以及今上在台南市長任內不應該宣示支持財劃法修法等等。
因此,這道小品的目標不在於訴諸理性來說服整個台灣社會,而是戰略性退卻到鞏固獨派鐵桿,並洗腦那個被政治人士視為愚民,而實際上也是愚民的廣大族群──自以為「天高皇帝遠,政治於我何干」,渾然不知在綠媒占有絕對優勢之下,自己每天都因為接觸媒體報導,在不知不覺當中就受到洗腦的「順民」。
大膽冒進或循序漸進?
乍看之下,戰略性退卻似乎是撞牆之後的回頭,但以今上的深謀遠慮,焉知不是另一場絕妙算計的開始。例如,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30年來的統獨民調結果,獨派勢力由11.1%上升到26.2%,永遠維持現狀者由9.8%上升到33.6%,而統派卻由20%降到6.6%,拒答者也由20.5%降到6.3%,顯示過去30年來的統獨爭鬥,獨派已經大獲全勝,只不過獨立建國的最佳時機尚未到來。
那麼,與其和馬英九一樣的選擇政治自殺的冒進,為何不循序漸進,以蠶食策略複製過去30年來的成功之路,繼續在鞏固鐵桿的同時,讓前述那些「順民」長期接受洗腦,最後逐一變成獨派信徒,而獨派高層的不世之功也就水到渠成。
相反的,如果今上相信的是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認為目前獨派信徒已經達到五成左右,那麼為求避免意外變局,最合理的抉擇是採取鯨吞策略,用某些重大事件激發民眾對中共的憤怒與恐懼,讓激進的獨立建國成為主流民意。
不難揣測,日前那場由「匿名國安人士」幕後操控,獨派神使與國防部全力配合,號稱是中共1996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軍事行動,但因為諸多原因而「開不了口」的對台軍演,就是鯨吞策略的前期實驗。雖然劇本超爛,但是在美國在台協會出面打臉之前,這場大戲始終流暢無礙,未來必定可以藉著更完善的劇本,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達成獨派實力的大躍進。
我承認自己很自私,不希望自己的餘生在「搶糧搶水搶柴火」當中渡過,而歷史卻殘酷的告訴我們,反民主的希特勒曾經在公民投票中獲得90%的支持率。我或許看不到蠶食或鯨吞策略的最終結果,但台灣選民多次加固達摩克利斯之劍的繫繩,持續削弱制衡帝王的力量,讓我預見獨派那「千年異姓王朝」為期不遠。
(相關報導:
批藍白憲訴法「全球最扯」 律師:少數綁架多數還沒有防癱瘓機制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