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滑交友軟體了嗎?Tinder、Bumble、Badoo營收市值都下滑,網路世代上哪交朋友

相比千禧世代,Z世代更喜歡線下約會。(pixaby)

全球最大交友軟體Tinder在2012年初登場時,便憑藉其在智慧型手機上的巧妙創新——「滑動」(swipe)功能脫穎而出:使用者只需在他人檔案上向右或向左滑動,即可表示喜歡或不喜歡。然而,曾風靡一時的交友軟體如今卻前景黯淡。

英國《金融時報》24日指出,Tinder的訂閱用戶數量已經連續八季下滑;其母公司Match Group的市值更大幅縮水到僅剩82.4億美元,這大概是3年前的五分之一而已。根據調查,多數使用者已經對線上約會感到挫折與心累。

面臨困境的不只有Match這家領頭羊,全球主要的線上約會公司都陷入危機。《金融時報》指出,這些約會軟體的目標客群——女性和年輕用戶,正越來越多地轉向使用小眾應用程式(niche apps,指為用戶提供特定服務或聯繫具有類似興趣的人的應用程式。這種軟體通常內建社交網路,像是Dig,這是一個專為愛狗人士設計的交友軟體)、實體交友,或甚至完全不追求任何浪漫關係。

根據《富比士》(Forbes)的調查,7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於使用交友軟體已經感到「情感上、心理上或生理上的疲憊」

美國知名交友軟體Tinder(取自Pixabay)
美國知名交友軟體Tinder(取自Pixabay)

全球前三大交友軟體——TinderBadooBumble的用戶數量都在減少,而且剩下的用戶也越來越不願意花錢升級更多服務。根據《金融時報》,Bumble和Badoo的股價在過去5年暴跌將近90%

Match Group內部一些激進投資者,像是對沖基金艾略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和「Starboard Value」已經對此感到不悅。Starboard Value 在今年7月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建議Match Group 要削減成本、吸引新用戶並加強創新。該公司的合夥創辦人史密斯(Jeff Smith)更在信中警告,如果無法實現這些目標:「我們相信改變是必須的」,包括讓Match Group再次成為私人公司(又稱閉鎖性公司,指股東人數在50人以下,限制股份轉讓,不得公開發行股票的有限責任公司)。

在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研究線上約會產業超過10年的學者柯杜托(Kathryn Coduto)認為,這個產業早就該改革了。她指出,儘管對於網路交友的污名化已大幅減少,但取而代之的,卻是使用者的挫折感和疲憊感:「10年前,人們對網路交友感到新奇,但現在,他們已經累了」。

許多男性使用者還表示,能在交友軟體上配對成功已經不容易了,而像Bumble這種限制只有女性才能主動發起對話(此舉旨在減少女性用戶遭遇到騷擾的可能),並且還設有時效性的軟體更容易讓人感到挫折。來自台北的23歲陳姓使用者說,很多時候即使配對到了,卻因為女方錯過開啟對話的時限,而失去聊天的機會:「配對到又沒得聊,很累。」

Tinder昔日榮景

2012年 Tinder 首次亮相時,曾被譽為一場「浪漫關係大革命」,認為這將會徹底改變大家的交友方式。 (相關報導: 交友軟體市值蒸發80%!女性用戶紛紛敬而遠之,Tinder、Bumble如何補破網? 更多文章

雖然網路交友平台早在網際網路發展初期就已存在(如 Match的前身,Match.com 早在1995年便已成立),但 Tinder憑藉其在智慧型手機上的巧妙創新——「滑動」(swipe)功能脫穎而出:使用者只需在他人檔案上向右或向左滑動,即可表示喜歡或不喜歡。只有在雙方皆右滑時,才能開始聊天;反之,若只有一方右滑,兩人可能永遠不會產生連結。